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操之答:“也算勤励肯学。”
苻坚听陈操之语气不甚敬服,便道:“朕听闻陈使臣是从钱唐县、吴郡通过中正考核一步步擢升上来的,中正考核离不了诗论,陈使臣对毛诗、论语想必研究极深,朕欲请陈使臣与敝国诗经博士问难,不知陈使臣意下如何?”
陈操之心道:“我出使长安,自然要长我大晋威风,今日且发少年狂。”躬身道:“单以诗经问难,未免单调,外臣粗通五经,愿与贵国五经博士辩难。”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那百余名胡汉学子议论纷纷,在这些学子眼里,通一经已经很难,通二经屈指可数,通三经的整个氐秦只有博士王寔一人,而这个年甫弱冠的吴人竟敢狂言通五经、要与在座的五经博士辩难,氐秦学子完全不信,都认为陈操之是大言不惭,那些疏于礼仪的胡人贵族子弟便鼓噪说要驳得晋使陈操之哑口无言。
苻坚虽然认为陈操之有才,但也不信陈操之能通五经,所谓通一经,不仅仅是能背诵,还要掌握历代各家注释此经的要义,综纳百家之言,总之,要在经义上妙解无碍,可以应对关于此经的各种疑难,才能算通一经,这是对经学博士的要求,对学生通一经的要求则没有这么高,只要能背诵一经,基本理解经义就算合格,苻坚认为陈操之的通五经,大约与秦太学学生通经类似,只是粗通而已,陈操之自己不也说只是粗通吗!
所以仁慈的秦主苻坚还有点为陈操之担心,担心这个俊秀的晋使等下回答不出、张口结舌的窘态。
十二、少年狂
氐秦太学在长安城西南侧,这里原是王莽九庙所在地,数百年的残垣破壁矗立起高大的学宫,比苻坚的皇宫正殿明光殿还轩敞,可见苻坚重视教育的决心。
苻坚即位,广修学宫,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孙并遣受业,其有学为通儒,才堪干事,清修廉洁,孝悌力田者,皆旌表之,然而关中历经数十年战乱,胡人尚武,衣冠南渡,儒生罕有或存,坟籍灭而莫纪,周孔微言几近断绝,长安城太学恢复之初,苻坚亲临,考学生经义优劣,与五经博士问难,那些博士经义生疏、答非所问,苻坚大为丧气,这样的博士如何能教授学生!乃访诸遗贤,起用留在北地的世家大族,给予那些士族一定的特权,着意笼络,于是人思劝励,号称多士,苻坚对此也很得意,认为自己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陇右、关中英才尽为他所用了,而陈操之是永嘉南渡以来第一位出使五胡国家的东晋使臣,也是江东年轻一辈的杰出人才,与谢玄、王献之、顾恺之齐名,号称江左四骏。东晋奉华夏正朔,以正统自居,苻坚倒想看看这个年轻俊美的东晋使臣在儒学上有何造诣?苻坚受王猛影响,尊崇儒教,严禁老庄图谶之学,犯者弃市,所以苻坚认为崇尚浮华玄言的江左士子在儒学上是不及他氐秦贤能的。
五月十四日,苻坚在城西太学召集氐秦名士高贤、通儒达人,要让晋使陈操之见识其大秦贤才,以王寔为首的氐秦五经博士更是连夜翻阅典籍,准备与陈操之问难,若能折服僻居江左却以正统自傲的东晋人,秦主苻坚会有重赏。
辰时初,陈操之带着冉盛、苏骐在侍中杜虔和辅国长史窦朗的陪同下进入太学讲堂,讲堂占地数亩,穹顶跨度极大,立八根巨型木柱支撑,高敞宽宏,可容数百人讲学辩难,氐秦五品以上的文官此时基本到齐,十余名五经博士率百名学子肃然端坐,等候秦主苻坚亲临。
正辰时,学宫雅吹击磬,苻坚在大臣王猛、李威、宦官赵整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太学讲堂,刚坐定,却报皇太后、皇后驾到。
苻坚的母亲苟氏让自己的娘家侄女嫁给苻坚为妻,苻坚即位后,苟氏姑侄一个成了皇太后,一个成了苟皇后,氐族女子地位较汉人女子为高,抛头露面是寻常事,苟太后也经常干政,但苟太后却不象燕国太后可足浑氏那般侵挠国政,苟太后数次干政对氐秦政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年王猛不待旨意处死强德,王猛当时是三品官,而官居特进的强德仅次于三公,王猛是没有权利处斩强德的,对此苻坚也动了怒,而且氐人强豪纷纷要求严惩王猛,王猛有罢官的危险,王猛与李威交好,李威在苟太后面前为王猛求情,苟太后一锤定音,力保王猛,才有氐秦今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