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表哥功名录11

楚母直接抄起家伙,就要打楚尘,楚尘带着老婆孩子迅速离开楚门。

楚尘离开后,有人找到楚母,商议了一些事,给了一箱子钱财,一刻钟之后,楚母就将楚尘告到官府。

楚尘早就知道有人不会放过他,他早就做好打算了。楚尘脱下官袍官帽,将官袍官帽放于殿前。“淮生辜负皇上期望,偷偷卖了战马,将卖战马的钱送与母亲,请知府大人降罪。”

楚母怎么愿意儿子就此成为庶民,她还要做官家老夫人,她还要留在京城过富贵生活,这一切都是这个儿子赋予的荣耀。“大人,民妇是被人逼迫,有人拿钱财逼迫民妇状告儿子不孝。儿子,我们回家,赶紧将官服穿上。”

人群中有人赶紧离去,围观百姓没想到会是这么回事,审讯还没开始,状告之人就要撤告。

知府派人到楚门收缴罪证。

“母亲,儿子不想让您为难。”楚尘立于大殿之上,“您知道儿子一生最大的追求是什么吗?”

“功名、权利!”这是她常常与儿子说的四个字,大概已经刻在儿子的骨头上了,“功名和权利都有了,我们回家吧!只要你孝敬娘,咱们还是一家人。”

“大人,幸亏我们去的及时,有人想将钱箱搬走,这里面是五千两白银。”衙役禀告道。

大家恍然大悟,这是有人想要陷害楚将军。

知府询问是何人指使楚母这样做,楚母说不出所以然,“大人,让儿媳妇赎回战马。”楚母惶恐说道,“民妇不知道战马是朝廷的,只要赎回战马,我儿子就没罪。”

“大胆刁妇,你诬告朝廷命官,还敢在朝堂之上喧哗,可知罪!”对于处罚楚淮生的事,他不会掺和,还是由皇上定夺。

楚母当即吓傻了,没有人和她说,状告自己儿子,还是犯罪的。“大人,有人将钱财塞进民妇家,民妇不想要。”楚母可不愿意受棍棒之苦,“我状告儿子也没有错,是他不孝在先,不敬母亲。只要儿子愿意和民妇回家,承认错误,民妇就不告淮生了。”她现在脑子有点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儿子不被罢官。

“狡辩,将刁妇收押,隔日再审。”知府说完就赶紧将此事禀告皇上,有皇上定夺。

······

“你这小子,那钱财明明是朕多赐与你的,为何要这般行事?”皇上实在看不透楚淮生的想法,这人好不容易拜托了文官的制约,如今为何要这样做。

“臣只要一天立于朝堂之上,家母就不会停止闹腾,徒留笑话,然臣文官也做了,武将也做了,虽职位不高,但无愧于朝廷百姓。”楚尘知道皇上不会这么轻易放自己走,说道,“皇上,您可以借由臣之事,煽动官员在大殿之上讨论太后娘娘提议对母亲无条件支持是否正确,这和您没有关系,这是大臣们自己要讨论的;我相信民间百姓也深受其害,只要大部分人反对太后关于母亲言论,到时候可以提出理性听从母亲的话,对于那些胡搅蛮缠的母亲不予理会。”

宗帝转动扳指,思考了一下,他觉得楚尘说的很有道理。楚尘因为楚母被罢职,他记得还有几位官员因为母亲,锒铛入狱,把这件事大肆放大,让百姓不能盲目听从母亲的话。

古婉吃惊的看着楚尘,在场人绝大部分心里清楚,夫君这番话里只有一成真话,其他话全与事实相反,但是他们无法反驳。

“母亲因为孝道才纵容娘家人,她老人家心里不愿意,表面上还是装作很乐意。别人不了解母亲,做儿子能不了解吗?母亲表面上对娘家越好,心里越是痛恨自己。”楚尘一脸哀痛,心疼母亲,“哎,都是儿子,让母亲陷入两难中。”

离楚尘近的文官,都想一巴掌拍死楚尘,这家伙太会扭曲事实了,楚母明明一心向着娘家,当他们瞎了,不长眼睛是吗?

狄罗快憋死了,这家伙太会颠倒黑白,楚母要是听到这些话,一准气死。

御史台的人更生气,就是楚母当面指着楚尘不孝。根据楚尘今晚的话也能理解为:楚母表面指责,那是做做样子给娘家人看的;心里十分心疼儿子。因为孝道,楚母不得已这么做。御史台的老家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儒雅状元郎,什么时候变成诡辩大流氓,睁着眼睛说瞎话,太不要脸了。

皇上心里可舒爽了,楚淮生这一招妙,“众爱卿,大家要向楚爱卿学习。当母亲陷入两难的时候,大家就是顶着骂名,也要替母亲分忧。”皇上觉得自己抓到绳子了,这一招他或许也可以用用。

一些被孝道折磨的大臣,灵光一闪,好主意。母亲都是为儿女考虑的,她们就是做事偏颇,也是被逼无奈,做儿子的就应该为母亲分忧,哪怕是背上骂名,他们也认了。

晚宴结束后,第二天就有妇人将自己儿子告到官府。

被告的儿子拿楚尘昨晚在宴会上的说辞搪塞知府,知府也很为难,孝道一说源于太后,昨晚太后也没有斥责楚淮生,说明太后也是赞成楚淮生说的话。

“母亲,儿子知道你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你都是被逼无奈。儿子以前不理解你的想法,现在理解力,就是儿子脱了这身官袍,也不会让怎么为难,儿子愿意为母亲分忧。”官员对无脑孝道一说,早就痛恨死了。

太后她老人家提倡凡是母亲说的话都对;凡是母亲说的话,都要执行;凡是都要以母亲为天。大家心里谁不清楚,太后就是想用孝道栓住皇上,控制皇上。

“你这个逆子···”

“母亲,儿子知道你心里的苦,你放心,所有错,都由儿子承担。”

每天都有几十个这样的案件发生,哪家母亲是极品,大家心里都清楚,知府就直接打发他们回家。对于混水摸鱼耳朵人,知府对其严惩。

太后得知这间事,当下摔碎宫里所有的摆设。“去,把楚淮生打下天牢。”

“太后娘娘,楚将军立下显赫战功,我们这样做,会激起民愤,这样一来就如了皇上的意。”公公附在太后身边说道,“国舅爷一定不会任由这件事情放任下去。”

“父皇,皇祖母那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儿臣怕楚淮生···”冢离担忧道。

“皇儿,没想到楚淮生能入你的眼。”他这个儿子为人冷漠,不喜与人结交,刚正不阿,无形中得罪不少人。

“只是敬佩这个人罢了。”冢离淡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