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趋利避害

上品寒士 贼道三痴 3312 字 9个月前

陈操之看着身材有些短小的王珣一脸殷切的样子,微笑问:“王主簿何以得知我侄女才高貌美?”

王珣略显愧色道:“闻名久矣,去年建康三月三上巳节,珣曾在清溪河畔,见过令侄女一面,惊为天人,至此念念不忘。”

陈操之一笑,说道:“九月间我从钱唐回建康,王主簿可以来寒舍一晤。”拱手而别。

六日后,陈操之一行回到建康城,姑孰西府发生的那一场未遂之乱虽然被桓温严令外传,但毕竟知情者甚众,难掩众口,陈操之还未回到建康城,那流言已遍及朝野——

皇帝司马昱待陈操之入城,便即传见,询问姑孰之事,陈操之禀报说他向桓大司马请求回江东任职,桓大司马未置可否——

司马昱听桓温并未答应陈操之回江东,略略宽心,便问流言之事?

既然皇帝问起,而且此事建康早已传开,陈操之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当即一一细禀。

皇帝司马昱道:“天幸宾徒侯父子忠义,不然陈掾危矣。”

陈操之唯唯。

陈操之辞出后,司马昱急召王彪之、谢安入议事,王彪之道:“桓伯道行事如此荒唐,不但南郡公世子做不得,即是豫州刺史也要另择贤明。”

谢安道:“此事议论汹汹,桓公必有耳闻,定有表章向朝廷说明此事,且拭目以待。”

司马昱心下甚悦,此事对龙亢桓氏的声誉是一个重大打击,桓温篡位的势头要缓一缓了。

……

慕容钦忱这几日一直住在新兴侯府,这日傍晚,陈操之来接她回秦淮河畔陈宅,后日也就是六月初十,陈操之将与嫂子丁幼微还有陆、谢妻儿一道回钱唐省亲祭祖——

慕容钦忱也已知道陈操之在姑孰差点被桓熙所害之事,很是后怕,又知是其叔父慕容垂救了陈操之,颇感欣喜。

这其中真正的隐秘,只有谢道韫猜得到,陈操之也只会对谢道韫不作隐瞒,至于嫂子丁幼微和妻子陆葳蕤,陈操之不想让她们过于担心——

六月初十,陈操之一行离开建康回钱唐,车马塞途、扈从如云,陈操之从邺城带回来的六万斤黄金除留下一万斤在建康之外,其余五万斤以四十辆双辕马车运回钱唐,这笔巨资将有大用——

就在陈操之离开建康的次日,桓温的奏章送至建康尚书台,奏免桓熙豫州刺史之职,举荐历阳太守桓伊为豫州刺史,桓伊并非龙亢桓氏,但与桓温亦是远房宗亲,桓伊政声甚佳,以桓伊为豫州刺史,朝廷亦能接受。

七十六、趋利避害

帷幕一掀,高瘦劲悍的慕容令走了出来,对其父慕容垂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人何以轻易放弃?”

慕容垂脸有忧色,问:“你以为该如何做?”

慕容令道:“大人何不为桓伯道出谋划策,除掉陈操之的同时控制住西府,桓温老病,无能为也,此事虽说风险极大,然而不行非常之事,难竞非常之功,,借势一搏,强如被陈操之压制,永无出头之日。”

慕容垂问:“此事胜算几成?”

慕容令迟疑了一下,说道:“桓熙有大人相助,当有六成胜算,值得一拼。”

慕容垂冷笑道:“若追随桓熙作乱,必败无疑,吾族灭矣。”

慕容令听父亲口气严厉,不敢吭声。

慕容垂道:“桓熙此人,优柔寡断,骄而无能,以世子之尊却对陈操之束手无策,只能行刺杀这种下下策,他与陈操之不睦,陈操之肯定不愿意看到桓熙绍继桓温之位,陈操之阻挠我出任豫州司马,并非是针对桓熙,对我严加防范正是其明智锐利之处,但桓熙就认为陈操之这是刻意与他作对,而且陈操之也故意加深桓熙对他的误会,我料陈操之或许还在言语上有所激将,桓熙这才如此狂躁,不顾一切杀陈操之——”

慕容令心头一凛,问:“大人,如此说陈操之是暗诱、逼迫桓熙行此下策的?”

慕容垂道:“陈操之心计之深,我生平仅见,桓熙如何能是他的对手,我父子若追随桓熙,正好落入陈操之圈套,桓熙不过是不能保其世子地位,不至于丧命,而我父子则死无葬身之地矣。”

慕容令冷汗涔涔而下,这一步走错就万劫不复,问:“大人既然预知桓熙之谋,真要守口如瓶吗?”

慕容垂道:“桓熙必败,这等人何必与他讲信用,我父子居江东,不趋利避害如何能生存!”

慕容令躬身道:“孩儿明白了。”

……

六月初一清晨,两名军士候在将军府门前,求见陈子盛将军,冉盛就带着这二人径直来见陈操之,这两名军士是冉盛以前在子城军营的亲信,禀道:“世子今日卯时初领了五百军士往东北而去,这五百军士皆为弓弩手。”

陈操之点点头,问了这两名军士姓名,道:“你二人名字我已记下,不日将调你二人归我统属,当有重用,好了,你们下去吧。”

两名军士退出后,冉盛沉声道:“五百精锐弓弩手,伏于道路狭隘处,第一轮劲射,我三百随从步骑就要死伤一半,而且他们肯定会命神箭手先射杀阿兄和我,暗箭难防,桓熙狠毒啊,我等何不将计就计,绕至桓熙伏兵后方,那些弓弩手一旦近战,哪里是我方精锐的对手,就趁机斩杀桓熙,除此后患,只当作遇伏奋起反击,桓温又岂能责怪我等。”

陈操之摇头道:“不必如此激烈,桓熙的确是后患,但不是我的后患,留着更好,若此时杀他,桓温虽无可奈何,但必忌恨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