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曾经错过(番外3)

崔氏玉华 沈芳好 9505 字 9个月前

而李济民这里,果然如他自己所言的那样,连着好几日都没去宣肃殿办公,只每日陪在车芷兰身边看顾她,车芷兰身子本来就没什么大毛病,如此精心呵护之下,很快便好了,李济民便马上去求了崔皇后,而后便带着车芷兰到城外皇庄上去消散了。

车芷兰一进皇庄就不由笑了,这皇庄里供他们两人休憩的内院里,正中的竟然不是那常见的庭院花园,而是一个陈列着各式兵器的,煞有介事的小小演武场。

李济民前两日都一直借着闲聊问她会些什么功夫与兵器,车芷兰也没隐瞒,便说自己最擅长使鞭子,这鞭子是祖父的秘传,父亲不但教授了几个兄弟,也没拉下车芷兰,按照她父亲的说法,除了力气上差些,倒是车芷兰比兄弟们更得这鞭术的精髓。除了鞭子,她还会三节棍与双剑。李济民听了,一边夸赞自己老婆真是巾帼英雄,眼珠却滴溜溜乱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如今一看这演武场,车芷兰便自然知道了他的心意,一条镶宝黑金蟒鞭和一条朱红缠金丝长鞭分别挂在了那架子上最显眼的地方,而三节棍与一对碧水剑自然也早放在了那里。

车芷兰以前在定州的时候,行动规矩与这京城的淑媛实在是相差甚远,别说随意出入家门了,那扮上男装随兄弟们到军中戏耍也是常有的事情,如今在东宫拘束了大半年,看到这满院的家伙事儿,怎么会不手痒呢。

她仰脸冲李济民灿然一笑,便进屋去换了短打装束,而后便依着自己兴致,挨个取下兵器演练了起来,在车芷兰先将一对碧水剑耍出一片耀眼青光的时候,李济民便开始连声叫好,而最后,等车芷兰左右手分别将两根长鞭取到手里,同时挥舞起来,一黑一红两条金蟒于这小院上空交缠飞舞,迅如闪电般的抽打着落叶纷飞、花瓣散落,那李济民与围观诸人嘴里的喝彩之声便再没有任何一丝敷衍了,一个个的,尖叫着差点喊破了喉咙。

欢呼声中,车芷兰微微喘息着收了鞭子,李济民哪里还忍得住,也不顾四下站着的宫人与内监,上前便一把将车芷兰抱了起来,不过他久未习武,身子一闪就向一旁踉跄了两步,旁边诸人都是唬了一跳,车芷兰也连忙紧紧揽住了他的头颈,李济民却丝毫不觉扫兴,站稳身形后便笑眯眯的将车芷兰抱进了正房。

一进了内室,李济民便在车芷兰面颊上用力亲了一口,而后就埋在她耳边喃喃低语道:“芷兰,我好高兴,我之前从未想过能娶到你这样特别的一个太子妃”

这之后几日,李济民要么陪着车芷兰在皇庄里策马闲逛,要么鼓动着她耍刀弄剑,还时不时在园子里找些清幽的地方两人坐下了对饮倾谈,至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夫妻间的敦伦之乐更是少不了的,故而等到要启程返回东宫的时候,别说车芷兰,就连那李济民也是颇有些不舍仙境的感觉。

不过经过这几日的休整与散心,车芷兰心神均是振奋了许多,刚回东宫的那一晚,待李济民睡熟了过去之后,她忍不住撑着头,借着床头朦胧的灯火,仔细端详起了枕边这人的清俊容颜。

沉睡中的太子殿下,看着似乎越发青稚了些,车芷兰记得自己初见太子的那一刻,心中便只有一个念头,这传闻中的温润君子,未免也太过显小了些吧,他虽然细腰乍背,身形修长,但无论是那清澈如水的眼神,还是白皙如玉的面庞,都彰显着他的尊贵身份背后无限优渥的生活和未经磨砺的心性。

之后在长安城呆的久了,车芷兰也明白了过来,那并不单单是太子殿下一个人的问题,怪只怪她之前都多是与那些军中的莽汉在打交道,还不太习惯这京城贵公子的风姿罢了。

可此刻再看着李济民的睡颜,想着他对自己毫无保留的热切与赞赏,想着他为自己所做过的点点滴滴,两人之间那份陌生与距离,似乎早就在慢慢消融于无形之中了。

睡梦中的李济民忽然翘起嘴角一笑,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高兴的事情,车芷兰看着,也不由自主跟着浅笑起来,她缓缓俯下头就想去亲吻他的额发,此时寝殿外突然传来了宫人起夜微微的轻响,车芷兰动作一滞,便赶紧翻身躺下了,脸上却不由飞起一朵红云。

