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宁德长公主一大早就派了一个嬷嬷前来。那个嬷嬷进来先是给小两口道喜,然后拿了两人圆房之后的元帕,再去给宁德长公主道喜。长公主见了高兴得不得了:“好好好,本宫的安哥儿终于娶上媳妇了,从今以后他也算有人照顾了,就算本宫现在就闭上眼睛去了,也可以安心了。”说着说着,她竟然流下了眼泪。
等小夫妻俩相扶相携地进来给她请安,宁德长公主看见两个人全穿着大红的喜服,站在一起宛若一对金童玉女般的般配,就高兴的合不拢嘴。赏给了沈沅舒许许多多的金银首饰,虽然沈沅舒说话上有些不利索,可是她是宁德长公主自己挑的儿媳妇,一点儿都不嫌弃她。
三日回门这一天,沈沅钰也从宫里回到了娘家,并且带了双胞胎和熙姐儿一道。沈沅舒回到娘家,沈昀等人见她满面红光,和安哥儿在一起也是眉梢含情,互动颇为频繁,一家人便知道小两口相处得十分融洽,不由全都放了心。
相互见过互送了礼品之后,沈沅钰少不得拉着妹妹的手到东厢房盘问了一番,听说安哥儿待她百依百顺,宁德长公主也十分满意她这个孙媳妇,并且打算过上一两月,等沈沅舒熟悉了长公主府的一切,就把管家的权力交给她,自己做个安享尊荣的老封君,这才放下心来。
眼看着妹妹最终也得到了幸福,她感觉到无限的快慰。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按照当时的习俗,回门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婆家,小夫妻就起身告辞。结果送他们出门的时候,洲哥儿抱着八姐姐的大腿,怎么也不肯松开。
洲哥儿如今已经七岁了,从小就是沈沅舒看着他长大的,沈沅舒比他大十几岁,从小把她当成儿子一样养大,照顾得无微不至,沈沅舒骤然离开,洲哥儿十分不习惯。沈昀一直把他当成家族未来的继承人培养,他本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时却耍起了无赖,怎么也不让沈沅舒离开。
洲哥儿哭了。昊哥儿和晔哥儿跟小舅舅关系最好,忍不住也眼泪汪汪的。而熙姐儿本来就不是个省事的,更跟着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抽抽搭搭地说:“八姨夫抢走了八姨,不是好人!”
沈沅钰不由满头的黑线,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一片兵荒马乱,孩子们哭闹不休,就连沈沅钰这个皇后也无可奈何。
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孩子们,安哥儿拉着沈沅舒的手几乎是落荒而逃。
上了马车,沈沅舒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叫叫你受委屈了,你你没有生气吧。”
安哥儿笑着捏了捏媳妇的手:“我家舒儿这么受孩子们的爱戴,我有什么好生气的。”
沈沅舒不由也展颜笑了。
一个月后,宁德长公主正准备依照约定将管家的权力交给沈沅舒,自己做个清闲的老封君享享清福,谁知计划不如变化快,沈沅舒却是不能接任她的位置管家了。
因为沈沅舒怀孕了。
进门不过一个月就怀了身孕,众人都说沈家的八小姐这运道可不是一般的好。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沈沅舒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怀胎十月,沈沅舒顺利地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孩子白白胖胖的,足有七斤多沉,健康又活泼。宁德长公主简直高兴的疯魔了,经过这么多年,彭家终于有后了,她一直在期盼着这一天,真是没想到这一天会到来的这样快。
宁德长公主还是高兴得早了一点儿。一年之后,沈沅舒再次怀孕,这一次怀孕期满,她一口气给安哥儿生下两个大胖小子。
双胞胎!
