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大明兴啊,崇祯心暗暗冒出了这个念头……正在这时,却忽然从金銮殿外面飞奔进来一个小太监,手还拿着一份奏报,口还在大喊道:“大捷啊!大捷啊!镇国将军在辽东宁远城率领镇和鞑子正红旗大战,斩杀二万鞑子精锐战士。生擒正红旗旗主阿济格”
“什么”这个小太监的嗓门又尖又细,金銮殿里的武百官都是听了个清清楚楚,一时间一阵阵惊讶的议论声就是冒出来来,不为别的,实在是因为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斩杀二万鞑子精锐战士。生擒正红旗旗主阿济格,单是此的任何一件功绩就足可以称得上是惊世之功,更何况是两件呢!
“嗯”崇祯正在想着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呢,却忽然见一个小太监这样冒冒失失的闯进来,口还大呼小叫的,就是不悦地皱起了眉头,心暗道,来似乎是对下面太宽容了,都不成体统了,回头要和王承恩说说了!
可是等到崇祯听完小太监说的话后,已经是大喜过望了,那里还顾得上责罚他啊!只是一个劲的道:“快呈上来,快呈上来”
“是”这个小太监一听,连忙手里高举着奏报,直接递到了崇祯手里,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小太监是根本没有资格直接把奏报递给崇祯的,而是先要交给崇祯身边的近侍,然后再由近侍转交。
不过现在崇祯激动之下,已经开了金口,让他快呈上来,于是那些近侍也不敢阻拦,只得着这个小太监直接呈上来了!
而等到崇祯仔细完之后,已是高兴的哈哈大笑,口直道:“哈哈哈哈哈,满洲八旗,如今只剩其七而已!”
崇祯完之后,又是马上转给杨嗣昌过目,杨嗣昌完之后,也是连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有此大捷,奴贼胆寒,辽东防线忧矣!”
“是啊”崇祯高兴的点点头道:“我已经决定了,等到奴酋阿济格押解到京师之后,朕就又可以祭告太庙了!”
“是啊皇上,济南大捷您就祭告过一次太庙,涿州大捷又是一次,这次宁远大捷又是一次,这今年才刚刚过了半年,祭告太庙的次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年的总和啊!”杨嗣昌笑嘻嘻的道。
这第三就是一个如何最大化的扩大战果的问题了,派出这支部队不光是要去杀人放火,还要争取挑起大清国内部的矛盾。【】因为别现在皇太极一统八旗部落,似乎是铁板一块,其实也不尽然。
当年努尔哈赤以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以后又合并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诸部。还包括了很多蒙古部落,整个大清国可谓是诸多部落的大杂烩。
可人多了心就容易不齐,特别是自从张麟麒崛起之后,满洲八旗连吃败仗,还都是伤筋动骨的大败仗,那些依附部落就容易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那些蒙古部落,本来他们就是一些墙头草,见大明和大清国,那边强盛就往哪边倒!特别是满族人和一些蒙古人还有血仇,
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草原上蒙古部落的组成,自从昔日地元帝国分崩离析后,便分裂成三部,这三部互相仇视,征战不休!而自从努尔哈赤和喀尔喀、科尔沁等部结盟后,就把这种仇恨转嫁过来了!例如皇太极就曾领兵驰援过科尔沁,还娶了两位蒙古女子为妻。
然而蒙古方面的最大劲敌是察哈尔林丹汗。虽然日后皇太极血腥征服了察哈尔部落,林丹汗也病死了,可是这种血海深仇却是察哈尔部落不能忘记的,表面的恭顺也只是维持在满族人具有的强大实力上。可是现在大清国实力大损,就不能保准这些蒙古人会不会生出反骨了,
而李定国需要做的是,不管这些蒙古人真实想法如何,他需要做的只是在火上浇一桶油!
日后出关作战后,所有的骑兵部队一律脱下明军服饰,而是改穿蒙古人的衣服,甚至在骑兵部队还专门学了一些简单的蒙古语言,说给那些部落听的,这样,等到那些满族部落,忽然有一天惊恐的发现,一群挥舞着马刀,说着蒙古语言,骑着蒙古马,穿着蒙古衣服的蒙古人屠杀了他们的部落,杀死了他们的牛羊,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当然,以上三点还只是从战术层面上来考虑,如果从战略层面来考虑的话,李定国这只骑兵部队的意义更是十分重大,它的存在,等于是给大清国上了眼药!就好比当年袁崇焕时代,毛龙镇守皮岛一般,有了毛龙这贴膏药存在,时不时的出来骚扰一下,大清国就觉得添堵,出兵作战时也就不能使出全力,因为还要防备毛龙下黑手!而现在张麟麒在宁远城安下李定国这颗钉子,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定国也是久经沙场之辈,现在经过张麟麒的一番点拨,自然都是心领神会,于是乎,日后使得大清国坐卧不安,甚至于在内部大打出手的根源,就在今天张麟麒和李定国二人的密议下形成了……
第二天,张麟麒尽起大军,在以宁远城总兵官金国凤为首的众人欢送下,还有数百姓的欢送下,离开了宁远城,回返锦州。当然,也有那细心的人,似乎发现镇国将军的大军,似乎比起当初来到宁远城时少了很多人,不过,他们也只是想想想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
……………………………
锦州城,督师府,洪承畴着由宁远城发来的战报,简直是不敢相信,说真的,若不是这份战报是张麟麒发来的,洪承畴还不敢相信呢!这才几天啊,镇才去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斩杀了这么多鞑子,甚至还生擒了正红旗之主阿济格,这是多大的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