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紫宸点点头,原来苏欢的朋友,也是一位散修。她想到这清虚观主的行事,心中不禁一凛,“你的朋友,难道是拜入了这清虚观?”
苏欢点头道:“正是。数年之前我曾接到他的一封书信,说是与这清虚观主相遇,一见投缘,仰慕其风采,便拜于门下。只是当时我正在闭关,冲击金丹中期,未曾与他传讯。事后我再来,发现这清虚观依然鼎盛,可已不见我那位朋友的踪迹。”
莫紫宸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这清虚观行事古怪,与你朋友的失踪有关?”
苏欢点点头:“我在看出蹊跷之后,并未急于行事,而是先查探了一番,这清虚观主的来历。这位清虚观主,是在五十年前,来此建立道观,那个时候他便已经是金丹期的真人。他自称为山中散修,得成大道,为普渡世人而来。在此广收门人弟子,不禁香火,那些凡俗中人,更是使他犹如神明一般。”
莫紫宸道:“我也是觉得此处蹊跷,寻常散修,若是能够修成金丹,已是绝大幸事,早该隐居起来,潜心修行,岂有效那凡俗的僧道,行这红尘中事?”
苏欢道:“不仅如此,我还查探出来,他座下这几名弟子的来历。除了他最倚重的两名弟子,身份未明之外,余者皆是这衍州一带,颇为有名的散修,被他收归门下。”
莫紫宸道:“如果他早有立教之心,广收弟子,扩张势力,也并非难以理解。”
苏欢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还发现一件蹊跷之事,这些年来他收归门下的散修,其数目,可不止这些人,还有十几位,在被他招揽之后,并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披上道装,而是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再也没有在世间出现。”
莫紫宸问道:“这其中,就有你的朋友?”
那道士笑道:“自古良禽择木而栖之,我修道中人,所为者,追求大道也,闻道无分先后,达者为师。这一生中有上个授业师尊,再正常不过,道友又何必拘泥于此?”
莫紫宸见他言语虽是和气,但却像是认准了自己,非要收归门下不可,只得推脱道:“虽蒙仙长青睐,我却不能马上答应。至少也要等到午夜时分,让我为师尊上三炷香。”
那道士笑道:“道友一片拳拳之心,我焉可不理,贫道法号明空,在这清虚观中,人人皆知,明日可自来寻我便是。”
莫紫宸躬身向他道谢,看着他远去,这才转身回入房门。用手轻轻掩着胸口,那道士的目光之中透着几分锐利,像是能够看透他的心意一般。以莫紫宸的见识,这人至少也有筑基后期的修为,只是他不知为何刻意加以隐藏而已。
她总觉得这清虚观中的人,行事颇有几分古怪。所为者并非是想要立教传道,他之所以选中自己,也是看中了自己年纪虽轻,资质却上佳。那么,这一滩浑水,自己到底是趟不趟呢?
她正思量间,心中忽现警兆,手中已握紧云水匕,一回身,一道寒光便向着身后刺去。
在她的身后不知何时已出现了一个黑衣男子,莫紫宸剑光刺去,如泥牛入海一般,被他举手之间便即摄去,仅凭这份修为,便已不在当年的王十二之下。
莫紫宸心中一震:“阁下是清虚观主?”
那人苦笑一声,将云水匕又塞回莫紫宸的手中:“怎么,几年不见,你居然便不认得我了?”
莫紫宸看到他的身形,才发现他就是自己刚来到此地之时,第一眼看到有些熟悉的那个身影。那男子将手在脸上一挥,露出一张绝美无伦的面容来,微笑着说道:“你这些年,气质变化极大,我第一眼见到,居然认不出了。”
莫紫宸惊讶地指着他的脸,看到这张美过绝大多数女子的脸庞,她如何还想不起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