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淳妃娘娘当年进宫的时候,他也是见过一面的,瞧着普普通通的,不是特别的漂亮,谁能想到,会有今日的造化呢?
别的不说,就说她替皇上先后生下了二皇子,三皇子和二公主,这得有多大的福分。
“既是淳妃娘娘所托,我往后也关照着点儿,指不定跟着淳妃娘娘这姑娘往后有什么造化呢。”
王太后和恭太后在清和宫起了争执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
众妃嫔各有心思,但同样都觉出了庆寿宫的太后娘娘这是摆起了太后的架子。
也难怪,王太后会这么生气。
若是有个人,大半辈子都在自己跟前伏低做小,一下子却是踩到了你的头上,心里头会是多么的不舒坦。
王太后此时,怕是悔不当初。若是当初她将恭妃除去,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
所以说,这宫里头,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
庆寿宫
恭太后坐在软榻上,喝着宫女递过来的茶,唇角带着一丝笑意。
“奴婢恭喜太后,太后终于是出了一口气。”
这些年,太后的委屈她都看在眼里,她恨不得那些委屈她替太后受了。
“哀家和她相处了这些年,还是头一回见着她这般。她看哀家的眼神,恨不得将哀家撕碎了。看着她生气的样子,哀家这些年的气儿,终于是顺了。”恭太后想着方才在清和宫发生的事情,和身边的许嬷嬷说道。
“奴婢知道,奴婢只是不明白,太后您为何要先离开清和宫。”
明明,自家太后才是皇上的生母,底气自然更足些。
“她毕竟是先帝的皇后,哀家却只是个妾室,这一点,到哪儿都改变不了。”
“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就是要留她在清和宫,让后宫的人看看,她王太后是如何的强硬跋扈。”
许嬷嬷伺候了恭太后多年,听太后这么一说,哪里还能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太后英明。”良久,许嬷嬷才道。
“今个儿在清和宫,你可看清了曹大人的女儿。”
“奴婢瞧着,曹无双相貌虽一般,可气度却是不凡的。”
听着许嬷嬷的话,恭太后点了点头。
“哀家留那曹无双的牌子,也不光是为了哀家,哀家是为了皇帝。”
“有曹魏在朝堂上一日,王氏一族就睡不了安稳的觉,哀家等着王氏一族大厦倾塌的那一日。”
转眼就到了采选的日子,因着采选,皇宫各处一片热闹的景象。
参加采选的人很多,最后被带到秦姝和安贵妃面前的却只有四十个。
经过秦姝和安贵妃挑选,能见着两宫太后和皇后郭氏的,只有二十一个。
这日,秦姝和睿哥儿、仪姐儿玩闹,银杏从外头进来,走到秦姝跟前回禀道:“娘娘,方才在清和宫,两位太后起了争执,恭太后先离开了。”
听着银杏的话,秦姝愣了一下,眼中露出一抹诧异。
自打楚昱泽登基,恭太后和王太后一直都能和睦相处,今个儿,是因何事起了争执?
“奴婢打听到,是恭太后留了御史曹大人之女的牌子,惹得王太后不满,当场就发作了。”
御史曹大人?曹魏?
这个曹魏秦姝是知道的,前些日子,他还参了户部尚书王庭崇一本,事情闹的很大。
王庭崇,便是王太后的父亲,虽年事已高,却深谙为官之道,楚昱泽登基后,他大肆铲除异己,俨然有权臣之势。
曹魏参他贪墨枉法,买卖官职,利用职位之便,收取诸多贿赂。最后,楚昱泽下旨,将王庭崇罚俸三年。
恭太后这一次留下曹魏之女的牌子,无异于在众人面前打了王太后的脸面
秦姝虽然诧异,却也觉着在情理之中。
先帝在世的时候,恭太后就在王太后的手下伏低做小,仰人鼻息。
如今,二人同为太后,平起平坐,恭太后自是要将心中多年的怨恨发泄出来。
“曹魏之女可是那日身着青萝色宫装,头上插着翠玉簪子的那个?”
“娘娘记的不错,是叫曹无双,当时娘娘好生看了她一番,就留下了牌子。”
秦姝回忆了一下,脑子里突然就出现了一个人影。
曹无双,虽得了这国色无双的名字,相貌却只算得上清秀,难得的是一身的从容之态。
谁会想到,这曹无双还未进后宫,就惹得两宫太后起了嫌隙。
“交代下去,让下头的人好生照顾着,别让人折辱了她。”秦姝想了想,朝银杏吩咐了一句。
“娘娘,您为何对那曹无双如此用心?”银杏听着自家娘娘的话,眼中闪过一抹诧异。
自家娘娘性子清冷,最不爱管这后宫的闲事,怎么这一回,却是对那曹无双另眼相待,还让人好生照顾着她。
“本宫只是觉着御史曹大人的女儿,不该被人作践了,再有,就是本宫看她比较顺眼。”瞧着银杏眼中的不解,秦姝开口解释道。
银杏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此次采选,所有经过一轮一轮挑选,最后到了两宫太后和皇后面前的秀女,都住在景秀宫。
秀女冷如玉见着从清和宫回来后曹无双依旧平静的面孔,眼中闪过一抹嘲讽。
装什么装,她就不信,她心里头不害怕。这些年,她最看不惯的就是她这副出了什么事都处变不惊的脸,好像,她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似的,生生让人觉着低了她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