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赶路

崔氏玉华 沈芳好 4386 字 9个月前

小六子推门进来,手里小心的捧着一块洁净的青色麻布,上面放着些鲜艳的金红色小果子,玉华她们都是多日没吃到过水果了,此时一见,都是忍不住暗暗咽了咽口水。

“这沙枣是北疆特有的小果子,虽然不大,可味道酸甜,颇能生津解渴的,夫人您先尝尝吧。”,小六子也察觉到两人的渴望,忍着笑连忙介绍起来。

那些小果子显然是已经被小心擦拭干净了,皮子虽然皱巴巴的并不光洁,但颜色却实在鲜亮可爱,玉华连忙捻了一颗放进嘴里,这果子没有多少果汁,果肉味道却极为浓郁,玉华连声赞叹,又让阿蛮也赶紧尝尝,等那阿来与阿去两个也听到动静进来以后,这一小捧沙枣顷刻间便给她们消灭干净了。

等她们几个咂巴着嘴巴意犹未尽的时候,那阿来才突然叫了起来:“小六子,你手上这是被什么划的伤痕,一道一道的这么多!”

小六子本来正笑眯眯的看着她们几个笑闹,听阿来叫起来了,才连忙将手缩回了袖中,玉华便问是怎么回事,小六子开始吞吞吐吐的还想隐瞒,见玉华沉了脸,才急忙解释道:

“启禀夫人,这沙枣荆条上有些小刺,只是划了些小痕迹而已,一会儿便看不到了。”

玉华命阿蛮上前去查看,阿蛮心细,不但看了小六子的双手,还将他衣袖撸起来将胳膊也一并看了看,结果发现他胳膊上也有不少细细的血丝,小六子一边着急一边害羞,连忙挣扎着从阿蛮手里逃了开去,手忙脚乱的将自己衣袖整理好了,阿来与阿去两个在一旁看了,都是咯咯的偷笑了起来。

玉华见他这样子也是既好笑又心疼,连忙板着脸教训道:“看你这样子便知道这沙枣并不好采摘,否则也不会留到现在等着咱们了,这等解馋的小玩意吃一回也就行了,你下次可别再去摘了。”

“启禀夫人,小六子从小长在这里,知道这沙枣长在哪里,采这些并不费劲的,夫人千万别担心,接下来路上会越来越枯燥,难得有些小果子吃,也省的夫人烦闷。”,小六子见玉华担心自己,急忙解释道。

“你这是又打算把我的话当做耳边风吗?”

玉华说着瞪了小六子一眼,小六子却并不害怕,只在脸上堆起一个讨好的笑来,冲着玉华嘿嘿傻笑着不做声,他生的标致,做出这副傻样不但不讨厌,看着倒比平日里稚气讨喜了几分。

自从上次玉华将小六子教训了一顿后,这小六子行事明显变了许多,每日寸步不离的跟在玉华身边伺候不说,那言行间的关切与爱戴,更是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到了这陇右道境内后,他更是日渐活泼精神起来,阿来阿去虽不知道原因,却也都感觉到小六子与她们亲近了不少,他们三个小的叽叽喳喳伺候在玉华身边,倒是帮她化解了不少旅途的疲累。

又接连赶路了两三天后,这日午后,他们的车队就慢慢往荒僻的小路上拐了出去,玉华正在暗自猜测,那李纪已经策马来到了她车子旁边,翻身上车后告诉她说,今日便终于要到和薛延陀人汇合的地方了,之后他们的行程便可以放缓些了。

见玉华一下子松了一口大气,李纪不由笑出了声来,柔声问道:“这几日赶路累坏了吧,过来,我帮你捏捏肩膀。”

说完,李纪便将玉华拖到了自己的身前,玉华开始还一边挣扎一边说阿蛮每日都有替自己推拿的,可待李纪一双大手在玉华肩头缓慢而有力的揉捏起来,她喉头不由自主的,便发出了一声痛楚又舒服的长叹。。

