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208章 筷子浮起

“周家手握兵权,禁卫军统领也是周家的人,周家人有如此想法,也不足为怪。”秦隽轻声说道,“周家人行事低调,善于隐忍,实力庞大,但他们大多都是武官,官位不高,在朝中并不显眼。井家看起来位高权重,但真要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官位再高也不顶用。井丞相已经意识到了这点,要不然,他也不会让嫡长孙井恪等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娶童家的姑娘,好和周家拉上关系。”

“听婉贞说是常国公府的三姑娘。”未秋好奇的问道,“有什么来头吗?”

秦隽说道:“她祖母是周家的嫡女,就是周刃的姑奶奶。”

“直接娶周家的姑娘不更方便吗?”未秋问道。

秦隽停顿了下,才说道:“周家是武官,朝中向来重文轻武……”

未秋算是明白了,井丞相这是想和人家拉关系,又嫌人家的地位不够高,典型的当了那啥还要立那啥。

“不过周家是汝南大族,族中情况复杂的很,光是旁系就多如牛毛。”秦隽说道,“就像太傅大人的大姑娘嫁的周二公子,就是汝南周年的分支。旁系多,嫡系子孙也多,斗争不断。”

未秋笑着在秦隽怀里拱了拱,摇头道:“我们不管这些了,听起来离我们太远了。”

完全跟他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事情嘛!

造反虽然收益大,但成本大,风险大,周家想造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看周刃的模样,怎么也没办法把他和反贼联系到一起。

秦隽笑了笑,五指成梳,给未秋梳理着头发,慢慢的说道:“以往我不知道,直到今天才算明白了,这个朝廷,已经腐烂到了什么程度……”

“怎么了?”未秋连忙问道。

“州中还好,底下的县里,没有一处粥棚的粥是稠的,稀汤寡水,不知道被他们贪下多少活命的口粮。灾民们吃不饱饭,每夜都要冻饿而死不少人,街边路旁饿殍满地,他们却视而不见。”秦隽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和沉痛。

“巴陵三府地方甚广,我们人少,没办法处处核查,那些蛀虫们欺我们是外地人,便是查出了问题,也百般推诿,满口狡辩之言,着实可恨,该斩!”秦隽又咬牙说道。

未秋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出评书,讲的是辫子朝的一次赈灾,便问道:“我们给他们的粮食是够的吧?”

秦隽点头,“当然是够的,按天给的粮食,一处粥棚每天要给三百斤。”

桌子上还未撤下去碗筷,未秋拿起了一根筷子,递给秦隽,说道:“我有个提议,你听听看可不可行。”

“你说。”秦隽笑道。

未秋便笑道:“咱们的人手肯定不够每个粥棚都守着一个人,每天就只能抽查,抽到哪处粥棚就查哪处,等他们的粥熬好了,把筷子竖直的插到锅里,倘若筷子浮起,那就要惩治施粥的官员了。”

未秋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有等到秦隽回来。

因为这场饥荒,太守带着家眷跑了,太守府的下人也跑了不少,厨房里的厨子们更是跑的一个不剩。

未秋只得叫来丫鬟们,带着她们生火做饭。周刃他们明天一早就要赶路回京城了,未秋有心想给他们准备些好的晚饭,然而无奈条件限制,也只能是馒头稀粥,加萝卜白菜熬的大锅菜。

周刃却笑道:“弟妹莫要客气,条件不好,大家都理解,等到了京城,我们再和秦兄弟好好喝几杯!”

未秋向周刃道了谢,便去找了井麒。

井麒今天被六月押着,在粥棚里干了一天活,早累的连抬胳膊的力气都没了,躺在床上不想动弹。

听到敲门声,井麒还以为是六月,懒洋洋的说道:“进来。”

等人进来了,井麒翻了个身,背对着来人,拖着嗓子叫道:“哎,我这胳膊啊,哎,我这腿啊……过来,给我揉揉!”

未秋笑眯眯的走到床边,捏住了他的耳朵,使劲一扭,危险的眯起了眼睛,问道:“井二少爷,你想怎么个揉法?”

井麒这才发现来人是未秋,当即就一骨碌爬起来,捂着耳朵,跟个兔子一样缩到床脚去了,嘿嘿笑道:“不揉,不揉,我跟二姐开玩笑呢!”

未秋拍了拍巴掌,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跟他说道:“你今晚上准备准备,明天一早,你跟着周大人回京城去吧!”

这回井麒没再推脱了,经历了一天痛苦的“劳动改造”,他巴不得早点回家,回家后爹娘再怎么生气,顶多痛骂一顿罢了。

“好,好。”井麒立刻点头,生怕未秋反悔似的,又保证道:“你放心,我回家后,一定好好劝劝祖父和我父亲他们。”

未秋摆摆手,“算了,不需要。”

本来双方就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上,即便井丞相他们能咽下这口气,她就能原谅井家对她犯下的种种罪过吗?

井麒悄悄叹了口气,自嘲道:“其实我在家也说不上话。”

未秋忍不住笑了,摇头道:“你都十九了吧,你哥像你这么大时,可不像你这样。”

井恪十九岁时,正是她跟着姜泽来京城的时候,人家已经名满京城,身后一大票死忠粉丝,把装x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走到哪里,那高贵冷艳的派头就摆到哪里。

“我哪能跟我哥比啊!”井麒嘿嘿笑道,他哥外表有多光鲜,活起来就有多累,而他活的多开心多滋润啊,井家有井恪一个人优秀能干就行了,他负责吃喝玩乐,当个败家纨绔就好。

未秋看井麒那副要回家了开心的模样,笑了笑,她知道今天六月把井麒拉出去施粥的事,看来不过是盛了一天的饭,就把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养尊处优的娇少爷给吓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