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姑的归宿1

六指农女 燕小陌 3554 字 9个月前

苏柳原本打算着过了元宵便回大坳村,毕竟过完年后,很多事情都要忙起来,比如开阿胶作坊的事儿,比如收辣椒,比如铺子的事,她是真的很忙。

可元宵却闹了这么一出,曹奎又受了伤,只好再逗留个几日,饶是如此,苏柳也没有闲着,趁着曹奎和宋斐都在,干脆就商议起作坊运作的事。

庄子是曹家的庄子,只要略加该改造便可,关键是工人师傅制胶的培训。

阿胶是金贵物,方子自是最重要不过,也是万不能泄露出去的,所以这人手上面就要忠心,不然,万一方子泄露了,他们还有戏唱?

苏柳提出监督责任管理,每个工序都设一个部门,哪边出了事,就问责那边,而一个部门里,自然也要有三个月以上相互监督。

采购部,出品部,销售部,后勤部,苏柳完全按着一个公司的章程管理,每个部门都设一个主管,底下的人若出了差池,这第一个问责的肯定是主管。

而且,为了利于同事之间相互监督,她还准备一个举报箱,若发现谁有异心和对作坊不利的事儿,都能匿名举报,上层若查清属实,给予举报者一定奖励。相反,若发现举报者是恶意抹黑他人,同样要受到惩罚。

苏柳这个提议极好,曹奎和宋斐自是都没有异议,甚至还将苏柳的这一套路用到自家生意上去。

作坊的事就这么密锣紧鼓地进行中,对于农场养驴子的事,曹奎也早已经让人去买驴种放养。当然,驴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好,所以这收购驴皮的事一直没有放下。

这一天,谈完作坊上的事,陈氏和曹明珠便拧着食盒来了,苏柳眼尖地见到曹奎的眼睛亮了一亮。

”娘,你们来了。”苏柳上前接过她的食盒。

”我在前边熬了汤,这天冻,也不知你们谈到啥时候,便拿来你们吃。”陈氏笑着说道,又朝曹奎那看了一眼,很快就转开目光。

”让我猜猜,今天是花生鸡爪汤还是猪蹄汤?”苏柳像只小狗似的在食盒前嗅。

因为曹奎的伤在脚,陈氏心里也存着歉意,所以这几天,熬的总是强筋骨的汤水,美其名是大家都能喝,可主要的还是为了曹奎。

几次下来,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只是碍于两人都一把年纪,也没有捅破窗户纸。

陈氏脸微红,说道:”你们吃吧,我去前边和苏小他们一道吃。”说着就要走。

苏柳飞快地拿着她,道:”娘,这可不巧了,今儿我和宁广他们约好了去华苑赏梅呢,就我们几个年轻人去,明珠姐姐,你们说是不是?”她着重咬了年轻人的字眼,向曹明珠他们挤眉弄眼。

”是啊,是啊。”

”这时辰都差不多了,娘,就麻烦你伺候一下曹家主了。”说着,苏柳把食盒塞回她的手里,又对宁广他们使了个眼色。

众人明了,笑呵呵地附和着走了出去,却一闪身在门外躲了起来,戳穿窗户纸,往里偷看。

陈氏尴尬不已,拿着食盒站在厅中不知所措,除了苏长生,这还是她头一回和一个男人单独在一个屋子里呢。

”大妹子今儿做了什么吃食?我正好饿了。”曹奎也有些尴尬,但好歹是男人,便率先开口,又站了起来,想向陈氏走去。

才走了两步,他就咝的吸了口冷气,压根忘了自己的脚伤着,这一用力,痛得差点让他摔了,陈氏连忙上前扶着他,似嗔似怒道:”脚不好就不要乱动。”

曹奎顺从地任她扶着回到位置,呵呵地看着她傻笑:”我这不是忘了吗?”

陈氏剜他一眼,打开食盒,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猪蹄汤,又拿出一个碗勺了一碗,递过去:”给。”

曹奎接过来,喷香的骨头香汤味钻入鼻尖,便憨笑道:”你做的汤菜,味道都极好。”

听珠儿说,这几日他的膳食汤水都是陈氏亲自下厨做的,味道什么的,都做的特别好,明珠没有说错,陈氏就是一个贤妻良母。

陈氏似是不好意思,低下头,支支吾吾地道:”那个,那晚谢谢你了。”

”嗯?”曹奎转过头来,见陈氏微垂着头,露出姣好的侧面,那般娴静,不由一愣,道:”谢谢什么,男人保护女人,天经地义的。”

陈氏听了抬头,和他有些炙热的目光相接,两人均是一惊,都有些不自在,咳了一声,各自转开头去。

两人静默,可把门外的人都给急坏了,曹明珠更是道:”唉呀,我爹咋就这么笨啊。”

”就是,你爹咋就不会说几句好听的话哄哄我娘?”苏柳也猫着身子往里看。

”你说我们要不要推他们一把?”曹明珠急切地道。

娘亲去了这么久,爹爹一直一个人,她早就盼着他再娶一个了,即使不为别的,老来总有个伴啊。

如今那对象陈氏,陈氏的性子又是温和的,她又和苏柳她们情同姐妹,自然乐见其成。

”我娘脸皮薄,你可千万别,一个不好,弄巧反拙就完了。”苏柳叹了一口气,道:”顺其自然吧。”

撮合这事,说易不易,总要在合适的时候才成。

”也只能这样了。”曹明珠嘟起嘴,回头,见宋斐一脸揶揄地看着她,不由脸一红,咬着唇低下头。

”走了,我们去华苑。”宋斐一拍宁广的肩膀。

宁广的目光飘向自己肩上的爪子,轻哼一声,又鄙夷地看苏柳一眼,大步离去。

苏柳摸了摸鼻子,快步跟上:”等等我。”

这些天不好意思,更新不是特稳定,因为燕身体不好了,请大家原谅我,啊啊啊虎摸

正月二十二,苏柳等人终于带着大包小包的物件打道回府,先是回到昌平县城只吃了个午饭,因了离家已久,便也不耽搁,往大坳村里赶,终在黄昏前赶到了。

去府城的时候,苏柳是一家子都去了的,家里只剩下崔婆子和媳妇,再还有宁广的五个部下守着家,所以苏柳她们离开的这些日子,家里倒是没有不长眼的来寻事生非。

“不过老宅的大姑奶奶倒是来了两转,问姑娘您们啥时回呢。”崔婆子对苏柳报告这一段时间家里的事儿。

苏柳表示知道了,苏银弟无非是来问她两个儿子的事,她问过宋斐,他们家在县里的酒楼倒是能收小二,就是曹奎那边,也可以安排一个跑船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