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连番挑衅

嫡女华第 彩田 10006 字 9个月前

谢纯已然继续道:“咱们也不用一轮一轮的那样麻烦,就干脆一局定胜负,就咱们两个,如何?”他这话说得十分霸气,但是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能反对的。毕竟刚才那么多轮下来,若轮急才,只有谢纯有能力和耶律雁一较短长。

有些老牌名士就算不想让谢纯在这种情况下扬名,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耶律雁看向旻文太子,见旻文太子向他微微点头,就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依谢兄所言吧。”又拱手对高踞宝座上的元帝道:“题目就请皇帝陛下来出吧。”

元帝正想出一个有利于谢纯的题目,谢纯忽然道:“且慢!”他踱着步子从席间走了出来,谢纯也是长身玉立,丰神俊朗,即便没有旻文太子那种精华内敛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气质,可他那种张扬傲岸的气质也极为引人,可说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谢纯一直走到北燕人的席间,看着耶律雁的眼睛,咄咄逼人地道:“陛下的那一柄如意固然珍贵,我却想另加赌注,和你一次赌个痛快,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你要赌什么?”别看耶律雁比谢纯高大魁梧,可是气势上却完全被谢纯压了过去。

谢纯冷冷一笑,叫了一个侍立在旁的太监过来,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那太监听得面色一变,还是下去办了。

不一会儿那太监就端了一个小小的圆钵进来,谢纯示意他将圆钵打开,一片吸气声传来,众人看向谢纯的目光都像是看鬼一样。

沈沅钰坐的远看不到那圆钵里装的是什么,不过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那里头装了满满一钵蝎子。

都是活的。

沈沅钰不由一阵无语,这个谢纯,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无法无天。

就听见谢纯朗声说道:“这最后一局,谁若是输了,不但要当众给赢的那人下跪磕头,还要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些活蝎子全都吃下去。”

沈沅钰听了谢纯这些话,心中微微一动。这个耶律雁的诗文风格婉转华丽,能做出这种诗文的人,内心应该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物才是,而这样的人,往往胆子不会太大,谢纯是看透了他的性格,故意用这个吓唬他,以便在决胜局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谢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绞尽脑汁做诗文,又能发现耶律雁的弱点,这份洞悉入微的本事就叫人不能不动容,更何况能在瞬间就想出这么个主意来,这等才智就绝对不能小觑了。

果然耶律雁听到这里已经脸色发青了。他是典型的表里不一,外表粗豪内心柔弱,若非如此,也不会那般仰慕中原文化了。他最怕的就是蛇虫鼠蚁之类的,看见这些活蝎子在圆钵里爬来爬去的,他就觉得一阵反胃恶心,差点把刚才在宴席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谢纯心中大定,冷冷道:“若是阁下没有这个胆子和我赌,我也允你弃权,不过有一样,从今以后,你就再也休提作诗两个字了。这次为了显示公平,也不比我大晋一方出题,就叫旻文太子殿下出题吧。”

耶律雁已经答不上话来。

旻文太子暗暗叹息一声,大晋虽然气数已尽,但是门阀世家之中依然人才辈出,这个谢纯,当真了不得。

沈沅钰能够想明白的事情,他自然也早就想得清楚明白了。

他淡淡对耶律雁道:“耶律雁归席吧。这一阵,我们认输了。”耶律雁神智已乱,带着那么大的负担参加比赛,根本就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准,就是硬着头皮参加了也是必输无疑。何不大大方方认输呢?

说起来,耶律雁不过就是有些急才,而谢纯不但诗写的好,更是聪明绝顶,懂得因势利导,这份才智耶律雁拍马难及,输给这样的人,并不冤枉。

谢纯锐利的目光和旻文太子一对,口中哼了一声道:“算你识相。”这才施施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元帝大喜过望,哈哈大笑道:“谢太傅真是养了一个好孙儿!”

谢涵连忙谦让。元帝便叫张士德亲自将那一柄准备好的玉如意送到谢纯的手上,谢纯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众人不由一阵议论纷纷,不明白何以比的好好的,旻文太子忽然认输,要知道刚才耶律雁和谢纯可是一连几轮都是不分胜负的,就算真的比下去,北燕也未必就会真的输。

