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步枪、插板式简易防弹衣、重管狙击步枪、单兵火箭筒、钢制城市作战盾牌、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被直升机部队投送进上海市区的保护伞前锋部队士兵已经武装到了极致,而和他们对敌的日军,却还是老一套。上海市区被沸腾的枪炮声彻底淹没,多数上海人都躲在家中忐忑不安,只有少数上海人缩躲在街角或是高处,小心翼翼的观望战局。
令所有观望战事的上海人感到奇怪的是,被直升机投放进市区的保护伞前锋部队并没有跟日军死战,而是选择了带着日进在市区里游斗。可就是这样,日军的伤亡却在不停增加着,而保护伞前锋部队控制的区域却在不断增大。到了午饭时分,保护伞前锋部队控制的区域已经扩大到五分之一市区,而上海日军已经出现超过3000人的伤亡。
驻防上海的日军已经焦头烂额,他们所承受的伤亡不仅仅来自市区的游斗,还有来自码头的舰炮轰击。2个小时之后,一直游弋在码头区的登陆舰终于有机会靠岸,大批南亚仆从军士兵涌上码头,并向市区发起进攻。“没有章法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没有章法,日军也就只能跟着我们的节奏和我们打混战,我们的目的是最大化的杀伤日军有生力量,混战自然是最好的应对办法。”
远在重庆的卓飞给出如此的解释,令军政部那班大佬们无言以对,可他们也无法反驳卓飞给出的解释。目前,上海日军已经失去海上优势,又被保护伞飞行队干掉航空部队,跟日军进行混战似乎也不错,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手下的士兵。中队突然对上海实施进攻,得知此事的日本内阁不由得大惊,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想失去上海。
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上海守军已经面临着被团团包围的境地,部署在上海外围的帝国部队同样遭遇攻击。日本内阁立即向上海发去密令,要求在上海的日本领事策动租界董事局向进入市区的中队提出抗议,试图用这种手段为上海日军赢得时间。
“告诉他们,这里是交战区,如果不想死,就马上离开这里。”保护伞前锋部队的士兵根本不吃这一套,再说他们大多是以连队规模在市区展开行动,最高指挥官也不过是个连长,一个连长做出的承诺,似乎日军也不敢相信。外国人试图干涉进攻的事情被一级一级上报到了卓飞手里,卓飞立马做出回应,被日本人忽悠来保护伞前锋部队这里来的几名租界董事局成员被马上扣押起来,不顾这几名租界董事局成员的抗议,保护伞前锋部队顺势进入上海租界,而他们的军事行动却一点也没有减弱。
“不用理会这些日本战俘,你觉得他们还有回家的可能吗既然不能,他们也就没有办法把我们的火箭弹秘密泄露出去。”分配到飞机航母上工作的地勤们并没有有意遮掩为战机补充空对地火箭弹的过程,即使他们的工作场地距离那批被关进铁笼子里的日军战俘不过几十米。
麦克豪森手下的水兵多来自美澳联军,可飞机航母上的那些战机地勤人员却来自保护伞,如果是跟日军有着深仇大恨的美澳联军士兵,或许会对稻田福山他们怒目而视,而保护伞的地勤却不会那样,因为保护伞的人已经习惯了日军是他们的手下败将。被一群地勤给无视了,听得懂英语的稻田福山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悲哀,自己一个堂堂的帝国海军少将居然被一群地勤给无视了。
麦克豪森早已经无视了战俘中还有一个日军中将,此刻的麦克豪森正在听手下军官们的汇报,他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把手下的水兵们分散去缴获来的日军战舰上去,至少要保证这些日军军舰能够安全的进入杭州湾停泊。麦克豪森已经收到来自杭州湾的电报,虽然不知道杭州湾的日军是如何被干掉的,但麦克豪森知道此事一定跟自己的老板有关。
麦克豪森带着临时拼凑起来的舰队还没有离开马来海域,已经返回重庆的卓飞便给悄悄运动到南昌一带的保护伞部队下达指令,要求他们在当地的配合下向景德镇方向继续移动。事实上,在默克尔指挥战机群袭击日军南海舰队的时候,一路北上的保护伞部队已经汇通当地驻军越过黄山出现在绩溪镇一带。
杭州湾日军基地遭遇袭击,舟山雷达站被摧毁,这就是给保护伞部队的行动信号,所以麦克豪森在接收日军南海舰队之后,才会收到杭州湾已经被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电报。枪炮声还未停息,满是硝烟的杭州湾遍地尸体,被调来配合作战的直升机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不是使用速射机枪配合作战,便是要把受伤的士兵运送去后方的急救所。
靠着直升机的强火力配合,100名侦察兵加上当地的三支游击武装,硬生生抗住了过千日军长达三小时的进攻,直到大批援兵赶到,杭州湾的战斗才渐渐弱下来。“我们胜了。”海面上出现舰队的那一刻,一直不敢放松警惕的侦查兵们终于欢呼起来,有了舰炮和直升机的联手助战,他们已经不惧怕任何日军的进攻。
和卓飞一样,蒋介石也给部署在江浙一带的下达指令,要求他们无条件配合保护伞部队作战,并抽调精锐部队向上海靠拢。没有人会认为这又是一次伤亡惨重的淞沪会战,因为新军部队在东北的表现,民众们渐渐对恢复了信心,再加之政府的刻意引导和宣传,至少被调北上的士兵不再害怕和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