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出了行宫,庞统将玉玺包好了背在背上,伸手牵过仆从牵过来的马,对曹操抱拳:“主公,师父病重,我当速速赶回,就此告别。”
曹操心知他担忧阿婉,不由得叹了口气:“若阿婉醒来,立时给我来信,也好让我安心。”
庞统称‘是’,转身便上了马。
一路疾驰而出,只是眼睛里却满是阴郁。
现在才说‘担忧’,真是可笑。
而曹操则是看着庞统远去的背影,幽幽的叹气:“这孩子是在怪我啊。”
“主公,此事……也是万不得已。”站在身后的侍卫小声的说道。
“是啊,万不得已。”曹操喃喃一声,想到阿婉,心里也有些唏嘘。
“总之,玉玺之事,暂且先莫要外传。”曹操吩咐自己的侍卫。
“是。”
庞统一路疾驰的往回赶,那些跟随他来许都的兵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接到了自己护送的人又回去的消息,他们又急急忙忙的跟上了。
等庞统回到昌邑,又是七八日后了。
昌邑城中从各地赶来的百姓更多了,糜芳干脆将家中不少陈旧的商品拿出来贩卖,虽然百姓依旧贫苦,但是生活必需品他们还是舍得花钱买的,积少成多,从糜芳这些日子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赚的不少。
郭嘉情绪倒是比较稳定,就是看起来憔悴的厉害。
戏志才留守昌邑,也知道阿婉昏迷的事,这些日子对郭嘉也比较照顾,能自己处理的公务绝对不会麻烦郭嘉,戏志才这一劳累,本身不胖的体态此刻更加的纤瘦了,看起来格外的弱不禁风。
蔡昭姬跟在丁夫人身边,看戏志才这样,良心发现的去帮戏志才处理公务。
以至于戏志才这些日子虽然累,却也心情极好。
庞统回来时曹贞正带着黄月英在城外施粥,随着百姓越来越多,许多难民也跟着一起过来了,他们也不进城,只是在城外随意的取些树叶树枝搭个窝棚呆着,许多孩子饿的都没力气站起来了。
曹贞和黄月英看着心里面难受,便学着阿婉,安排这些难民上工,每日白日提供两次米汤。
那些难民有了一口吃的,死寂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活气。
更加卖力的工作,生怕自己做的慢了,这仅有的米汤也没有了,许多年轻的母亲将自己的米汤留一半给自己的孩子喝,等庞统回来时,已经有不少孩子在这些窝棚旁边来回的窜了。
骑在马上的庞统看着这群人难得的有些懵。
“师兄。”曹贞扔掉手里的粥瓢,踩着蝶弄足朝着庞统飞快的跑去。
黄月英也连忙跟着后面跑过去。
“师兄,东西带回来了么?”曹贞着急的抓着马儿的头笼,她知道庞统去许都是为了拿可以让阿婉醒过来的东西,却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
“幸不辱命。”庞统点点头,翻身下马,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来。
“那真是太好了。”曹贞双手合十,高兴的跳了两下:“对了,师兄,师父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很快,吉时到了,师父就会醒来。”
黄月英瞥了一眼庞统,吉时?
庞统也看了黄月英一眼,不过却很快转开视线,继续与曹贞说话:“这外面是怎么回事?”
“这里啊。”曹贞环顾四周一圈,有些哭笑不得:“师兄你有所不知,这些绝大多数都是难民呢。”
“难民?”
庞统蹙眉:“他们怎么会来昌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