第二日,车芷兰一早便去了膳房,说要给太子殿下做道点心,这宫人们都被她唬了一跳,要知道宫里贵主说要给圣人亲手做吃食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她们所谓的亲手,只不过是到膳房来一趟指点两句,看着宫人们动手罢了,哪有像太子妃车芷兰这样,是从和面开始,从头到尾,扎扎实实的烤出了几个苦豆子脆饼来的。

不过这日,李济民并没吃上车芷兰所做的饼子,他被圣上与皇后传召去了大明宫,不知道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一直商议到用过晚膳还未回来,等回了东宫,李济民便直接宿在了正殿,并没回丽正殿歇息。

车芷兰也并未在意,她现在反正也空闲的很,第二日便又去膳房做了饼子,那苦豆子是北疆特有的调料,而那新烤出的饼子又是焦香扑鼻,她便忍不住先尝了半个,心中想着,也不知道那太子殿下是否会吃的惯这种怪怪的味道呢。

可一直等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李济民却派人传话回来说,他今日歇在宝香殿了,请太子妃早些歇息,不用等他了。

饶是车芷兰对这宫中的规矩不算特别熟悉,听到这宝香殿三个字也是一下呆住了,那地方是东宫一处小偏殿,车芷兰依稀听人说过一句,那里似乎住着几个曾被太子殿下宠幸过的宫女,因为身份低微,也因为有宠无孕,又没有任何一个能得了太子殿下另眼相待的,便一直在那里住着,并没给任何份位。

车芷兰身边的掌事嬷嬷见她一下青白了面色,连忙上来小声禀道:“启禀娘娘,听闻昨日圣上与皇后娘娘那边宣了一直给太子殿下问诊的刘提典,而后便从含凉殿送了两个宫人到那宝香殿去”

车芷兰脸上似乎只有片刻的失神,而后便马上恢复了常态,她面色平静的冲那老宫人点了点头,说了声:“知道了。”

李济民在宝香殿连宿了三晚,车芷兰仍按着之前的习惯,每日都命膳房做些太子殿下喜欢的酸甜糕点到宣肃殿去,李济民也每次都会派人传话回来以示嘉许和谢意,顺便询问太子妃这一日的起居情况。

到了第四日用晚膳的时候,李济民便回了丽正殿,他见了太子妃显然十分欢喜,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闲话,车芷兰也是行动如常,一板一眼的伺候他更衣用膳,李济民也习惯了她于人前的清冷性子,并未觉的异常。

到了夜里,李济民也没有求欢的意思,两人依偎着躺下,李济民思索了片刻便对她说道:

“前几日父皇与母后问起咱们子嗣的事情,又命刘提典给我请了脉,按着太医院的提议,母后便给我安排了两个宫女子,今后我大概会按着太医院的定的日子,隔段时间去她们那里几晚,以便太医院研判,那两个人你不用去管,只让她们都住在宝香殿便是了,对了,明日母后那边大概会另外派太医过来给你也瞧瞧,今日早些歇下吧。”

李济民说完见车芷兰只轻轻的应了一声,连忙揽着她的肩头柔声安慰道:“芷兰你莫担心,咱们大婚不久,父皇他们不过是按着宫里规矩操办而已,咱们一定很快就会有子嗣的!”

车芷兰听了,便侧过脸看着他点头笑了笑,轻声说道:“芷兰明白,殿下也早日歇息吧。”

等夜色深了,听着身边那人绵长的呼吸,车芷兰对着那绣着鸾凤和鸣图案的大红帐顶扯着唇角轻笑了一下,心中竟然有几分庆幸,还好醒悟的及时,否则自己岂不是差点就犯下蠢不可及的大错

过了两日,那刘准看着太子妃命人送来的宫制的酸枣糕,想了想问那丽正殿的大内监道:“前阵子我不是听说太子妃亲手给殿下做了什么饼子吗,怎么不见送来?”

