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口气吃掉对方,时间拖延了不说,而且对方也全是马军,滑的像泥鳅。不和你决战,只和你纠缠。可是不理他,他又像是狗皮膏药一般贴了来。真是麻烦。
皇太极想了半天也没有好办法,只能道:“体肤之藓,足轻重,命令后军,不必与其纠缠。对其猛击一阵后即可重新赶路,加入本队。”
“是”鳌拜领命后去了。
………………………
而此时的唐山少也没闲着,自从和李自成接触过后,并且提供了实质性地帮助之后,目睹着李自成部迅速壮大之后,唐山少就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他开始潜伏到皇太极的大军事先预定的进军路线,开始踩点工作。哪条路适合大军通过,哪里不宜大军行进,唐山少都是调查的仔仔细细,不得不说,仇恨使得唐山少化为了一条忠实的狗,如今正在卖力地工作,也正因为他的工作出色,总体来说,皇太极的大军就像是长了眼睛一般,行走在异国的地界,却是轻车熟路,一点没走冤枉路。
…………………
李定国此刻忧心如焚,哪怕是之前他率军在鞑子的地盘里展开游击作战,四处都是敌人,他也从来没有如此忧心过。因为他清楚,这次的情况很糟糕,甚至可以说糟糕到了极点!
因为皇太极的时机选择的太好了,第一,此时已经是初冬,军马都已经养肥,正是善于长途奔袭的时机。
第二,镇出征在外,京师空虚。
而且李定国还怀疑,镇内部出了奸细,而且还是级别不低的将领,不然的话,皇太极出动的时间不可能掐得这么准确。简直就像是商量好似的,虽然李定国在飞鸽传已经向张麟麒指出了这一点。可是也仅仅是怀疑,不能确定是谁!
而既然皇太极这次大举奔袭,这个镇内部的毒瘤是否还会有什么下一步动作?又会对镇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李定国十分清楚,随着鞑子对于新式鸟铳的逐渐适应,以及此双方兵力对比的悬殊,再加鞑子有心算心,一方是准备充分,另一方却是仓促应战。战争的胜负只在两两之间。而现在镇内部既然出了奸细,战局的倾斜就会存在着未知的可能性。
所以如今李定国唯一的念头就是,尽一切的努力拖延鞑子的前进速度,虽然他此刻手满打满算只有二千兵力,而且原本已经到了休整时期,如今却是因为这个突发情况,而被迫连轴作战,军士们疲惫不堪。可是至李定国,下至普通一卒,都是咬紧牙关坚持作战。
在大同的官道,此时是烟尘滚滚,而且烟尘是遮天蔽日,就如同一场沙尘暴席卷而来!在烟尘的下方,一支庞大到极点的军队正在迅速东进,首尾相连足足有近二十里!其近半是马军。【】uu而等到到了近处之后就可以清,这竟然是一只大清国的军队。因为都是清一色的辫子兵。
甚至于大清国里最精锐的士兵,白甲兵也是倾巢而来。而为首的正是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皇太极这次是破釜沉舟了,这次他率领着八旗精锐九万,各种辅兵十万,直取京师。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若是在后世由于温室效应此时还是温暖如春的,只是在三百年前的小冰河时期,
却已经是接近冰点了。
如此早的就进入寒冬,牛羊过冬需要的草料都还没有准备好。皇太极知道,这又是一个难熬的冬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来年春暖花开,部族里的牲畜只将剩下三成。
而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来说,没有了牛羊,整个部族也将元气大伤。第二个原因就是此时进攻京师是绝好的时机,因为宿命的对手镇正好不在京师,而在遥远的山西太原,皇太极已经仔细的计算过了,他从大同杀到京城,大约是在三百里,而镇此时在遥远的山西太原,距离是他的整整两倍。而且最关键的是,皇太极已经从镇内部高级将领口,得知了一个绝密情报,那就是他最为忌惮的,可以日行千里的大卡车,如今早已经没有‘食物’而趴窝了。所以皇太极不用担心镇的脚板能够走得过他的快马,就算是铁脚板也不行。皇太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毅然南下。
只要攻占了京师,到时候不仅京师百万人口尽入囊,而且到时候也就可以入主原了。而且取得了政治的主动权,随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杀了天子,造成天下大乱,在各凭实力逐鹿原,什么划江而治……都是在他的一念之间了。
而且皇太极对于京城的形势得很清楚,镇不在,明国的首都就像是一个身怀重宝的小孩,是可以随意夺去的。想到得意处,皇太极不禁想起了以前的二次入关之战,那都可以堪称是丰功伟绩啊!
第一次是在崇德元年五月,也就是明国的崇祯九年,他派阿济格等领兵出战,九月二十七日分路入边,相会于延庆州,这是第一次入口之战。此战于九月八日阿济格奏捷,其军,入长城,过保定,至安州,克十二城,凡五十九战皆捷,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五十九战几乎所有的明军见八旗勇士的旗帜已经是望风而逃!
就算是少数有那个一二个有血性的敢于抵抗的,也完全不是八旗勇士们的对手,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只是徒劳的为八旗勇士们的功劳簿在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战最后结束后,更是战果辉煌,俘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生擒总兵巢丕昌。明兵部尚张凤翼、总督梁廷栋拥兵却不敢出击,只是龟缩不出。八旗勇士得以饱掠而归。
打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削弱了对手,壮大了自己。而且这一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皇太极完完全全的清了明国的真实面目,空有万里疆土,却是一个外强干的巨人罢了!亏的以前他的祖辈们被明国统治了数百年!
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八、九月,大清国发动第二次入口之战,派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岳为扬武大将军,分统左右翼伐明。这次和第一次入口之战相比,战果更是辉煌!
两翼兵会于通州河西,由北边过燕京,自涿州分八道南下,京西千里之内九府俱被蹂躏,至山西界而还,复至临清州,渡运河,克城败敌,俘人口二十五万余。右翼杜度奏报其军从燕京西至山西,南至山东,克城败敌,俘人口二十万四千余。两翼俱从迁安回,出青山关,四月凯旋。
如此的战果使得皇太极深信,在强大的八旗勇士面前,明国的军队只有招架之功,绝还手之力!二次入口之战,明国的京城空有三大营坐镇,却是只敢守城不出,不敢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