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窄瘦的腰身挂着白玉玉佩

“董大娘,可否借笔墨一用?”林舒婉问道。

“笔墨?”董大娘觉得奇怪,不知林舒婉要笔墨做什么,难道要当场作画?

她心里狐疑,却还是说道,“自然可以,笔墨都在书案上,你随便取用就。”

“好。”

林舒婉把绣样放在书案上,取了一支细羊毫,沾了墨汁,在一张绣样的留白处写了一句诗。蝇头小楷,娟秀清逸。

写完一张绣样,再写第二张,直到她把这些绣样的留白处都写上一两句诗词。

“好了,董大娘,您来看。”

“在绣样上加上诗词,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董大娘见书案上铺满书案一张张墨迹未干的绣样,便一张张看起来。

看完之后,她抬头问:“舒婉,我是不懂诗词的,但这几句话,看着就觉得极好,是你作的吗?想不到你竟然有这样的才情。”

林舒婉连忙摇手:“不是我作的,我死了那个丈夫家里,有不少书,我闲来无事,就会翻翻书,这些就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董大娘听林舒婉说得合情合理,便不疑有他:“原来如此,大户人家多有藏书,难怪你能看到这么多诗书。”

“这些就是些残章断句,配上绣样上的仕女图正合适,这样一来,绣样就更有灵气,”林舒婉说道,“董大娘,不如你拿着这些绣样再去找那个戚妈妈,看看能不能把丢了的单子再抢回来?

董大娘一拍书案:“好,我立刻就去,免得那姓戚的老鸨子和别家绣坊定了文书,到时就来不及了。

舒婉,你放心,若是能成,我定当重金酬谢。”

“董大娘有没有想过加价卖?”林舒婉娥眉微微抬着。

“加价卖?”董大娘怔住,对于林舒婉的大胆提议十分吃惊,看看手里的绣样子,再看看林舒婉风轻云淡的模样,一时竟没了主意,“舒婉,我是不懂诗词的,这几句诗看着是不错,但是加价……那姓戚的老鸨是个人精,她未必愿意。”

“加价两成,加的这两成,一成归董大娘,一成归我。那戚大娘要真是个人精,她一定会愿意的。”

古代青楼又被称为风月之地。林舒婉以为风月二字极秒,用风月代指男欢女爱之事,既隐晦,又浪漫,而且让人浮想联翩。

既然是风月之地,那就要讲个风流,风情,和才情。文人墨客喜欢去风月之地,除了找女人以外,还要附庸风雅,吟诗作对的。

风月女子中,也有不少才情出众。

怡红楼既然是京城最大的青楼,里头的姑娘们,也定有不少懂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