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算无心。
加上柴绍之前从九原郡出来时,已经在那里留下了不少兵马。
然后他遇暴雨洪水,中途改道绕路,本来他是要在定襄城下与颉利会师的,但如果颉利都已经去马邑了,柴绍的兵马还没到定襄。
这是一个阻击的好机会。
“报!”
“报,斥侯轻骑已经探到柴绍军位置,其军已至金河河口的金河泊,其兵力约八万人左右。”
嗣业让扈从的义儿侍官拿来地图,他在地图上察看了一阵。
“看来柴绍行军很缓慢,才刚到金河口,接下来估计他是要沿金河往东北行军,然后再南下经杀虎口入长城关内,去云内与颉利会师了。”
他估算了下距离,白道距金河泊大约一百六十里路而已。
“传令,调整路线,全军不再向西,改为向南。”
“向南?”
········
向南,向南。
向南百里,定襄大利城。
夜色之下,大利城中留守的突厥人发现有兵马自北而来。
牛角吹响,留守的五千突厥军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披上铠甲拿起刀剑。
“敌袭吗?”
“好像是兵马过来了。”
突厥人登楼的登楼,出城上马列阵的阵列。
良久后。
终于有人马过来。
“我是大唐左武卫大将军柴驸马麾下先锋,奉驸马之命前来相告,我十万唐军到了!”
说着,那骑士驰近城下,奉上一封书信。
城中留守的突厥将领听说来的是李唐的兵马,不由的松了口气,还以为是北边的罗嗣业打过来了。
“好好检查下这封信,可别是罗嗣业冒充伪造的。”
一名汉人仔细检查了半天,最后把信交还给那突厥将领,“确实是李唐柴绍的来信,上面的印信也不是伪造。”
“这个柴绍,怎么现在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