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斯丁伸长了脖子仔细看着那张地图,虽说达斯丁看不懂中文,但他还是仔细的用手比量着从瑞丽到上海之间的距离。“达斯丁先生,根据我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协议,你的那些同胞到达这里之后,会有一个完全属于犹太人的社区,甚至会是一座城市。那里的一切都将会由你们犹太人自己处理,条规、法律、宗教甚至还有你们自己的护卫队,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由犹太人自己处理,中国政府绝对不会插手犹太人的内部事务。”
卓飞的话让达斯丁腾的一下起身站了起來,先是满脸狐疑的看了一眼卓飞,然后达斯丁的神情开始变的激动起來,嘴里还用卓飞听不懂的话语在喃喃自语着。卓飞并不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所以不会知道他刚才那些话对达斯丁这个犹太拉比造成了多大的冲击,卓飞许诺给犹太人的并不是一个国家,但却是一个由犹太人完全掌控的社区甚至会是一座城市,这对于已经流浪上千年的犹太人來说,实在不亚于犹太人的一次新生。
在波斯帝国统治迦南的200多年中,犹太人享有较大程度的自治,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到了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大军扫平迦南,取代了波斯在这里的统治地位,并由此进入埃及。在希腊统治时期,犹太教曾经一度和希腊文化共存,然而公元前198年以后,亚历山大的后继者们则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接受希腊文化。
犹太人不堪忍受希腊人对他们的政治压迫和宗教迫害,奋起反抗。著名犹太民族英雄马伽比率众武装暴动,并于公元前161年和142年两度战胜敌人,获得政治自由。不过,这段和平岁月沒有持续多久。公元前63年,庞培的罗马大军进入了巴勒斯坦,取代了希腊人在这里的统治。
不久,亲罗马帝国的犹太人希律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并成为傀儡政权的王。希律王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这个地区,以后内乱不断,民众也开始大量外逃,流亡到世界各地。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一劳永逸地消失了。在此后的1800多年中,犹太人不仅沒有政治上的和自由,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成了“沒有祖国的人”。
可是现在,达斯丁却看到了犹太人重活新生的机会,能够完完全全掌控一座城市,这对于苦难千年的犹太人实在太过重要,哪怕这座城市在遥远的东方。达斯丁的反应令卓飞和安吉拉一头雾水,两人皆不知道这个犹太老头子是怎么了,怎么在地图上比量了一阵,就自言自语的不理人了。
拉比有时也写为辣彼,是犹太人中的一个特别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纳赫、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担任犹太人社团或犹太教教会精神领袖或在犹太经学院中传授犹太教教义者,主要为有学问的学者。犹太教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的人。原意为教师,即口传律法的教师。26世纪曾作为口传律法汇编者的称呼。后在犹太教社团中,指受过正规宗教教育,熟悉圣经和口传律法而担任犹太教会众精神领袖或宗教导师的人。
“拉比”一词最初出现于巴勒斯坦地区,意为“圣者”,后來发展为对能够解释律法的人的称呼。只有那些精通塔木德和拉比文学的人并经过多年紧张的学习,在犹太经学院中由德高望重的拉比测试后,认定可以管理社团中各项事务,包括从结婚、离婚等事宜到管理一个犹太经学院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拉比。
从本质上说,古代的拉比是世俗的学者,而不像今天这样是某一个特定的犹太教会堂的精神领袖。正是在学校中,他们锻造和形成了犹太教的文化的和宗教的内容。而在此后的数个世纪中,拉比也首先作为学者在犹太民族的事务中成为了最主要的影响力量。
拉比也可解释为犹太教的贤人。所以耶稣也被他的追随者们称之为拉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宗教地位。拉比身份的取得必须经另外一名拉比的正式任命。在举行安立圣职仪式后,拉比才能获得类似于文凭的证件,并有权做成人的老师。
古代的拉比不领薪水,因而是非全职的。在中世纪,拉比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拉比不再仅仅是世俗的学者,他逐渐成为社团的精神领袖。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拉比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从14世纪开始,犹太社团内部开始出现了全职的职业拉比。拉比作为宗教领袖主持本社团的婚礼仪式,也会得到报酬。
近代以前,所有阶层的犹太人都信奉传统犹太教。近代以后,犹太教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主要出现了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和重建派四个派别。随着犹太教的分化,拉比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拉比的职责范围在不断地拓宽,而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其次,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中的拉比们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进入十九世纪之后,犹太教徒们依然视拉比为权威,视其为律法教师和阐释者,正统派拉比强调的重点依然是犹太教的律法。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比则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題。因为正统派拉比的地位和作用与中世纪的拉比沒有什么区别,拉比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改革派中,而改革派在欧美国家发展最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