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点了点头,视线在她身上打量了片刻,见她恭顺地垂着头,衣着装扮也是很普通的那种,眼中倒是多了几分笑意。
“怪不得连皇上都说你规矩,可见这宫里头的规矩是学得不错。”
秦姝诧异了一下,才想到那日大殿上,皇上好像是说过那么一句话。
原话好像是:倒是个规矩的。
见秦姝面露诧异,郭氏笑着说道:“起来吧,你年纪还小,用不着什么话都琢磨。这宫里头什么都好,就是规矩多,难免拘束些。”
秦姝谢过,这才站起身来。
郭氏扫了秦姝一眼,微微笑了笑,转头对身旁的嬷嬷道:“去拿一碟芙蓉糕过来。”说着回过头来对秦姝柔声道:“咱们一边吃点心,一边说会儿话,你也不必拘束。”
秦姝点了点头,心里头哪里不知道吃点心是其次,主要还是在说话上。
这么一想,秦姝就有些忐忑不安了,郭氏虽处处透着和气,可能顺顺当当坐上太子妃这个宝座的,哪里会单纯想着和她说会儿话。
郭氏吩咐身边的宫女给她赐了座,又说:“听说你家里是在南边儿,来宫里可还习惯?”
又说:“若有什么不习惯的,尽可说给本宫听听。殿下平日里忙,甚少管后院的事情。”
秦姝小声地回了话,一来一回,心里的紧张自然少了几分,不过每说一句话,还是要在脑子里转一转,免得一不小心得罪了郭氏。
才说着,就听外头一阵急急忙忙的脚步声,有个宫女掀起帘子进来,禀告道:“娘娘,殿下过来了。”
这里能被称作殿下的,只有太子一个,秦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忙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无法遮掩的紧张和局促。
郭氏细细打量了秦姝片刻,这才笑着责备道“真是孩子气,你既进了东宫,哪里需要避讳着。”
说话间,外头就传来一阵请安声:“奴婢(奴才)见过殿下。”
郭氏站起身来,笑着迎了上去。
秦姝跟在她身后微微松了一口气,方才她若不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郭氏心里头还不定怎么想呢。
“妾身给殿下请安。”郭氏才走到门口,便有人掀起了帘子,一个身材修长,周身透着一股超出年龄威仪的男子走了进来。
秦姝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跟在郭氏的身后跪了下来。
秦姝跪在地上,双手紧紧握着,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儿。
继苏元香被封为昭仪,崔宝珠和穆锦华被封为美人后,王佩徽竟然出乎意料的被封为了太子才人,紧接着就轮到了秦姝接旨,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她也和王佩徽一样被指给了太子殿下。
秦姝一动不动的盯着地上的青砖,心里祈求老天一定一定要把她指给太子。不然,她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
耳边传来太监尖细并略有些刺耳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秦氏性行温良、端庄淑睿特赐为太子淑女,钦此!”
直到那太监的最后一个字落下,秦姝这才松了一口气。
“秦淑女,接旨吧。”
“民女谢皇上隆恩。”秦姝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这才举起双手,接过了圣旨。
有了这道旨意,秦姝心里头是真的松了一口气,对她来说,能去伺候太子殿下无异于是逃过了一劫。
送走了传旨的公公,站在院子里的几个女孩儿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相处了。
可不是,先不说崔宝珠平日里自视高人一等,如今竟然屈居苏元香之下,成了一个小小的美人,心里还不定怎么憋屈呢。单说秦姝这里,这几个月来她和王佩徽相处不多,几乎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这一下子,就要一块儿去伺候太子了,往后那可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实在感觉怪怪的。
总不能,传旨的公公才走,她们立刻就能转变了身份,分出尊卑贵贱,一口一个美人一口一个昭仪吧,谁都明白端架子端早了只会让人觉着你小家子气。
所以只过了片刻,大伙儿就不约而同的回房了。
转身的时候,秦姝看到穆锦华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的身上,想上前却又迈不开步子,她知道穆锦华有话和她说,可这会儿,她是太子的淑女,她是皇帝的美人,总归是没那么方便了。秦姝朝她点了点头,这才进了自己的房间。
既然皇上的旨意都下来了,宫里办事的效率自然不用说。只过了半个时辰,就有专门的太监领着苏元香三人去了各自的住处。而秦姝和王佩徽却并没有被带走,因为皇后身边的曹嬷嬷过来传话,说皇后娘娘说了,既是去东宫伺候,总要对东宫的事情有所了解,所以,还得让严姑姑教导一日,等明日再送进东宫。
秦姝觉着,这真是太必要了。若是进了东宫还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再费心打听,日子肯定不会很舒心。
平心而论,这曹嬷嬷来的可真是时候。
严姑姑送走了曹嬷嬷,就回来给她二人讲解东宫的规矩。
与之前不同,这一回秦姝和王佩徽是坐在桌前,而严姑姑是站着的。因为有了皇上的旨意,她和王佩徽就是主子的身份了。严姑姑说,宫里头没有奴才讲话主子也跟着站着的规矩。
秦姝心中感慨,却不得不承认严姑姑是按着规矩来的。
一个下午的时间,秦姝从严姑姑的口中知道了好些关于东宫的事情。
比如,东宫的那位太子殿下就是当今圣上的长子,生母是恭妃娘娘,而恭妃娘娘原先只是圣慈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后来有幸得皇上宠幸,才得以诞下皇嗣。
比如,如今的东宫除了太子妃郭氏以外,便只有一个姓常的选侍,和一个姓姚的淑女伺候着,这些人中,只有太子妃生了嫡长女。严姑姑说,太子身边伺候的人,是极少的,想来也是皇上为何要将她二人指进东宫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