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赠琴

上品寒士 贼道三痴 3166 字 9个月前

同时,桓熙、桓石秀从晋陵、京口一带招揽了乐安高衡、东平刘轨、琅琊诸葛侃这三大流民宗部的嫡系子弟入北府军,各有一千多私兵,加上孙无终、何谦,皆授六品校尉、参军之职,又在江淮招募流民入伍,共得两万三千军士,桓石秀加五品威远将军——

如此,北府军就有了五万五千步卒,桓温还要把段思、冉盛统领的三千甲骑具装的重骑兵交与桓熙,短短数月,一支近六万的大军集结于广陵,京口北府拥有了几乎等同于西府的强大军事力量!

桓温自然视北府兵为他桓氏掌控的武力,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对北府军在军械、钱粮上是大力支持,从荆州、江州调拨钱粮至京口供北府军支用,这也是他控制北府军的手段,掌握了军事后勤,就掌握了这支军队的命脉,所以他宁愿由他桓氏掌控的荆州、江州出钱出粮支持北府军,而不愿让朝廷来供养这支军队。

七月十二日,北府军完成建制,田洛、蔡广诸人依然各领本部,但已按魏晋军制逐级建立了部曲屯伍,至此便在京口和广陵两地展开练兵,北府军的统帅就是安北将军、司州刺史桓熙,陈操之、桓石秀为副,作为司州长史的谢琰,未兼武职,统领日常诸务。

陈操之是主管军事的州司马,自然要常与北府诸将打交道,他让沈赤黔所领的左右二曲演示步兵战阵,田洛、郭铨等人都深感此步兵战阵攻守兼备、威力巨大,于是,这个命名为“却月阵”的步兵与战车结合的军阵就在全军开始推广——

七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陈操之、桓石秀、田洛等人将军职的诏令下达,宣陈操之等人入都觐见皇帝,领取印绶——

陈操之向桓熙辞行时,桓熙笑道:“子重亲迎之期在即,回京领将军衔,正好完婚,可谓双喜临门,熙军务在身,不能参加子重的婚礼,薄礼一份已备,待子重亲迎之日,自会派人送上。”

谢琰、沈赤黔为陈操之送别,谢琰道:“我将于八月初七赶回来,赤黔也与我一道来。”

沈赤黔笑道:“陈师的婚礼将是江左最盛大的婚礼,弟子不胜期待。”

二十九、赠琴

蔡氏宗主蔡丰领着数人快马赶上陈操之一行,高叫道:“陈使君,请稍待——”

陈操之下马,待蔡丰奔近,拱手问:“蔡宗主还有何事见教?”

蔡丰跳下马,笑道:“与使君三日长谈,大畅胸怀,今朝分别,甚觉惆怅,几将昨日备好的一份薄礼忘却。”

蔡家坞堡方向一辆牛车渐渐驶近,停在陈操之身前,两名蔡氏仆役抬出两个箱子,一个是方形的樟木箱子,另一个是长条形的楠木箱子——

蔡丰道:“使君风雅之士,在下不敢以俗物亵渎,今以家传藏书百卷相赠,内有先祖伯喈公手书的《嘉平石经》的《鲁诗》原帖五卷,还有家藏伏羲式旧琴一张,一并赠于使君。”

《嘉平石经》是蔡邕奉汉灵帝之命用隶书写成的《周易》、《尚书》、《鲁诗》、《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这七部经典的全文,然后由石工雕刻而成,因制于汉灵帝嘉平四年,故称《嘉平石经》,留在长安的原碑刻历经战乱已破损,陈操之曾在陆纳府上见过部分残碑的拓本,蔡邕的书法笔力劲健,结构严谨,是汉隶集大成者,现在蔡丰赠给陈操之的是当年蔡邕手书的《鲁诗》原帖,其珍贵可知——

而蔡丰说的伏羲式旧琴,赫然是蔡邕手制的焦尾琴,蔡邕此人乃旷世逸才,音律、书法、辞赋、经史学问俱为汉末第一人,其于音律,著有《琴操》二卷,他不仅善于鼓琴和吹笛,更能制作琴和笛,正如柯亭笛有着奇妙的来历,关于这焦尾琴也有一则奇闻,蔡邕在游历三吴时,借宿农家,农妇烧火作炊,蔡邕听到那木柴在火里燃烧时发出的清脆裂响,心有感触,赶紧将那块灶下正在燃烧的桐木抽出来灭火,手被烫伤都不察觉,他用这块桐木制作了一张琴,琴音美妙无比,因琴尾有烧焦的痕迹,故名焦尾琴,与春秋时的两具古琴还有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称四大名琴,没想到陈留蔡氏还保有这张琴!

陈操之大喜,长揖到地:“多谢长者厚赠,在下一定精心爱护书与琴。”

蔡丰见陈操之喜形于色,知道陈操之对这份礼物十分满意,他自然也很高兴,拱手道:“陈使君一路平安,蔡某不远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