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陈玉华回来换防,守备换了盔甲,提枪离去。陈玉华安静了这些年,也颇有些眼力见儿,见气氛怪怪的,就先走过来抱起易儿,笑着问道:“今儿又画了几幅银杏啊?你母后可曾夸你进步了?”
魏瑾见状道:“德妃娘娘戎装在身,怎好抱二皇子,还是赶紧放他下来吧。”
“无妨,”我笑了笑,“兵戎枪甲才能彰显男儿本色。德妃女中豪杰,闲来无事让易儿耳濡目染一些也好,省得他将来只会在院子里画画,百无一用。”
魏瑾温和一笑,道:“娘娘这话,就是怪罪末将教坏了您的孩子了。”
“有什么不好的?”陈玉华清爽一笑,“男孩儿活泼好动,我瞧着易儿若能沉下心好好做些磨练性子的事,未尝不好。侯爷你说是不是?”
魏瑾自然称是,我不觉抿嘴失笑。陈玉华这爽朗的脾气,天生就是将帅风姿。在军中统兵这些日子,她的心情日渐舒畅,女儿豪迈的一面愈加展现。
魏瑾又是领兵之人,言谈举止也不拘泥,同陈玉华自然能合得来。但是她同魏瑾交情发展之快,却令我咋舌。当晚乍见,陈玉华还对魏瑾颇有戒心,言辞间犀利刻薄。不想这才一月工夫,她竟然还开始偏帮魏瑾。我瞄了一眼魏瑾,他貌似温和无害的面孔下,实则手段恐也不少。
守备家中的杂役,大部分都去军中帮忙了。我们日常的饮食起居,少不得自己打点。这会儿功夫快到傍晚,我和陈玉华在院子里纳凉,魏瑾自去厨房简单煮些饭菜。
“今儿我在城防时,剑南那边来了一个信使,带来了陛下圣谕,”陈玉华偏头看向我,道,“难道你就没一点兴趣?”
我冷笑连连:“他的谕旨也配谈一个圣字?你只管说吧,我倒不知道他还打算下什么昏聩的旨意。”
陈玉华仰天看去,微微一笑,说:“这信使其实就带了一封口信,说是要接你和孩子们去剑南。他还说萧琰准备往蜀中撤退,让你带着孩子,快些赶去。”
我凝眉问道:“那这信使如今身在何处?”
陈玉华手中玩弄着一枚银杏叶,耸耸肩说:“传了口信他就走了,我也没留他。”
我心中更是不觉动了怒,手掌猛地拍在扶椅上,道:“他连护卫我起码的将士都没前来,这意思莫不是让我和孩子孤身过去?还是让近襄侯这边压缩兵力,腾出人手护送我?”
我托魏瑾为我寻乳娘的事,他很快就办妥了。他又不知从何处调来了几个兵士,或替我洒扫院落,或替我生火做饭。我统统都把他们送了回去,魏瑾听说后,也便由着我做主。
天下已经是这个形势了,城门外辽兵虎视眈眈,将士们征战还来不及,怎能分心帮我做这些琐事。我自己身为女儿无用也罢,再拖累军情,就实在是不识大体了。
战事绵延着,一月之内,辽兵对暄化和凉河发起了数次猛攻,都无果而归。对于暄化我还不太担心,这里城墙牢固,驻军皆是精英。但是哥哥那边兵多却尽是空架子,粮草不济帐篷还不足,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撑住的。
趁着这段时间,大齐分散的各部互通消息。萧琰及皇贵妃郭氏、懋妃梁氏、婕妤马氏、容华赵氏以及贵人花氏都陆陆续续追随萧琰到了剑南。皇五子昭定、皇六子昭殊也皆随母如入剑南。近襄侯夫人萧氏,也由一队兵马护送到了项党,然后辗转到了剑南。乱军当中,娇嫔吴氏以及良媛杨氏被杀。余者皇族宗亲,百官家眷,或死或失踪,已难追查。
几场仗打完,双方都有不少负伤的士兵,军情由烈火灼油演化为互不侵犯。暄化城毕竟是个小城,伤兵一多,难免屋子不够,不少士兵让出房屋睡榻,露宿街头。
我忖度着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将就,就告诉守备让他把我们居住的地方空出来,倒还能住上十几个人。守备略想想,也就答应了,把我和孩子们都接入了他私人的府邸。
陈玉华自进入暄化城后,日夜随着魏瑾和守备统兵,片刻闲暇也无。而等战事稍微安定下来,魏瑾、她和守备轮流值守,才有些闲工夫。
而我连续几日在守备家中发现了魏瑾和陈玉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敢情他们两人,也都住在守备家中。只是因为从前战事紧急,他们无暇回来休息,所以才没见过。这下子守备家中当真热闹,仆役不算,每日差不多都有三个大人和三个孩子挤在同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指不定谁就踩了谁的脚后跟。
院子里种着一棵百年银杏,这个时候银杏叶已经泛黄,似乎是镶了一层金边。易儿似乎很喜欢这些银杏叶子,时常在银杏树旁捡地上的落叶,然后趁着我们不注意,悄悄夹在守备的藏书中。他那一双小眼睛滴哩咕噜的转着,明显是不想让守备发现。而守备察觉之后,也并未多说什么,反而选了几本有趣浅显的图志,给易儿翻看解闷。
魏瑾发现之后,偶尔无事就拿来笔墨,教易儿画画。易儿在这方面天性不错,画了些时日,形态就已经很逼真了,只是意趣稍欠。我这样点评,他又不乐意,非缠着我让我施展两手和他比比。
“母后总说我画的不好,那不如母后画一幅,也让我们看看有多少意趣。”易儿左手牵着魏瑾,右手拉着守备,冲我狡黠一笑。
我不觉失笑,这个孩子年纪不大,倒懂得拉拢同盟。他一句“我们”,直接把魏瑾和守备算作他那一头的,而我竟少不得依他,露一手应战。
提笔蘸墨,刷刷几下,纸上已有银杏树大概形状,树干纸条用浅淡不一的墨色营造出稀疏远近。换了一支微管狼毫,我又勾勒出细碎枝叶。再稍加修饰,添些小小零碎,简单的一幅银杏图,也便有了模样。
易儿惊得目瞪口呆:“母后,你好厉害呀,竟然还会画银杏。”
我不以为意,搁下画笔,说:“这有什么,京城中未出阁的大家闺秀,谁人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若说会画些梅兰竹菊,山水人物,自然不足为奇。只是银杏图少见,就连末将都是试了好几次,才略微能画出些神韵。而娘娘提笔而就,看这熟练程度,倒像是常画。”魏瑾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