明白这其中关窍的,除了旻文太子和沈沅沅,只有几个最聪明的人了。他们看向谢纯的目光变得或激赏或忌惮。

而新安公主等几个少女看向谢纯的目光更是充满了崇拜。刚才旻文太子风头无两,光芒盖过了大晋所有的男子,如今谢纯总算抢回了一点儿风头。

只不过谢纯对她们那种崇拜夹杂着爱慕的眼神没有丝毫回应而已。

耶律雁归席,文比这件事总算过去了。众人正自松了一口气,就见北燕的席上又站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沈沅钰是认识的,正是上回在洗笔阁,一直陪在旻文太子身旁,让她有种淡淡压迫感的那个中年男子。

那人走到大殿当中跪了下来,朗声道:“太子府果毅都尉夏侯元参见大晋皇帝陛下。陛下,宴席开了这么久,一直是以歌舞助兴,南朝的这些歌舞虽然好看,但是却不符合我等的胃口,请皇帝陛下允准,让在下舞剑一场为诸位助助酒兴如何?”

听到夏侯元三个字,三皇子庾璟年等了解内情的人全都面色微变。

这夏侯元在北燕也是大名鼎鼎,乃是北燕第一剑术宗师,北燕第一武学高手,有传言,他也是天下第一高手。没想到这等人物也被旻文太子搜罗到了麾下,甘心替他卖命。

庾璟年等人还知道,这个夏侯元实际上是旻文太子的贴身侍卫长,如今一直忠心耿耿地护侍在旻文太子身边,为他挡了不知道多少次明枪暗箭,想要杀死旻文太子,首先就要从夏侯元的尸体上踏过去!

沈沅钰就知道,挑衅还没有结束。旻文太子是铁了心地要给大晋涂抹眼药水了,打掉了大晋老牌贵族的傲慢和尊严,才好和他们合作,才好和他们谈条件。

刚才那一阵,表面上是大晋赢了,可是实际说起来,北燕一个胡族政权,把大晋逼到了那个程度,谢纯甚至动用了心理战术,算起来,输的到未必是北燕呢。

元帝明白归明白,可他却不能拒绝。

他还要大度地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看看夏侯大家的绝世剑术吧!”

夏侯元再拜道:“谢陛下。”

这样的宴席是绝对不允许佩戴武器进入大殿的,夏侯元得了皇帝的允准,派手下将自己的佩剑取了过来,夏侯元挽了一个剑花,说了一声“献丑了”,就在大殿中央舞起剑来。

好在这凌霄殿的地方足够大,在中央辟出的场子来足够夏侯元闪转腾挪,用来舞剑是绰绰有余了。

沈沅钰不懂得武功剑法,但是夏侯元的这一套剑法舞下来,也看得他惊心动魄,他的剑法说穿了就是一个字:快!

他的剑势如同奔雷闪电一般迅疾,绵绵密密又如同长江之水一般后劲无穷,到得后来,沈沅沅只看见一团雪亮的剑光,根本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了。

沈沅钰暗暗咋舌,这到底得快到什么程度。

舞到精彩之处,旻文太子身边的一个侍从忽然站了起来,从酒席上抄起一坛子酒,猛地向夏侯元泼了过去,众人惊呼之声一片,只见一阵水花四溅,所有的酒水都被夏侯元用剑挡了回来。

夏侯元趁势收住剑势,双手一抱拳,朗声道:“献丑了!”

席间响起一阵吸气的声音,只见夏侯元全身上下干干爽爽的,竟然没有一点酒渍,沈沅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难道不是魔术?这世间,难道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武功?

庾璟年和三皇子对视了一眼,脸色全都变得十分难看。

三皇子低声问庾璟年:“你和他相比,如何?”

庾璟年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夏侯快剑,果然名不虚传。”他两人都得过名师的真传,就算在整个大晋,也算得上是数得上的高手了,比起夏侯元仍有段不小的差距。

他的目光看向沈沅钰,沈沅钰正与王菁说着什么,显得颇为亲密,竟然没有看见他。谢纯的目光就有些阴沉了下来。刚才他可是看见了沈沅钰和庾璟年的互动,沈沅钰那样的笑容,可从来没有对他谢纯展露过。

这一点,连沈沅钰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谢纯的心就微微沉了下去。再看向庾璟年的时候目光就有几分不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目光习惯于追逐着那个淡定从容的女子,想要将她护持在自己的羽翼下,一辈子不受委屈。那个女子是他的,别人,谁也别想抢过去。

正在这时,就听见通传太监在外头传禀道:“皇上驾到!皇后驾到!旻文太子驾到!”