沈沅舒没有让姐姐专美于前。一年抱一个,三年抱三个,这下子满京城的人都在传沈沅舒旺夫。
一连生下三个儿子,沈沅舒在长公主府的地位彻底地稳固了,简直是稳如泰山。她成了彭家的大功臣,加上沈沅舒对宁德长公主异常孝顺,小两口偶有拌嘴,宁德长公主都不向着孙子,而是向着孙媳妇了。弄得彭安时常哭笑不得。
沈沅舒可能是真的旺夫。她自从嫁给彭安之后,彭安就一路官运亨通,从吏部一个正五品的小官做起,一路扶摇直上,最后做到了正一品的光禄大夫之位。他虽然没有谢纯一般惊才绝艳的谋略,没有路萧然那样口若悬河的口才,没有沈昀统筹各方势力整合各类资源的本领,却靠着他对庾璟年的忠心和踏踏实实的作风,为庾璟年所依靠和重用,在庾璟年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协助沈昀调度后勤,征集粮草,为大晋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庾璟年统一天下之后,为纪念当初打天下的一众功臣,接受沈沅钰的建议,在怀英殿绘制二十四功臣画像,史称“怀英殿二十四功臣”,彭安便在其列。
而彭安和沈沅舒一生幸福,没有任何人要求彭安不纳妾,彭安却主动效仿当今皇帝,和沈沅舒终身厮守,一生没有碰过第二个女人。而沈沅舒也十分争气,一共给他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二女。
这样一对令人艳羡的夫妻,不知叫多少后来人艳羡。
最近,建康百姓们议论最多的就要算是宁德长公主的孙子和沈家八小姐的婚事了。近些日子,大晋风调雨顺,万事顺遂,喜事连连。先是传说中已经死去的三皇子庾邵渊从北魏回来,皇帝龙颜大悦,任命他为大司马,辅佐皇帝掌管军事。
因为亲王的爵位已经最大,皇帝加无可加,便增加他的封地数量,将他的食邑数量由两郡增加为八郡,这在整个大晋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可见皇帝对这位皇兄的看中。
同时,皇帝还大赦天下,免了各地州郡的钱粮,百姓们自然欢欣鼓舞。
一个月后,大晋的军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从北魏的手里夺回了司州的四个郡,将整个司州纳入自己的版图。
这又是一大喜事。
然后,就传出皇后将要嫁妹的消息。
谁也没有想到,太上皇晋元帝有三个儿子,可他们却没有一个有福气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侄子成王庾璟年。
庾璟年当上皇帝之后,沈沅钰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就连沈家也水涨船高,因为出了一位皇后而荣登四大门阀之首的位置。
世人不会看到沈氏宗主沈昀的努力,只会觉得沈家是借了皇帝的势力。加之皇帝对皇后的荣宠,纵观史书,不说空前绝后,也相差无几了。
都说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可是当今皇上偌大的后宫里干干净净的,只有皇后一个人。莫说是妃嫔,就连一只母蚊子怕是都找不出来。
曾有人以绵延皇室子嗣为由,请皇帝广纳秀女。倒不是这帮人吃饱了撑得,胆大包天地管起了皇帝的私事。实在是各大士族眼红沈家如今地位扶摇直上,都想送自家的女孩进宫,分一杯羹。
对此皇帝洞若观火,一开始不过笑笑,对这些人的奏章置之不理。后来因为此类奏章太多,皇上烦了,就将叫得最欢的一位御史锁拿下狱治罪,以儆效尤。并且在大臣们的面前明言:纳妃之事,有再敢提起者,以重罪论处。
根本就不用皇后出面,皇帝自己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皇帝尝言:弱水三千,朕只取一瓢,朕此生有皇后一人陪伴足矣,绝不再纳新人。
如此铿锵有力的誓言,当真振聋发聩。
传说,皇帝在皇后面前从来不自称为“朕”,两人如普通夫妻一般恩爱,传说皇后但凡有所求,皇帝更是无不应允,传说皇帝对皇后所出的三个孩儿个个视若珍宝……
总之各种传说,令建康女子,无人不艳羡皇后的好命。
沈家生出了个这么优秀且好命的皇后,似乎把所有的好运的用完了。皇后的亲妹妹沈家八小姐沈沅舒和姐姐比运道就差太远了。
沈家八小姐沈沅舒,年方十七,要长相有长相,要才华有才华,继承了父亲的聪慧和母亲的柔婉,唯一的缺陷就是她是一个口吃。
口吃可是个大毛病,世家大族都讲究个面子,谁娶了一个结巴回去,都没法子出门应酬,所以世人并不看好沈沅舒的婚事。
事情也正如众人所预料的,随着沈家地位的提高,就连西府的九小姐十小姐,登门求亲的也络绎不绝,反而是八小姐身为沈氏宗主的亲女,乏人问津。偶尔有来提亲的,也都是些门户地位较低的二等甚至三等士族,看上的也不是沈沅舒其人,不过是想攀附上势力日盛的兰陵沈氏而已。
沈昀和周氏自然不会同意。随着沈沅舒的年龄渐渐大了,今年都已经十七岁了,再不结婚都要等成老姑娘了,沈昀和周氏却并不着急。
直到连看热闹的都替他们着急了,这时候宁德长公主才请了常山老王爷当媒人,来替彭安求亲。
常山老王爷,当年可是给皇上皇后做过媒人的。宁德长公主请得他来求亲,可见
态度之诚恳,一时间极为轰动。
彭安是宁德大长公主唯一的孙子,是建康城中有名的翩翩公子。他小时候也曾经疾病缠身,身子不好。后来皇后请了史神医给他看诊,开了方子慢慢吃着,又教了他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慢慢地身子也就调养了过来。
他身上本来世袭有爵位,加上皇后早年曾拜宁德长公主为干外祖母,有这层关系,庾璟年成为皇帝之后,就把安哥儿放在吏部任职,加上安哥儿自己争气,一连办了几件漂亮的差事,因此如今安哥儿虽然小小年纪,已经官至正五品,这在世家如林的建康来说,也算得青年才俊,年少得志了。
其实两家早有默契。宁德长公主这些年看着沈沅舒日渐长大,对她是越来越满意,她早就想把孙媳妇娶回家去了,不过沈昀和周氏舍不得,这才把她一直留到了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