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陶醇仔细回忆读书时物理课上对于雾的形成的讲解,不确定又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但他看到关于雾的定义时,总算松了一口气。

雾的形成需要冷却,加湿,凝结核。陶醇猜想,早上的大雾,应该是因为自己睡梦中无意将空气中的灵气转化成微粒灵液,灵液粒子与低层空气中的水蒸汽相遇,在早晨低温的作用下结合,才出现了这一场灵雾。

这样真好,以后再也不用跑来跑去往溪塘渠沟“放水”了,只要在小黑球的力场范围之内,自己可以控制灵液无声无息聚集于任何一个地方。

就算超出了小黑球的力场范围,也可以让灵液雾化,让气流将灵雾送去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陶醇想象着陶然村未来灵气四溢,生机勃勃的样子,脸上乐出了两个深深的小酒窝。

“陶陶,我要去喂鱼了,你忙会儿就休息一下,出去走走,别把眼睛弄坏了。”这时陈不醉端着一杯水推门进来。

陶醇接过水喝了一口,连连点头,“好的,我快弄好了,一会了帮你喂鱼去。”

“别来!”陈不醉连忙阻止,“冰鱼又脏又腥,我一个人弄就行了。”

陶醇反倒来了兴趣,“我只见过人家往水里丢鱼草,还没见过喂黑鱼的呢,哥你就让我见识一下呗!”

陈不醉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参与。

陶醇兴冲冲的跟着陈不醉去了附屋,这时候他才知道,有一间附屋被改成了冷库,冷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冰鲜鱼。

俩人合力把冰鲜鱼抬到了小推车上,推到水库边上。

陈不醉让陶醇等着,自己去水库一角划了条水泥船过来,船上还放着个大木桶。。

陶醇有些惊喜:“这条船原来还能下水啊,之前路过我还以为是条废船呢!”

“就是看着旧了点儿,用的不多,所以买的人家的旧船。”

俩人将鱼袋抬上船,陶醇兴奋地坐在船头撩水,时不时还调皮地冲着陈不醉甩手。

陈不醉划着船,毫不在意脸上的小水珠,只是满脸笑意地看他。

“真美!”陶醇感叹道。沿岸青山,足下碧水,清风徐来,水波微澜。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仿佛一副美丽的画卷。偶有长脖子的水鸟直冲下来掠水飞起,又使这幅画卷破碎鲜活。

船至中央,陈不醉先打开一个小袋子,把里面的东西倒入水中,又解开冰鱼袋子,把冰鱼倒进木桶中。

陶醇好奇问道:“哥,你放的是什么啊?闻起来好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