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操之笑笑,没说什么。
丁幼微言入正题了:“小郎明日去姑孰,不带小婵去吗,你可是一向由小婵服侍的。”
陈操之道:“我去京口,安安稳稳呆不了几日,就要往两淮游说诸坞宗部,和去年出使一般奔波,小婵跟着我不方便的。”
丁幼微“嗯”了一声,叮嘱道:“小郎自己在外面,千万珍重。”
陈操之道:“嫂子放心,我长安、邺城都能万里来去,两淮算得了什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丁幼微沉默了一会,又道:“小郎现在婚事定下来了,小婵可也等了你好些年了,小婵是阿姑生前要你纳的妾侍,你不能负她,你也知道的,小婵那丫头对你是死心塌地了,早几年清枝嫁给来德,她就是不肯嫁人,她说宁愿做英姑那样的老丫环——小郎你是怎么想的?”
陈操之道:“一直当她是小婵姐姐呢,和自家亲人一样——”
丁幼微笑道:“那就行了,这样吧,待你迎娶葳蕤和道韫之后,就把小婵给纳为妾侍,初阳台的李道长曾说过小婵是宜子之相呢,我西楼陈氏人丁稀微,宗之还小,这可都指望小郎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陈操之唯唯。
……
二月十二,陈操之一早入台城向皇帝司马昱辞行,司马昱好言嘉许,寄以厚望,陈操之表忠心后拜辞皇帝出式乾殿,往止车门而去,迎面见几个内侍、宫娥伴着一辆画轮宫车缓缓驶来,至近前,画轮车停下,车稍打开,车内坐的是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司马道福出奇地平静,说道:“陈操之,真没想到你能双娶陆、谢二女,你心愿得偿了吧?”
陈操之不答,只是施礼道:“公主殿下安好。”
司马道福叹息一声,说道:“哪里安好了,一点都不安好。”
陈操之不敢多说,躬身道:“在下有要事在身,告辞了。”
司马道福颇识大体,没有大喊大叫,看着陈操之的背影,嘴唇微动,也不知在喃喃自语些什么?
十八、小郎神奇
陈操之与陆、谢二女的六礼很紧凑,二月初一纳采,初二问名,张凭、郗超这两个媒人分别从陆、谢二府取到了写有谢道韫和陆葳蕤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干支的版文,谢道韫生于晋康帝建元元年十二月十六,即癸卯年、乙丑月、癸巳日;陆葳蕤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八月初八,即甲辰年、壬申月、辛巳日——
二月初三,老族长陈咸由谱谍司令史贾弼之陪同,将十六侄陈操之的生辰年月日(甲辰年、丙子月、壬申日)与陆、谢二月的年月日干支送交太常博士占卜婚姻是否适宜,那太常博士经过元龟卜筮之后,不出意料,双双卜得吉兆,陈咸、陈满二人当日下午便备礼登陆、谢二氏家门,通报太常博士卜筮得吉兆的经过,三方决定缔结婚姻,这便是纳吉之礼——
二月初六,是纳征大礼,就是男方正式向女方下聘礼,以陈操之六品官的身份,必须备有豹皮二、束帛10匹、锦綵20匹、绢60匹、布120匹、牛犊二、羔羊二、羊六、豕六、酒黍稷稻米面各二十斛、另纳币二十万钱——
陈操之同时下两份聘礼,所费不下两百万钱,负责打理家族田产的六伯父陈满甚是肉痛,这要不是近两年陈氏庄园扩张迅猛,这聘礼都出不起啊,好在陈满坚信,陆、谢二女的嫁妆会十分可观,听闻前两年会稽虞氏嫁女给陆纳之侄陆始,仅陪嫁的良田就有二十顷,吴郡陆氏、陈郡谢氏门阀地位犹在会稽虞氏之上,到时这嫁妆定然丰厚可喜——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四礼过后,就是请期,本来这也是要男方通过太常博士占卜后择定佳期再通知女方的,但陈操之这样双娶的婚礼古来所无,没有惯例可循,而且只怕陆氏、谢氏都不肯亲迎之日居后,所以二月初七这日傍晚,陈咸邀请谢安、陆纳、郗超、张凭至陈宅东园正厅,共议亲迎之期——
张凭笑呵呵道:“陈子重娶妻,朝野关注,这几日里巷曲坊都在谈陈子重双娶之事,民众最关心的是陈子重亲迎之日定于何时?左右夫人是有先有后,还是同日迎娶?若同日迎娶,这洞房花烛夜又怎生安排?哈哈。”
郗超笑着补充道:“即便是同日迎娶,也是有先有后的,子重只有一个,只能一个一个去女家迎娶。”
谢安、陆纳都是相对莞尔,这要求样样公平持中是不可能的,就看谁肯退让一步?
郗超看着恭立一边的陈操之,笑问:“子重多智,有何良策?”
陈操之老老实实道:“一筹莫展。”
众人皆笑,气氛和缓。
老族长陈咸道:“亲迎之期还是同一日为佳,若有先有后,再按占卜择期,恐怕会相隔半月一月都很难说,安石公、祖言公以为如何?”
谢安、陆纳都表示无异议,陈操之要同一日娶二女那就娶吧,洞房花烛夜如何安排是你们陈氏的事,但正如郗超所言,同一日迎娶也是有先有后的,陈操之是先到陆府迎亲、还是先到谢府迎亲这事得先定下,因为要事先选择良辰吉时,陈操之两头跑,只怕会仓促,显得不够庄重——
谢安是早有计较,就象当初侄女谢道韫要出仕一般,谢安是从不着急,他相信任何事总能找到的对策,这时开口道:“我有一个建议,说出来与陈族长、陆尚书共议——”
陈咸、陆纳皆道:“安石公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