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最少都有几千只,这么多鸡鸭自然是不能放在将军府里的,于是张麟麒专门在皇庄里临时搭建了一些窝棚,作为这些鸡鸭的新家。这些鸡鸭自然是高兴了,死里逃生。而且马上,还有一道大餐在等着它们!
可是,京师的百姓可就有些傻眼了,走进论是哪个菜市场,都是不见一只鸡鸭,闹的这些日子,京师百姓只能以牛羊肉上桌……
而张麟麒却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短时间没有鸡鸭吃,那还是不要紧的,若是不解决蝗灾,怕是到时候颗粒收,没有粮食下锅!饿的吃人都有可能!
就这样张麟麒觉得还是不够,又是派人去靠近京师的通州等地菜市场,大量收购鸡鸭,运往各处可能发生蝗灾的地方……毕竟纸包不住火,张麟麒大肆收购鸡鸭的事情被曝光了,闹得不少京师百姓哭笑不得,还以为镇国将军在大败鞑子之后,改行做起鸡鸭贩子了……
而这时,随着一些蝗虫陆陆续续的爬出泥土,整个朝野上下也都知道了将要发生一场蝗灾,于是乎,朝野间是众议纷纷!各种奇谈怪论也就随之出现了……
五天后,一场灭蝗大战正式开始。而这时,蝗虫也已经渐入,成群结队的蝗虫在地上爬行。原本野草丛生的土地上,但凡还有一点绿色的地方都被密密麻麻的蝗虫覆盖。
此时很多大户也已经绝望,只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跟在张麟麒身后,希望这位神奇的镇国将军同样能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再次鼎定乾坤!而现在,张麟麒就是在一户大户的土地上查。
这家大户,有一千亩土地,也是用了很多水车,麦子也是长得很好,只是,此时田密密麻麻的蝗虫却是上去令人触目惊心!张麟麒走上前去,捉起了一只蝗虫察,此时的蝗虫刚刚从卵孵化,还处于若虫阶段,翅膀以及生,殖器官还没成熟,不能繁殖也不能飞行。真是消灭的好时机!
不料张麟麒的举动却引起随行大户的骚动,更是有人不顾镇国将军的威严,惊呼出声道:“可不能捉它,这可是老天降下的惩罚啊!”
这个大户一出声,其余大户也是连连点头,深为赞同!在大明朝,此时普遍有这样一种认识,蝗灾不多见,而一旦出现,那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是因为人世间出了妖孽!是朝出了大奸臣!所以老天爷要惩罚他的子民百姓以为警示,而作为上天惩罚的手段,子民百姓不能反抗,只能听之任之,任凭这些害虫吃尽他们的膏血,默默承受。如果他们反抗,上天就会降下更大的灾祸!
“,一年都能顶的上往常十年!而我大明眼下最缺的就是粮食了,等到皇庄收获了,那就能解了燃眉之急了,到了那时候,还真是国泰民安了!”崇祯呵呵笑道。【】
同时向张麟麒的眼光也更加柔和了,哎,还真是天佑我大明啊,降下此等奇才啊……
“呵呵,些许微功,不足挂齿”张麟麒到崇祯眼的嘉许,微微一笑道。而他此时却已经心思不在这个上面,张麟麒的眼光已经钉在了一群在夜空被惊扰到的身影,那是一群虫子,虽然在夜空得不太清楚,不过,张麟麒却敏锐的察觉出了,那是一群蝗虫。
着那群小小的身影,张麟麒的心就是一紧!大明朝在此时的自然气候实在是不敢恭维的,南方多雨,而北方已经连着一个月没有下雨了,皇庄也就是靠着大量的水车,稳定的供水,才能保持旺盛的长势。
俗话说久旱必有蝗,而蝗灾的发生是十分可怕的!记得史书上曾记录唐朝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在贞观二年长安就曾发生过一场蝗灾。对长安附近的民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走投路的百姓纷纷卖儿卖女,逼得唐太宗生吃活蝗虫以泄愤。
这时崇祯皇帝也注意到了张麟麒的分心,自然也注意到了那群虫子。堂堂镇国将军竟然关心一群虫子?崇祯皇帝便好奇的道:“国勇,那群虫子有什么好的?莫不是其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回禀皇上,那不是普通的虫子,而是一群蝗虫!”张麟麒十分严肃地道。
“什么,蝗虫!”崇祯听了之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关于蝗虫的赫赫威名,他也是早有耳闻的。在他曾经下发的诏书,就曾经把流寇的部队比喻成蝗虫,所过之处,片草不留!这固然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流寇的害处,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蝗虫这种小小的虫子的威力!
而且,崇祯也知道,久旱必有蝗这句话。在联想到那丰收在望的麦子时,崇祯也是心头一凛,恰好此时焰火晚会也已经进入了尾声,崇祯连忙摆驾回宫,找来分管农业的工部尚书商量对策了,对此,张麟麒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张麟麒不是农业科班出身,不过,由于蝗虫的名声实在是太大,所以,一些基本的蝗虫防治知识还是十分清楚的……
到了第二天,张麟麒在处理完一些必要的事情后,直接是带领侍卫奔向处在京师附近的皇庄,他要亲自查一下,蝗虫的实际情况,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一场灾难性的蝗灾!
到了地头之后,入眼的果然是一片一望际的金黄色,显然是丰收在望了。可是,张麟麒的心头却是沉甸甸的。如果真是发生了蝗灾,那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此时知道张麟麒大驾光临,分管此处皇庄的小太监赶忙过来迎接。不过张麟麒却是顾不得和他们寒暄几句。
是直接带人下到了地头。只见张麟麒,在地头走了一阵之后,就将手掌垂直插入土,在泥土没入手指根部的深度将土崛起,仔细的在土寻找。一般蝗虫卵都产在土壤不超过10厘米的深度,而这个距离正好和成人手指的长度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