第三十六章 回家

秦桑一脸的担忧,又坐到自行车上,对刘文革道:“刘大哥,俺家往左拐,你能不能快点?”

刘文革答应一声:“好嘞。”

他把自行车骑的飞快,很快就到了秦家门口。

这时候,秦家门外还有零星的一些村民,这些人站在一起正议论纷纷。

秦桑也顾不上和这些人打招呼,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就往屋里跑。

“奶,小雅,你们都在吗?”

她一边叫,声音里都带了哭声。

秦采从屋里跑出来,一看秦桑就给哭了:“姐,你可回来了,你可回来了。”

秦桑也顾不上身后的刘文革,她拉着秦采就进了屋。

刘文革只好任劳任怨的提着东西跟了进来。

等他进门,秦桑才惊觉还有刘文革在呢,挺不好意思的跟他道歉:“刘大哥,真是对不住了,我这……这一着急就把你给忘了,你先坐,我给你倒茶去。”

刘文革赶紧摆手:“算了,你家里有事,就先别忙了,你先问问出啥事了,要是能帮的,俺也帮一把,俺帮不了,咱们厂里肯定有人能帮忙,实在不行,廖厂长也不能干看着不管的。”

秦桑这才算是缓过一口气来。

她对刘文革道了谢,拉着秦采问:“小采,你告诉姐,到底出啥事了。”

秦采抹了一把眼泪,红着眼眶把早起就有革委会的人来抄家,结果啥宝贝没有抄到手,反倒是从墙根底下找出了秦桑妈妈葛红留的字条。

“咱们都以为是爸下葬那天妈卷了家里的钱跟人跑了,大伯和大伯母都是那么说的,可谁知道,谁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咱妈不是跑了,是叫大伯和大伯母把她给卖了。”

秦采说的咬牙切齿。

秦桑听了身体晃了两下,一时没站住坐倒在椅子上:“字条呢,字条呢,拿过来我看看。”

秦采进屋,不一会儿拿了字条过来。

秦采一看字条就哭了:“是咱妈的字,是咱妈写的。”

刘文革这会儿也听出是啥事了,越听,这心里越是气愤。

对于秦振中一家,他都觉得恨的都想咬这些人的肉。

这都是啥人啊,亲弟弟还没入土为安呢,他们就为了钱不但把弟弟留着给老人养老,给孩子上学的钱卷了,还把弟媳妇给卖了,这丫的就是没人性。

再看看秦桑,刘文革觉得挺同情这姑娘的。

这姑娘挺好的,性子好,又聪明又能干,可偏偏命不好,碰到这种亲人。

“这事得报警。”刘文革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秦同志,俺先回去了,俺回去跟廖厂长反应一下,叫他帮你找找关系,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欢迎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

秦桑已经起床,她房间的窗子大开,她坐在床边,迎着带着淡淡紫金色的阳光,微微垂眸,一呼一吸间,已是吸收了那一线的东来紫气。

收了功,秦桑换了一身衣服,把又黑又长的头发绑成麻花辫就去打水洗脸。

她梳洗完了,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

拖拉机厂的待遇很不错,食堂的伙食也很好。

早起有两合面的馒头,还有菜汤以及鸡蛋汤和咸菜。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早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秦桑打了饭就直接在食堂解决。

她拿着洗好的饭盒再回到宿舍的时候,看看时间,嘴角上翘,脸上带着愉悦的笑。

这个时间点,革委会的人应该进门抄家了吧。

那样东西,他们也应该已经看到了。

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个什么神色。

还有,村里人看到那样东西,会不会开口大骂?

而秦振中一家,还有没有脸面呆在村子里?

呆下去也好,如果他们还会呆下去,那以后他们将面对无数的指责,无数的白眼和歧视,还有数不尽的闲言碎语。

那样的滋味,应该是挺不错的。

这一回,秦月和秦宝顶着杀人贩和人贩子儿女的名头,恐怕是不能参加高考了。

顶着那样的名声,他们的未来堪忧啊。

想到这些,秦桑就忍不住的高兴。

那些人过的不好,她心里就好受了。

把翻译好的文件整理了一下,秦桑带着去找廖厂长。

正好廖厂长也刚上班,秦桑进了办公室,就把文件放到廖厂长桌上:“厂长,这是我昨天晚上翻译的文件。”

廖厂长翻了翻,看到秦桑翻译了那么多,脸上就露出笑容来:“小秦同志工作认真,真的是个好同志,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

秦桑点头:“厂长,我会注意的,我就是想跟您请个假,我得回去收拾一些东西,还有,得跟家里人说一声,免的家里人担心。”

这是应该的。

廖厂长也知道秦桑从医院出来就到了厂里,现在还没回过家呢,想想这姑娘昨天帮了那么大的忙,一个人干了三四个人的工作,廖厂长都有些不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