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听到贾诩这样的分析,他是转忧为喜,说道:“文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几乎为秦真小子所误。咱们这就借皇帝的名义,通令全国,斥责秦真挟持后宫,不尊帝命,妄图作乱。看天下人到底会听谁的。”
贾诩点头不语。
双方这就打起了口水仗。
不要小看这些文牍往来,古人做事,无论实质上是为了什么,口头上,他们必定是要争一个名义的正确性的。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师出无名的事,就算做出来,也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同,会受到一致的谴责。
吕布可不想弄到自己像董卓那么声名狼藉。
他们这边的谴责一出,长安那边得到消息,伏寿又把秦真他们叫进去议事。
“镇国公,我们通令下达后,吕布那边毫无动静,如今他们又反过来指责我们无礼,还让我们去归顺他们,让我也是快点去和皇帝会合。这事,眼下应该如何处理?”
伏寿说道。
秦真道:“贵人认为,若是皇帝能够自主,皇帝是会愿意留在河东,还是会起驾返回京城?”
伏寿说道:“这还用说,当然是返回京城。河东那样小小的地方,如何能够号令全国?”
秦真说道:“这就对了,贵人都是这么认为,皇帝难道还看不出这件事情的好歹来吗,他又怎么会发布这样的通令,而自己甘愿留在河东呢?这分明是吕布的矫诏,或者是,皇帝被吕布所胁迫。”
“现在情形就是如此。贵人若是要去和皇帝回合。那以后,皇家遇事,还能够自己做主吗?”
“不若此次,贵人就和吕布抗争到底,一定要吕布把皇帝送回京城。则以后,皇帝还有临朝亲政的可能。否则,我看皇家大权,必定还是会旁落啊!”
秦真这一番话,说得伏寿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她才重又说道:“一切诚如镇国公所言,吕布无功无德,竟然敢于挟持皇帝,这就已经充分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若是皇家落于他手,以后皇帝必定沦为他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