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谦记忆里,一直以为林凤英是诚心为了爷爷好,心疼爷爷一个人供林谦上学才会这样,哪里想到这里头事情这么复杂。
“我记得她家条件一直挺好的,再说她五十了才养活这么一个小儿子,真要是上学不可能供不起。”
爷爷兄妹俩都是子女福气淡的人,都是生了好多孩子活下来的少。林凤英早年间生了七八个孩子,可要么病死要么意外夭折了,五十的时候就两个姑娘命大养活住了还都嫁人了。都计划生育以后了,又怀上了拼了命生下来,为了能养住取了个名字叫大壮,其实就比林谦大十几岁。
当年林谦七八岁,那时候人上学晚,要说那时候考大学也正常。
“她那哪是供不起,就是大壮学习上不去。当时她攀上关系了,说上头认识教育局的人,只要掏钱就能顶别人名字上好大学,钱越多上的大学越好。二十年前,有个百八十万清华北大都上的去。”
那个时候不比现在,信息不完善,冒名顶替上学的事情不少。
要说是孩子学习好,为了让孩子有钱念书不择手段的“借钱”,好歹是在情理之中,为了孩子好。可孩子根本不是念书的料还逼着亲哥把儿子用命换来的钱给她儿子去抢别人的人生,这是极品到什么程度了?!
林谦气得头发都立起来了:“她还要不要点脸!”
“所以这些年不是一直没来往吗?你考大学那会儿就听她满村说念书没用,好多考完大学找个活一个月才赚六百,还没要饭的赚得多。弄得那年高考的孩子压力都挺大,关键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你还记得你老刘家六叔不?他大姑娘跟你还是小学同学,就你说上课不敢请假上厕所然后尿裤子的小姑娘。”
林谦脸上一红,他小时候咋啥都跟爷爷说:“她不是跟我一年高考的吗?我记得她学习挺好,虽说高中不是一个学校的,高考时候是在一个考场的。”
“她是考了,结果他爹就信了考大学不如要饭的,听说考个挺好的学校,通知书下来了死活不让她去念了,直接给她找了个厂子上班。前几年嫁去邻村了,去年又离婚了,夫家看不上她生个姑娘,她又不好意思怕在村里被人说道,一直自己带个孩子在外头打工,就今年过年时候回家待了两天。”
爷爷说这个感觉有点跑题,可是想想,有这个参照,自己当初坚持把林谦供上去真的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至少林谦现在除了光棍外,各方面都挺完美的。
林谦听这话心里有点复杂。他还记得初中那会儿每回坐车回家对他笑的小姑娘,初中时候虽说不是同班,但俩人名字总能在学年榜上看见。印象里那是个话不多腼腆的甚至有些内向的姑娘,就是因为她爸的一念之差,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我记得那段时间这种说法确实很盛行,光那一年村里不念的都比前两年加一起多。我这姑奶本事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