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形势大好

“德国有优于欧洲各国的武器装备,有完善的兵源体系,逼降法国之后,德国便又多了一个可以随时获得军用物资补给的来源。在土地面积上,德国不如苏联,可若是论及部队的战斗力,苏联人恐怕不是德军的对手。西方人居安思危的能力比咱们东方人要强,眼见着德国的崛起已经无法阻挡,英美两国一定会极力游说苏联参战,毕竟苏联人口众多,有着几倍于德国的兵源。”

卓飞说到此时,蒋介石才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不禁点头赞道,“这就是所谓了美国人出枪出钱,苏联人出兵的道理了。”蒋介石这话来源于当初英国大使跑来南岸别墅对国民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好处。按照卓飞刚才的那番解释,英国人当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由英国政府出枪出钱,由中国政府出兵南下作战,只不过在卓飞的嘴里,换成了是苏联人出兵打仗。

“我现在就怕苏联人不参战,欧洲彻底打成一锅粥了,对咱们的终极计划才最是有利。”卓飞这才把自己已经命令缅甸土著部队进入泰国境内的事情告诉给蒋介石。“眼下就是我们的好机会,我就希望菲律宾的美军能坚持的时间久一些,这样我们就能拿下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只要把他们和缅甸连成一片,整个南亚,我们就已经控制了三成。”

“日本人的海上力量有大半都在忙着往美国本土运送地面部队,我收到的情报,日军登陆美国西海岸的三个师团在墨西哥军队的配合下已经控制多个城市,并且利用当地的工业设施开始生产武器弹药。日本内阁已经被美国本土的战事蒙蔽了双眼,他们甚至认为这是日本融入欧洲的最好时机,所以他们一再的对美国增兵,力求控制更多的城市和地盘。”

硕大的世界地图被摆在桌子上,卓飞随手抓起一支毛笔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为蒋介石讲解起来。“我的独立军已经控制东吁,并从帕桑这里开辟出一条进入泰国境内的通道,目前被独立军封堵在仰光一线的日军可以先放一放。我会先督促大批的缅甸土著部队从帕桑进入泰国充当前锋开路,随后抽调出两个独立军师紧随其后。一但独立军的机械化部队可以通过帕桑进入泰国,独立军就会趁势在泰国展开全面攻击。”

卓飞手中的毛笔在地图上比划出一个圆圈,在他画出的这个圆圈里,不但有缅甸和泰国,还有老挝、越南和柬埔寨这样的小国。“等到山下奉文解决干净菲律宾的美军,独立军早就已经完成对这几个国家的进攻,然后,我们会在马拉西亚和山下奉文进行一到两次会战。我能肯定的说,就凭独立军现在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山下奉文的南进兵团根本不会是对手。”

独立军的前锋紧追日军不舍,一直蹬着独立一师按下了东吁,卓飞才把汇总好的缅甸战况上报到了重庆。只用10天时间,就从腊戌打到了东吁,重庆的一众高层们对于独立军的战斗力很是吃惊。得知独立军已经实际控制整个缅北,一直龟缩在印度境内的英军获悉中队已经把日军封堵在仰光一线之后,便急三火四的准备重返缅甸,只是英国人的举动却没有得到卓飞的允许。

同样急三火四的还有美国政府在重庆的大使,山下奉文指挥的南进兵团已经打进菲律宾,美国布置在菲律宾的军队正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英两国大使都认为南下缅甸的中队表现尚可,他们希望国民政府继续向缅甸增兵,以求对南亚境内的其他日军部队形成威逼,迫使山下奉文的南进兵团回身迎战。

重庆高层岂能看不出英美两国打的如意算盘,可是在联合政府内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此事不易得罪美英两国,所以,卓飞被再次召唤回重庆。“石家庄拿下来了”再见政府高层们,卓飞就只问了一句话,便让那些亲欧派们闭上了嘴巴。用独立军南下缅甸迎战日军,是为了腾出更多部队在国内作战,连自己家里的日军都没有解决干净,就着急上火的帮着外人去打仗,这不是不想自己家好了还是什么。

“人家犹太人也不是傻子,如果没有好处,谁能平白帮着咱们打仗。日本人都打到美国本土去了,英国人也天天挨着德国人的炸,咱们现在也拿不到他们的援助,干什么还要跟他们客客气气的咱们现在是中国民国,不是满清时代,不用看着欧洲人的脸色过日子,我个人认为,还是各扫门前雪吧,咱们自己国内的日军都还没解决干净吧,美国跟英国的事情关咱们什么关系。”

卓飞的回答很是明确,就是也跟不想淌这趟浑水,况且独立军是属于保护伞公司的独立武装,并不受国民政府的指挥。“咱们手里能打的部队就只有那么区区几支,现在的紧要事情是抓准时间先解决国内的日军才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现在都是些只玩嘴皮子的,只说好听的却拿不出实际的好处来,等什么时候,他们说的那些好处都拿来了,咱们再商量往南边增兵的事情好了。”

卓飞的这些话说的已经算是有些露骨了,高层中自然有人对卓飞的态度表示不满,但蒋介石和两人不表态,其他的人说的再多,卓飞也都选择了无视。卓飞的终极计划只是告诉给了高层中的少数几人,对于为什么要用犹太人南下作战,高层中还有很多人不知内情,但他们也知道,政府现在根本抽不出多余的部队南下增兵。

美英两国大使焦急的等待着国民政府的答复,可惜等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国民政府不但不会向缅甸增兵,而且还会在近期内把南下缅甸的部队抽调回国作战。美国人本就没有对国民政府抱太大希望,他们来凑热闹也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棒子瞧瞧,可英国人却不乐意了。眼瞅着南下缅甸的中队已经快要把日本人赶出缅甸了,如此紧要的关头,国民政府怎么能够撤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