那内监本就与刘准相熟,便笑了笑说道:“听膳房说,是粗糙的民间吃食,还放了什么稀奇古怪的调料,估计太子妃娘娘自己也觉得拿不出手吧”

刘准听了一笑,也未再追问什么

延和十七年十月末,东宫。

太子妃正在丽正殿起居间内查看着她与太子殿下大婚时候所收的礼品单子,她要按照各府勋爵官职的高低分别整理出来,马上要过年节了,到时候也好根据礼单子和亲疏远近分别回礼。

大多府上送的礼都是中规中矩的,不过其中也有几户特别亲厚些的,比如定国郡公李纪府上,除了送了玉山和整匣子东珠等常见的贺礼外,还有不少北疆带回来的五彩织毯和镶宝弯刀等稀罕玩意儿,这样的人家,回礼的时候便要特别留心了,总也要另外添些花心思的玩意进去的。

这些事情,车芷兰做起来并不十分的困难,她虽在北疆小门小户里长大,但母亲早逝,从七八岁上开始,一家子老小男人的衣食住行便由她开始操心了,于安排庶务上自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和办法,这东宫的宫人都是尚宫局统一安排的,一开始的时候,对这东宫的新主多少存了些看热闹的心思,不过经过了几次较量之后,也大多知道了这太子妃并不是个好糊弄的,便纷纷老实了许多。

车芷兰已经看了大半个上午,不免有些头眼昏花,她伸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正想叫宫人进来替自己换了茶后起来走走的,殿外突然传来了通报之声,而后,她身边的一个大宫人便小步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

“启禀太子妃娘娘,太子殿下命正殿的内监送了城北老张家的糖葫芦过来,娘娘现在可要用些吗?”

车芷兰一愣,前两日她和太子殿下闲聊的时候,李济民便一个劲的问自己在北疆的时候,有没有常常惦记着这长安城里的什么事物,车芷兰当时半响也没答上话来。

其实,车芷兰祖父被流放边疆的时候,她还并未出生,只有在两三岁的时候,曾随着母亲辗转着回了长安城外祖父的家里探访过一回,那次是外祖父的寿辰,车芷兰虽小,却依稀知道母亲是想就此把她留在长安外祖父府里的,但最后显然没能达成心愿,母亲在外祖父府上过的并不愉快,几乎是夜夜垂泪,回到定州不久就病了,而后再也没好起来。

所以车芷兰对长安城其实并无什么留恋之情,不管是是祖父当年被贬出长安也好,还是身为侯府小姐的母亲病亡定州也好,都是他们全家常年回避不谈的伤心事,可面对一脸赤忱想要讨好自己的太子殿下,车芷兰当时只好硬着头皮想了半天,才勉强说出了一个糖葫芦来。

此时,再看着面前这一大盘各式各样的糖葫芦,车芷兰不由苦笑了一下,她想了想,便拿起一串糖浆上挂了芝麻的,咬下一个来尝了尝,结果先是被外面厚厚的糖衣给齁到了,又被里面的山楂给酸了牙,只吃了一个,便不敢再多吃了,连忙叫人拿下去收起来了,她六岁的时候祖父和母亲先后过世了,正是家里最艰难的时节,也不知道是吃喝上缺了什么东西,她的牙就没换好,至今吃不了太酸甜的东西。

用过了午膳,车芷兰仍又看了半天的礼品单子,饶是她速度颇快,估计要把这些都理出来,还是要三四天的,这眼看年节就在前面了,她也不敢再拖延下去了。

其实车芷兰知道,其他府上,这样的事情是不用当家主母来做的,要是换了任何一个长安城的贵府小姐入住东宫,身边总会有两三个识文断字的得力人能做这些杂事的,可车芷兰身边确实没人可用,她在定州的时候身边是有一个丫头和嬷嬷服侍的,但嬷嬷在那场战乱中意外死了,那个丫头年龄还小,又是个呆笨的孩子,车芷兰并不敢将她带到京城这种地方来,走之前便将她安排在定州一户农家当女儿了。

如今她身边的掌事宫人和大小宫人都是尚宫局派来的,那掌事宫人干脆是皇后娘娘命人直接送过来的,说起来都是好意,是娘娘将自己身边得用的人派来伺候她,车芷兰自然只有磕头谢恩的份,但除了让那掌事宫人调理管教东宫新进的小宫人们外,车芷兰也不敢太过劳动她。

车芷兰一开始的时候,也试着挑选了一个看着行事颇为稳妥的宫人来帮自己,初时做的还不错,后来却发现她做事情突然慢了下来,车芷兰便也没吭气,只在暗中观察了她一阵子,这才发现她应该是在默默的记忆自己让她整理的东西,估计当日回去便会偷偷记录下来,也不知道是送到去了哪个地方。

车芷兰也没声张,这个情形她之前也料到了,并没有特别的生气,只是找了个借口将她打发了,而后,她又想着去找李济民要几个人,可事有凑巧,还没等她开口,那日李济民身边的大内监刘准正好患了伤风,李济民晚上回来便随口向她抱怨了几句,说是自己手下没几个可信的人好用,车芷兰心里正好有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出言安慰他,李济民抬头看着车芷兰的神色,一时间气氛便有些尴尬了起来。