大殿一时间静了下来。就见皇帝携着皇后的手慢慢地走了进来,后头跟着一身华服,神采飞扬的旻文太子慕容圭。

大殿里一瞬间安静了片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旻文太子的身上,很多千金小姐甚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旻文太子确实是不负众望,只要他在的地方,不管什么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变成陪衬。

自从旻文太子走进大殿之中,庾璟年的双目之中就射出慑人的精光,目光就像是黏在了他的身上一样。上次在司州上了旻文太子的恶当,在骑兵的对战中输给了他之后,庾璟年一直把那当做奇耻大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从旻文太子身上讨回这笔债。

旻文太子也看见了庾璟年,冲他微微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三皇子就扯了一下庾璟年的胳膊,有些酸溜溜地说道:“这就是旻文太子,我瞧着他的皮肤比女人都白都细,这种人真的能上阵厮杀?”

庾璟年一直把旻文太子当做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对三皇子道:“我在司州的时候和他较量过,单打独斗,他的武功不在我之下。”

三皇子不由一噎,庾璟年的武功有多高他自然清楚,喃喃道:“这小子到底是怎么生的,怎么天底下所有的好处都叫他一个人占尽了。”

旻文太子并不理会底下的议论纷纷,而是缓步上前对着高高坐在御座上的晋元帝行了一礼道:“大燕国太子慕容圭参加大晋皇帝陛下!”

只是行礼,却没有下跪。

见皇帝而不跪,大晋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感到了羞辱。

元帝的脸上就是一僵。不过随即便挥了挥手手道:“旻文太子千里迢迢来到我大晋,来者是客,来人赐座!”

就有小太监在御座丹陛的下方摆上了桌椅,旻文太子正要入座,就听见有人高喊一声:“且慢!”

从文官的席位上走出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看官服的样式补子应该是个正五品上的官员。

旻文太子便站住了脚,微笑地看着他,“不知这位大人有何指教。”

那人朗声道:“太子殿下,北燕自八十年前立国以来,一直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自诩,殿下身为北燕太子,见到我大晋的皇帝陛下却不行叩首之礼,请问殿下,您这是哪门子的礼仪?”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他早就猜到了大晋人会因为这一点而发难。因此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不知大人姓甚名谁,身居何职?”

那人道:“吾乃御史中丞萧成。”

“我看萧大人你是弄错了一件事。”

萧成一愣:“我弄错什么了?”

“皇帝陛下乃是大晋的皇帝,并非是我大燕的皇帝,我身为大燕的储贰,要跪也只能跪我大燕的皇帝,元帝陛下虽然是我尊敬的皇帝,可与本宫却互不统属,本宫又有什么理由向陛下下跪呢?”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虽然天下三分,为晋、燕、魏三国,但我大晋继承晋武帝法统,乃是名正言顺的汉人正朔,你们大燕国充其量不过是蛮夷小邦,以鲜卑胡人立邦,见到我汉人正统天子,有何理由不跪呢?”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道:“萧大人看起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难道没有听说过先闲天人感应之说吗?若天子违背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昔年晋惠帝痴呆低能,贾后控制了皇帝之后倒行逆施,终于导致八王之乱,大好的江山一片涂炭,后来虽然昭帝在建康依靠士族重新建政立国,却终究是内部纷争不断,受到各方面的牵制,无力北伐,说句不客气的话,大晋终究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众人皆是一片哗然,殿内的文武大臣们全都恶狠狠地盯着旻文太子,恨不得用眼神在他的身上烧几个洞出来。

旻文太子却是不慌不忙,面上丝毫惧色也无,仍旧侃侃而谈道:“……反观我大燕,自从八十年前鲜卑慕容氏的先祖建国以来,先后打败了匈奴、氐族、羯族、羌族等几个政权,攻克了并、秦、雍、凉等数州,版图之大已经不在大晋之下。到我孝文皇帝即位,废除严刑峻法,以德治教化治理天下,对内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对外建立府兵制,接连打败北魏的侵扰,老百姓安居乐业,吃得饱穿得暖,甚至有宁做‘燕狗’不做‘晋人’的说法。请问萧大人,大燕和大晋,到底是谁更加顺应天命呢?”

