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皇家礼节,祭祀程序,他们都是如数家珍,繁琐的一套礼仪下来,能把人弄得头晕。
秦真本来对这些也不懂,看着也觉得繁冗。这些事情,不让他参与,他还有点谢天谢地的感觉。
然后就是封赏惩罚。对于这次事件,有功的人员,都要进行封赏。对秦真来说,这才是重头戏。
其实对朝廷来说,皇帝祭天,昭告天下,皇帝要重掌大权,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对秦真来说,自己会受到怎么样的封赏,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家的事,和他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多关心?
“义民秦真,忠肝义胆,值此奸臣当道,虎狼塞途之际,奋袂而起,扫除奸佞,廓清宇宙。复兴皇室,居功至伟。特此赐封镇国公,邑万户,永受皇恩,世代不替。”
皇帝就在议事殿上,群臣之前,封了秦真一个镇国公!
秦真当时可是连董卓都是给他镇住了的。封秦真镇国公,当之无愧。
皇帝也有让秦真继续镇国之意。
这个时候,皇室衰败,势力微薄,也是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继续镇住国家,这才能够保持皇权的威望。
“义民贾氏,时代书香,忠义两全,值此危难之际,奋不顾身,为皇家驱除虎虏,以妇人之身,立此不世之功,特赐封贾门王氏荣国公,邑万户。永世不替,世受皇恩。”
贾家那边,也封了一个公侯。
因为伏寿这个时候,也搞清楚了,秦真和薛宝钗她们,并不是一个家族的。秦真只是贾家的……宾客。
但是秦真功劳大,当然也要封赏。所以给了秦真一个镇国公。
但是在汉朝,封王封侯,其实都是封地的。比如韩信,先是齐王,后来是淮阴侯,都是以地名封侯。
封镇国公,没有先例。
但是没有先例,并不是问题。秦真这种事,没有先例,不也是出现了?一个时代总是有一个时代的微小改变的。
就是汉承秦制,难道一成不变?东汉和西汉的制度,难道都一成不变?
微小的改变,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