79_79695玉华心头大震,猛然回头去看立在她身后的李纪,见李纪并不说话,一双墨色眼眸深沉不见底,只缓缓的、郑重的冲她点了点头,玉华眼中一热,眼前顿时就有些看不清楚东西了,她用力眨巴了好几下眼睛,才又重新回头去挨个的,仔仔细细的打量起那些牌位来。

果然不出所料,玉华很快便又找到了程小妹、王六根、王满福等三人的名字,和程平与阿克木西林古丽两个名字一样,这几人的名字也都是混乱的掺杂在其他灵牌当中,并没有挨着放在一起,程平的牌位和另外一些程姓灵牌并排而列,仿佛只是某个不知名的程姓家族中的一员。

而阿克木西林古丽的名字,则放在左侧供桌的最外侧,旁边摆着的也都是一些回鹘或者薛延陀族人的灵牌,他们今天到的地方已经算是进入了北疆的地界,胡汉混杂居住的情况本就常见,若是外人看了,定会以为这是被汉人同化了的回鹘人在祭奠自己的祖先。

玉华怔怔的看着母亲的灵位,眼睛一眨也不眨,多少年了,她从没能光明正大的把母亲的名字写出来过,就算是上次和师傅坦白自己的身世时,也只将母亲的回鹘本名悄悄的念给了师傅听。

“阿克木西林古丽阿克木西林古丽西林古丽,最甜美的花多,最受宠爱的小女儿”,玉华嘴里低低的、反复的轻念着

李纪就立在玉华的身后,眼见她身前有一颗颗的泪珠砸在了地面上,便上前一步,扶住了玉华的肩头,将她轻轻向旁边带了一步,伸手指着一块灵牌说:

“五娘,你可知道这个是谁?”

玉华此时泪眼朦胧,人也有些迷迷糊糊的,顺着李纪的手指看了过去,只见在一片李姓牌位中间,有一块灵牌上写着“李刘月莲”简单的四个字。

“这是我的生母”,李纪低声说道。

玉华一愣,回头看着李纪问道:“为何连你的母亲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承受你的香火祭拜?”

玉华出嫁前也曾向顾氏询问过李纪的情况,讲到李纪生母的时候,顾氏只简单说这是朝中忌讳,反复叮嘱玉华千万不要向李纪提起此事,别的并没有多说一句,而她嫁入新昌坊后,不管是与李纪摊牌之前,还是之后,也从未听李纪提起过他的生母。

此刻李纪听玉华这样一问,便轻轻笑了笑说道:“我生母刘氏,乃是那郑太后的亲外甥女,当初是郑太后一手做主给我父亲赐婚的,郑太后一直十分忌惮我父亲,生怕他结了强大的姻亲,会对皇伯父的宝位造成威胁,包括后面续娶的顾氏,也是郑太后做主定给我父亲的,那顾氏家族早已败落,大概连郑太后也没想到顾家这两个女人能有这般的手段吧,郑太后一党被清剿的时候,我生母一族也遭了灭门,他们本就是依靠郑氏的小氏族,消亡的倒比郑氏族人更加干净”

玉华听李纪这样解说了才有些明白了,想来也是,以那卓王的才略与本事,定是那郑太后心头的一个大大隐患,又怎么会让他随意娶亲呢,而当今圣上李盛,却是郑太后以为被自己牢牢捏在手心的,所以才主动替他缔结了崔氏这样的高门氏族,没想到最后却反倒死在了崔氏一族的手上。

“其实,我从小便与我亲娘并没什么接触,她生我的时候便亏了身子,一直卧病在床,我父亲大约也不喜欢她,从小便将我放在乳母身边抚育,很少让我去见她,我那时候还小,也隐约知道父亲不喜欢我提母亲二字,可却还是一味执拗的想要与她亲近,直到她病死了,直到那顾氏进了府说实话,我如今也想不太起来我那亲娘长的是什么摸样了”。

李纪说到这里,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一时间,这小小的庙宇之内,除了座上的观音娘娘满目慈悲的俯视着众生,便再无其他声息了。

又过了良久,两个默立的人才又对视了一眼,李纪柔声对玉华说道:“那边案几上已经备好了香火,去祭拜下你娘亲与师傅她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