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外向,性子跳脱,但到了镇国寺,却能静下心来,认真行祈福之事,这让皇帝十分惊喜。
关键是他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还丝毫没有松懈的意思,表现得专注而有毅力,令人刮目相看。
青州皇帝突然发现,自己越是与这个儿子相处,就越是能发现他的优点。
过去他把注意力放在老二、老五他们身上,因为老七没有觉醒神武,多少忽略了些,现在想想,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好在现在他发现了这个儿子是个不错的,也不算晚。
好在青州境内还有不少富庶之地不在边境,所以不需要觉醒的皇族镇守,可以考虑作为老七的封地。
童海不知那折子的内容,但想着多半与七皇子殿下有关,于是说话更谨慎了些:“殿下本就有纯孝之心。”
这还是陛下自己说过的,所以童海挑出来附和他,怎么样也不会错。
“这几年一到了夏季,老七总是身感不适,朕此次叫他去琼宁,也是让他借此机会养一养,没想到他还是病了一阵。”
皇帝将折子放到案几之上:“太后挂念他,朕才特意派人去看老七,原本以为姜亢是个谨慎的,没想到,竟然还是打扰老七休养了。”
童海想起上个月领着皇命高高兴兴去琼宁的姜亢,是如何灰头土脸地回来的,心中不禁唏嘘。
司礼监掌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被称为“宫城第一署”。与之相对的,同为十二监的司设监事繁又杂,却无实权。
姜亢比童海要年轻些,虽然输在不是府邸出身、与陛下少了层亲近,但在宫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因为办砸了差事,他一个在紫宸殿待了大半辈子的司礼监大内官,被调任司设监不说,还要去行宫当差,几乎等同于进了冷宫,翻身无望。
在童海看来,姜亢想回皇宫,恐怕这辈子都没希望了,除非……
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人在筹谋推动,只不过没料到七皇子殿下是真病而非装病。
出乎童海意料的是,即便陛下这样严厉地对姜亢,却并没有顺藤摸瓜彻查下去的意思。
其实仔细想想,只处理冒犯七皇子的姜亢,而不追究其他人,几乎算得上是一种不痛不痒的处理方式。
童海了解皇帝,陛下这次既然放过了始作俑者,就必要在其它方面给七皇子一个交代。
果然,文思殿最近频频接驾,俞昭仪那里光是得陛下的赏赐,都得了好几回,在后宫之中是极有脸面的事。
六皇子虽然经常来宫里,陪坐慈安宫,但要论能把太后逗乐的人,还是当属七皇子头一份。
太后心疼这个半年里总在外跑的皇孙,对皇帝频频赏赐文思殿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还常常在后宫之中提及七皇子,言语中透露着想念。
太后娘娘对于陛下对姜亢的处置没有任何异议,还言明行宫就是要有姜亢这样的老人打理,才叫人放心。
童海没必要对自食其果的人落井下石,所以没有顺着陛下的意思踩几脚这个昔日同僚。
倒是青州皇帝提了提姜亢就再不说他,而是叹道:“连下山去放个水灯都要讨朕的主意,老七的性子是磨好了,但胆子也变小了,这可不行。”
他想到了什么,吩咐童海道:“叫人取了今岁宫里做的灯,给老七送去,他长这么大,也就看过宫中湖里放灯,是时候到民间去看看,我青州百姓如何生活了。”
“是,殿下。”童海闻言,立刻退下,照皇帝的意思安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