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吃醋

楚昱泽看了她一眼,不紧不慢道:“也不知道,当日是谁见了孤,站都站不稳的。”

听着楚昱泽的话,秦姝不禁有些脸红,刚进宫的时候,她确实是很怕他。谁让他成日都摆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谁见了能不害怕?

见着银杏拿着披风走了过来,秦姝连忙道:“殿下就不要取笑婢妾了。”

她那样,分明是怕在银杏这个贴身宫女的面前失了脸面。

楚昱泽被她逗的哈哈大笑,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只让银杏伺候着秦姝披上了披风。

这一穿上,倒真觉出几分暖意。

“多谢殿下。”秦姝看着楚昱泽,感激道。

秦姝最大的优点,就是该说好听话的时候绝对不会藏着掖着,也不会觉着不好意思就不说了。

她一早就发现了,对付楚昱泽这样的男人,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倘若他今天送了她披风,她却连谢都不谢上一句,怕是往后他都不会送她什么好东西了。

这世上的人,哪里有不爱听好话的,更何况,她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从不作假。

这一点,楚昱泽一定也看了出来。

听着秦姝的话,楚昱泽眼中的笑意愈发的浓了起来,只说道:“你喜欢,就披着,孤那里还有好多。”

秦姝听着他的话,唇角一直往上翘,她能得到他如此恩宠,实在是难得了。

只可惜,这男人不是她的。

秦姝只遗憾了一下,就回过神来。

“殿下,婢妾听说刚进宫的韩氏可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殿下可见过了?”

听着秦姝的话,楚昱泽满意的勾起了嘴角:“怎么,姝儿难道是在吃醋?”

这话从楚昱泽嘴里说出来,秦姝一点儿都不觉着意外,当下只笑了笑:“殿下可别会错意,婢妾怎么会吃醋,韩氏生得好相貌,是她自个儿的福气。”

虽说是不吃醋,可这番话又哪里是不吃醋的样子。

楚昱泽盛了一碗汤,放到秦姝面前,随口道:“放心,孤再怎么宠她,也不会越过你去?”

楚昱泽说的随意,可秦姝却从她的话中听出了几分认真。

她抬起头来看了楚昱泽一眼,认真道:“婢妾听说那韩氏可是镇国大将军的次女,虽然是个庶女,却是当正经小姐教养的,殿下不用顾忌着婢妾。”

秦姝虽然不懂朝堂之事,却也知道镇国大将军的地位。

楚昱泽若是想要顺利登基,这镇国大将军可是很大的助力。

听着秦姝的话,楚昱泽愣了愣,良久才说道:“你难道不知,镇国大将军的嫡女,便是二弟的正妻。”

这些年,在楚昱泽的努力经营下,皇上并没有给二皇子封王。

只是,让他迁出宫外,修建了府邸。

如今,皇上将镇远大将军的次女指给了楚昱泽当选侍,不知道皇上心里头打着什么主意。

都说帝王心思难以捉摸,秦姝算是体会到了。

怕是这番用心,连楚昱泽甚至是蒋贵妃也捉摸不透。

韩氏从屋里头出来,就朝曹氏点了点头,回了自己屋里。

虽然两人之前采选的时候住在同一处,可如今韩氏的地位可不是曹氏这一个淑女能比的。

曹氏见着韩氏离开,心中暗怒,只觉着韩氏仗着自己身份高,是故意在给她难堪。

她二人一同进宫,又被指给太子殿下,不管怎么说,,这些日子的情分不是假的,韩氏怎么能连话都不说一句,就走出去了。

曹氏心里委屈,她满心欢喜进了东宫,却没想到,太子妃是个厉害的,昔日的“姐妹”也端着身份,不再和她亲近了。

曹氏从未想过,之前在院子里韩氏和她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人或多或少都要说几句。

纵是这样,也不过是面上的交情,哪里就能称得上姐妹之情呢?

曹氏这样,分明是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韩氏的傲气。

韩氏虽然只是将军府的庶女,可也是自小在主母的身边长大,那通身的气度,可不是谁都能学来的。

她哪里,会将一个小小从六品官员的女儿放在眼中?

曹氏心中暗恨,却没有办法,只能匆匆忙忙跟了出去。

殊不知,这一幕早被院子里的宫女禀告给了太子妃郭氏。

郭氏听了,眼中闪过一抹不屑:“本宫就知道,那曹氏小家子气,成不了什么气候。”

“娘娘说的是,方才过来的时候,老奴就瞧了出来,老奴只是不明白,娘娘为何对那韩氏这般客气。”还赏赐了她一只镯子,那羊脂玉镯,娘娘已经戴了好长时间了。

孙嬷嬷心里不明白,按说韩氏长得这般狐媚,娘娘心里头哪能高兴。

听着孙嬷嬷的话,郭氏一哼:“她一个庶女,哪里配得上本宫与她客气,本宫只不过瞧着她是个有造化的,从旁指点她而已。”郭氏说着,视线落在站在那里的孙嬷嬷身上,若有所思道:“嬷嬷可明白本宫的意思?”

孙嬷嬷伺候了郭氏多年,一听这番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娘娘的意思,是想让韩氏为娘娘所用?”孙嬷嬷试探着开口问道。

听着孙嬷嬷的话,郭氏点了点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凭韩氏的相貌,迟早都会得宠的,她一得宠,得罪的可就是王才人和秦氏。秦氏倒也罢了,王才人背后可有皇后撑腰,到那个时候,韩氏是何境地可想而知。而本宫,就是要让她成为本宫的人。”

“姚氏是个不中用的,本宫身边可不能没有个可靠的。”

孙嬷嬷听了,了然的点了点头,面上却闪过一抹担忧:“娘娘难道不怕她日后”

孙嬷嬷的话没说完,可意思却是明白的。

有郭氏的帮衬,再有韩氏这样的相貌,韩氏想不得宠都难。可若是韩氏心大了,成了第二个常氏,那就不好了。

当年常氏可是仗着自己的恩宠让自家娘娘失了脸面,可别因着娘娘心善,最后却养出白眼狼来。

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郭氏拿起茶盏看了站在那里的孙嬷嬷一眼,徐徐道:“韩氏若是个聪明的,就会来投靠本宫。她读了那么多的书,岂会是白读的。”

听郭氏这么说,孙嬷嬷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心里隐隐觉着不知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只好暂时咽了下去。

“娘娘,老奴派人打听过了,昨个儿康平公主已经带着如月郡主回了南边儿了。”

自家娘娘惦记着寿康宫的事情,她这个当奴才的自然要时时刻刻注意着。

只是没想到,康平公主会带着如月郡主离开,要知道,太后对如月郡主的宠爱可是实打实的,比起对蕙姐儿好出不知道多少,倘若如月郡主呆在太后身边,让太后亲自教养着,日后怕是个更有造化的。

孙嬷嬷是个聪明人,琢磨了一夜,就想出了缘由。大概,是因为康平公主并不是太后的亲生女儿,而是抱养的以故宁太嫔的孩子。

不是亲生,再怎么得宠总也会有些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