旻文太子侃侃而谈,条分缕析,将那萧成批驳的体无完肤,最关键的是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不容辩驳的事实。旻文太子卓立于大殿正中,那般的神采飞扬,女宾席上,尤其是没有出嫁的少女们,无不被他的风采所慑服,眼睛里已经冒出两颗红心了。

萧成一阵哑口无言,最后只得道:“鲜卑慕容乃是胡族,竟然妄图染指我中原江山?”拿出了胡汉之争来说话了。

旻文太子淡淡一笑,遥遥对着元帝行礼道:“请问皇帝陛下,颍川庾氏的祖先可是可以上溯到周朝的厉王?”颍川庾氏即是晋室皇族。

元帝不知道旻文太子是什么意思,不过这话却又不能不回答,只得道:“正是。我颍川庾氏乃是周厉王子孙,后迁居颍川,到了晋武帝终于打下这样一片壮美河山。”

旻文太子道:“如果我所记不错的话,周厉王生母乃是大月氏的胡女,这样说来,周厉王也算是半个胡人,我这话没有错吧?”这是明明白白记录在史书上的,在场众人谁也不能反驳。

太子庾邵恒道:“这怎么能相同,我颍川庾氏自从西汉迁居颍川以来,历经几十代的繁衍声息,早已彻底汉化,不论血脉,文化还是习俗,都与汉人无异。而慕容氏刚刚脱离茹毛饮血的阶段,凭什么和我们相提并论?”

旻文太子微笑道:“太子殿下说得极是!所谓民族,所谓汉胡,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一群人生活在一起日子久了,有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这也就形成民族,汉族也好,鲜卑也好,并没有什么不同。你们颍川庾氏可以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彻底变成汉人,而我们鲜卑慕容氏就不可以?”

“可以告诉众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接受汉化,推行汉制,哪怕现在还及不上汉人的文化水平,可总有一天,我们能成为和你们一样的,毫无分别的人。更何况,有谁规定了,中原江山就必须由汉人继承?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这普天之下,莫非只有你们汉人才能坐江山?既然你们自诩为正统,那么你们的东西两京现在都在谁的手里?你们有有否真正组织过一次北伐?”

最后这句话说得太狠了。东西两京,只得是长安和洛阳,曾经的大晋皇都,如今一个在北燕手里,一个在北魏手里。这些年大晋也有不少皇帝和权臣,高喊着北伐北伐,可那也是提高自己威望和实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大晋在建康立国之后,从未组织过一次卓有成效的北伐。

满朝文武,上上下下,包括皇帝在内,无不脸上发烧。

庾璟年只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他腾地一下立起来,“我庾璟年有生之年,必带领大军,攻破长安,重新夺回两京!”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庾将军初生牛犊不怕虎,有这种志向是好的!”暗暗讽刺他有心无力,这番话不过是胡吹大气而已。

元帝看向庾璟年的目光却是充满了欣慰。有志气就是好的,就怕只顾着争权夺利,连最后的一点血性和志气也没有了。

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旻文太子口才如此了得,这么多人对付他一个,还被他说得哑口无言,落在了下风。尤其他对典故十分熟悉,元帝不想他说出更难听的话,便对萧成道:“萧爱卿你退下吧。我大晋与大燕份属兄弟之邦,两国皇帝相见以平礼相见就是,旻文太子殿下是大燕国的储贰,见了朕不跪就不跪吧!”

又对旻文太子道;“太子殿下,请入座吧!”

旻文太子就对着元帝行了一礼:“皇帝陛下通透贤达,在下谢过陛下赐座。”仍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丝毫不因为刚才胜了一局而有丝毫的骄矜之态。

皇帝心里也是十分郁闷,待旻文太子坐定了,就吩咐开宴。

一时美丽的宫娥穿梭往来,奉上各色宫廷御膳,美味佳肴,宫廷的乐师和舞女们也纷纷上场。觥筹交错间,一派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之感。

沈沅钰还是头回参加这样的场合,一时之间有些目不暇接,不过她如今晋封为县主,日后参加这样宫廷御宴的机会想来还会有很多。

沈沅钰看见旻文太子以一人之力将众人全都驳倒,心里不知道是该替这位老乡高兴好,还是替自己的国家担忧好。

正在这个时候,沈沅钰就觉得有人拉了拉的衣襟,回头一看,只见自己的身后站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儿。那孩子看着瘦瘦小小的,穿着刻丝的小袍子,头上戴着束发金冠,打扮得周周正正,一双大眼睛乌黑清亮。

他冲着沈沅钰叫了一声:“钰姐姐!”

沈沅钰就笑了起来。这就是宁德长公主的孙儿安哥儿。这样隆重的场合,宁德长公主自然不会不出席,她想让孙儿见识见识旻文太子的风采,便把安哥儿也带来了。

安哥儿今年其实和沈沅舒一般大小,今年已经十岁了,可是因为他自小身子弱,加上男孩子发育的晚,所以他身量不高,看起来比沈沅舒还要矮上不少。

宁德长公主这个干外祖母不是白认的,沈沅钰时常到长公主府去看望宁德长公主,陪着老人家说说话,宁德长公主待她也是极好,一来二去的就和安哥儿熟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