那时候,殿下与崔皇后的感情还十分不错,每日他去含凉殿请安,母子两个都要单独说上好一会儿的闲话,于其他的事情上,崔皇后也都做的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东宫已经开府了大半年,太子太子妃两个主子却连可用的下人都没几个,这话一说明白了,大家的脸上都难免有些难看。

这样一来,车芷兰便干脆耐下性子,将这些事情统统都揽到自己身上来慢慢打理,所幸东宫如今人口简单,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她干脆封了几个不常用的殿所,以减少自己打理杂务的负担。

车芷兰望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便重又看起了礼单子,等她看完了李氏宗亲的,日头也有些偏西了,车芷兰不喜欢别人贴身伺候,便自己伸手在后腰上捶了起来,还没捶几下,外面宫人却突然通报太子殿下进来了。

李济民风风火火大踏步进来,上前一步便将要起来行礼的车芷兰扶住了,朗声一笑问道:

“怎么样芷兰,你最喜欢哪个味道的?”

车芷兰本来就正有些头晕脑胀的,被他这么劈头一问,愣了好半天也没反应过来,李济民脸色一下沉了下来,车芷兰这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看着李济民的样子,她也没有多作解释,只微笑着点头说道:

“妾身吃了个裹芝麻的,挺甜的,挺好吃的。”

李济民微皱了眉看了她一会儿,脸上的神色很快慢慢缓和了下来,随即又问道:“他们都买了哪些口味的回来,拿上来给我瞧瞧!”

身边伺候的宫人听了,连忙将那一大盘糖葫芦都捧了上来,李济民一眼看过去,见只有那一串被吃掉了一个,眼神顿时一黯,不过他面上丝毫不显,仍是兴致勃勃拿了几串糖葫芦分别尝了尝味道,而后笑着摇头说道:

“幼时被嬷嬷们看管着不许多吃糖,偶尔从皇伯父那里得了一个糖葫芦,便觉得简直如仙果般的美味,怎么如今吃着,只觉得甜的齁牙,可见人都是这样,得不到的,便总觉得是千般万般的好。”

李济民嘴上虽然这么说,仍是拿了那串被车芷兰吃了一颗的,津津有味的将剩下的全都吃了。

夫妻二人用好了晚膳便双双去沐浴了,刚到日夕初时,太子李济民便携着车芷兰要往床榻上去,车芷兰不由一呆,她与李济民两个是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又急着要孩子,平日里自然多有雨云欢好,但是为了保重身子,他们在司闺的劝导下,房事从来都是很有规律的,昨日他们二人才刚刚同床过,一般情形下,李济民并不会连着求欢,今日这是怎么了?

心里虽有疑问,车芷兰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忤逆太子殿下,她顺从的任由李济民将自己放倒在了锦被上,又重重的压了上来,床前烛火散着黄暖的光,红鸾帐内,李济民今夜似乎特别躁动,上面反复噬咬着车芷兰的樱唇,身下更是大动不止,饶是车芷兰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也是耐不住嘤嘤出声,李济民一听,忽然就叼了她柔软的唇瓣,狠狠咬了下去,车芷兰痛的轻叫了一声,眼角本能的浸出一点泪来。

李济民却丝毫也没有疼惜她的意思,越发狠狠的压了下来,简直快要把她整个人都给折断了,又伸出舌头顺着脸颊将她滑落的泪水舔了个干净,而后突然伏在了她的耳边,一声声发狠的问道:

“太子妃车氏,你可心悦孤吗,你心里可有孤吗,你说,你说给我听”

车芷兰不由挣扎着侧头去看他,却见那张平日里温和儒雅的面孔此刻涨得通红,五官也扭曲狰狞,看着竟别有些异样的魅力,而随着他一声比一声高的厉声追问和一下下的进攻,车芷兰早已经是连气也透不过来,转瞬便陷入了无边的虚幻境界,等她再悠悠醒过来的时候,李济民已经趴伏在她身上不动了,只是伸手紧紧的将她箍在了自己怀里

又过了几日,李济民在宣肃殿与狄成等人商议朝政,却是屡屡走神,狄成发现了,便斜脸去偷偷看了看立在一旁的大内监刘准,刘准与他对视了一眼,便缓缓的冲他点了点头。

狄成心领神会,便趁着一个间隙,主动提出此事他还未思虑清楚,想回住所去再好好钻研一番,李济民丝毫也没责怪他的意思,马上便答应了,等狄成等人一出去,李济民便吩咐刘准摆驾去丽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