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合谋 1

“合法性还有战争理由,如果英国人不顾一切违背这两条基本准则一意孤行还要控制缅甸,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比日军还要强势的反击,说不定他们最后连印度都要被割让出來一块也说不定。”保护伞公司的很多布置都沒有办法向蒋介石说明,在保护伞公司搜集过驻守缅甸英军的资料之后,卓飞对于击溃这些只会混日子的英军早已经不看在眼里。

“那你又怎么保证欧洲爆发战争之后,德国人一定会占据上风,德国的海上力量可是大大不如英法两国,沒有海上优势,德国人便无法进攻英国三岛,只要英国人沒有丢失本土,大可以像我们一样打持久战。德国人积攒下來的战争物资总有用完的时候,而英国有着太多殖民地可以抽调物资和兵源。”蒋介石试图从兵力对比上找出漏洞來,可他并不知道,这些方面正是德国人正在暗自加强的方面。

“德国人正在生产更为强悍的装备和武器,有了我帮助他们从其他国家订购的那些物资,德国人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就生产出來多达百架战机或者新式坦克。虽说战争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人,可武器和装备的精良也不能缺少,面对铺天盖地自己无法击毁的新式坦克,我相信任何与德军装甲部队对峙的军队都会望风而逃。”

“在我离开德国的时候,德国政府已经调集大量情报人员化妆潜入英国,他们将会在英国本地黑帮的配合下,绘制出英国境内最新的地图,如果有需要,他们甚至还可以在地图上标出英国境内所有酒馆的位置和店名。超过5000名训练有素的德国士兵化整为零潜入英国,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潜伏者便是策应大军的火种,一旦大火连成片,我相信,即使英国政府再有能力,恐怕到时候也是无力回天。”

搅局,越乱越好,这就是卓飞这个终极计划的真谛,只有世界格局被这场牵扯甚多的战争搅的彻底乱起來,中国才有真正复兴的机会。卓飞和蒋介石两人在书房里从上午一直聊到中午,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两人继续回到书房,只是这次还多了几个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幕僚。了解过卓飞的终极计划,被蒋介石召來的几个幕僚无不惊奇连连,同时也颇感此计划的宏大。

“各位,这是一次机会,是我们中国人控制整个亚洲唯一的一次机会。如果不能重新恢复中国在亚洲的统治地位,一旦这场战争结束,西方人还会像满清时期一样制定出针对我们中国人的制衡计划。论不就是西方人为了加强他们在亚洲的话语权弄出來的嘛,而且一直标榜自由的美国也一直致力于排华,如果我们现在不抓住机会,也许几十年之后,我们华人便会彻底失去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卓飞的话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沉思,华人在西方国家一直沒有什么地位,尤其在南亚国家更是接连遭受本地土著的清洗。如果卓飞的这个终极计划真的能够成功,那么对于世界华人來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可是要想使这个计划成功,这中间需要付出的艰辛和代价实在太大了。

卓飞一杯咖啡都已经喝完,蒋介石还独自留在书房里沒有出來,宋美龄不免有些担心,可卓飞却似乎已经胜算在手。小说l沒错,他最后孤注一掷拿出來的那个终极计划就是为了挑唆蒋介石,如果能成功挑起蒋介石的雄心,中国就能避免抗战胜利之后的那场兄弟厮杀。那场历时三年的兄弟厮杀,使得太多优秀的中人命丧战场,也使得本就国力低弱的中国变的更加千疮百孔。

卓飞的孤注一掷便是为了点醒蒋介石,外面有着大把广阔的天地,如果能稍稍把眼界向外扩张一些,就能为中国谋來万世的基业。但凡枭雄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抱负,如果说蒋介石最开始的抱负便是按照先总理遗愿统一中国,那么,卓飞现在便是给蒋介石开启了另一条路,一条成就和抱负都不弱于总理遗愿的道路。

半小时之后,蒋介石的贴身侍从官把卓飞再度请去书房,和刚才相比,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多了一份从容与镇定。“坐,再把你的这个终极计划给我说一遍。”沒有闲话和客套,蒋介石和卓飞说话的时候越发的喜欢直來直去,不过这倒是很合乎卓飞的习惯。

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卓飞又把自己的那个终极计划复述了一遍,和上次不同,在卓飞复述计划的时候,蒋介石随时都有可能打断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而卓飞则需要耐心的跟蒋介石一一解释。“就像你说的,那所印制伪钞的印刷厂成了整个计划的前期关键点,有沒有可能把那所印刷厂搬回国内來,如果被德国人发现了印刷厂的存在怎么办,”

“发现就发现了呗,印制假钞的计划是我在希特勒那里备过案的,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印刷厂早已经能够成功印制出伪钞,而我给德国人的期限是至少明年6月前还无法保证印制出合格的伪钞。犹太人都恨死德国人了,为了他们的亲人和同胞,犹太人是不会也不敢出卖我的,否则就会有是百万犹太人为他们的背叛付出代价。”

“就目前而言,印刷厂搬回国内还不现实,有些印刷伪钞必须的东西只有欧洲才有,而且伪钞印出來之后,就必须尽快流入市面套取大量的物资,亚洲距离欧洲太远了,对伪钞的流通会有一定的阻碍。”

“你说德国人会在明年9月发动战争,这件事你有多少把握,”

“德国人发动战争的先决条件取决于他们囤积重武器和物资的速度,克虏伯家族的掌权人穆斯塔夫算是我的朋友,所有德国进口的货物都从不莱梅哈芬进入德国,这两项数据是瞒不住我的。只要仔细分析这些数据,再加上來自德国政府内部的一些小道消息,我们就不难得出德国人发动战争的大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