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看到满是灰尘的屋子陶醇就有些头大,哎呀一个人住真不想再讲究那么多……

反正没谁催着赶着,陶醇粗粗把客厅卧室卫生间打扫拖洗了一遍,又把车里带回来的干净被褥铺好,一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当即没了继续劳动的心思,寻思着要去哪里混顿饭吃。

真是想啥来啥,正寻思呢,一个步履矫健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走进门来。

“是醇娃子回来了吗?”因为陶醇大门敞开着,所以老头子直接走进来喊道。

陶醇定睛一看,是邻居陶三水陶三爷啊。

陶醇连忙喊了一声三爷爷,笑道:“是我啊三爷爷,一年不见,您老人家还是这么硬朗啊!”

陶三爷连连摆手:“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老头子半截身子入土咯,就快要去找你姥爷咯!”

“哪能啊,您老一看就是长命百岁的像!”

俩人你来我往客套了几句后,陶三爷说明了来意:“我在田里扯草回来,看到你们家大门敞开,就知道是你娃子回来咯,陶哥命好啊有这么个孝顺的孙子,年年都回来给他上坟。你娃子回来清灰冷灶的,肯定没得饭吃,一会上我家来吃撒!”

听到三爷爷夸自己孝顺,陶醇瞬间脸红了……今年差点就不会回来了。不过明天确实要买些香烛纸钱,给姥爷上个坟。

因为从小没少在邻居家混饭吃,所以陶醇很干脆的答应了三爷爷。乡里乡亲的,没必要算的太清楚。

送走三爷爷,两次从下午去超市买的购物袋里拧出两条烟两瓶酒,还有两斤松软的糕点,一起用礼品袋子装了,提着去了陶三爷家。

陶三爷家是座新盖不久的三层小楼,模样可比陶醇家的房子气派多了。不过三爷今年七十多快八十了,儿子媳妇都在南边打工,孙子在远方念大学,这偌大的房子就他和老妻俩人守着,也是空荡荡没啥子人气。

清河市工业不发达,没有工厂找不到工作,种田呢没有形成模式,种的那些的普通粮食根本没有前途。遇到好年景,产出多了粮食反而被压价卖不出去,遇到坏年景,那更惨了,一年辛苦血本无亏啊。

所以为了挣钱,清河市农村的大部分年轻人,书一读完就出去打工,有的半辈子都在外面闯荡,家里只剩下大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陶醇直接推开了小楼旁边一层高的附屋的门,松木岭这边的房子都是这样,楼房旁边还会盖几间屋子,分别用来做饭、烤火、放杂物、养牲畜、顺便停放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这样的屋子叫做附屋。

陶醇从小门进去,绕过杂物房,推开火笼屋,正看到陶三爷端着盘菜往火笼屋正中的陶瓷桌上放。陶醇连忙打了个招呼:“我来了啊三爷爷,您慢着点些,别烫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