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提出离婚,不仅是王桂丹和王家人无法接受,连刘家两老也接受不了。
王桂丹外在条件是配不上刘珺,可是她也没什么错处,手脚勤快,家里的活里里外外都是她干的
刘家两老被儿媳妇孝敬了这么些年,是块石头也被捂热了,哪儿会愿意让儿子跟媳妇离婚?
这件事闹了很久,一来军婚离起来不容易,二来除了刘珺本人,其他亲戚朋友都不希望他和王桂丹离婚。
但最终还是离了。
刘珺跟大家坦白直说,这些年他从来没碰过王桂丹,也从来都不喜欢她。
刚结婚那会,他也希望自己能跟王桂丹慢慢培养出感情,后来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
苗青芬平日里那么泼辣凶悍的一个人,当场就被气昏过去,人事不省。
王根军见状也顾不得教训刘珺,急忙和王桂丹一起把老伴送医院。
这之后,王桂丹就跟刘珺离婚了。
又过了没一年,刘珺再婚,听说娶的是一个师长的女儿,刘珺年轻有为,女方也很有才华,是学小提琴的,还得过什么大奖。
刘家两老觉得对王家愧疚,不敢见王家人,便跟着儿子一起去了首都,一家人再也没回来过。
王桂丹在父母的安排下,又嫁了一任丈夫,不过这次更倒霉,她还没过门,对方便犯事进了监狱。
自此之后王桂丹再也没找过对象,只定期去监狱看望曾经的未婚夫。
后来,王家两老心中郁结,以致身体一年比一年差,还都有了失眠的毛病,整日整夜的睡不着,最后相继去世。
王桂丹替父母办了丧事,给他们下葬后的第二天,吃了药,一睡不醒。
--
王桂丹下了火车,站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考虑半晌后,拎着行李出了车站。
这个重来的时间点,是原主自己选的,她没想到对方会选这么个时间点。
王桂丹离开车站后,没有去部队大院找刘珺,而是在首都找了个地方先安顿了下来,给刘家去了报平安的电话。王家那里,暂时还不知道她来首都了,所以王桂丹也就没往王家打电话。免得老两口担心。
她身上带钱不多也不少,王桂丹也不打算苛待自己,找了个环境干净的小出租房先住着。左右邻居都是女孩子。
王桂丹安顿好自己之后,拿着钱包和身份证寻一家网吧,开了三个小时的卡。
她在“佟自芳”那一世,学位和各项荣誉拿到手软,所以对现代科技并不陌生。
而且由于那一次任务她的职业特殊,许多研究资料都属于机密,为了保证资料在她这里也安全,她还自学了电脑编程和其他计算机相关知识。
只不过这个年代的电脑,比不得“佟自芳”接触的那么先进。
订阅比例不足会显示防盗,防盗时间为72小时刘珺在部队似乎很忙,很少回来,即使回来也都是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走。
刘父和刘母一开始不大喜欢王桂丹这个儿媳妇,后来相处久了,也培养出了感情,刘母也不再挑她的刺。大家都好好过日子,婆媳关系还挺融洽。
就这么过了几年,有一天刘母满脸喜气的告诉王桂丹,说刘珺在部队自学,然后参加考试,考上了首都军校,而且他的军衔又往上升了一级!
军校是什么学校,王桂丹其实不大懂。
她打小就在学习上不开窍,学什么都慢,只上了个小学,毕业证还是混来的。
当初小学毕业后,她跟父亲王根军大闹一回,王根军想让她继续上学,而她觉得看着那书上的字就头晕,怎么学都学不会,实在不想上学。
王根军对自家闺女向来有信心,觉得肯定不是王桂丹笨,而是她不肯学。
而王桂丹是真的学不进去,差点得了“晕书症”。
后来父女俩冷战许久,王根军还是拗不过女儿,退让了。
谁让儿女都是债呢!
王桂丹学习不好,却不妨碍她敬佩那些学习好的。
在听说丈夫考上军校后,她高兴了好一阵。直到她回娘家看望父母时,说了这个好消息,父母的反应看起来却不怎么开心,反而有些发愁的样子。
王根军私下跟老伴苗青芬嘀咕:“青芬,你说刘家那小子,以后要是有大出息了,该不会不要咱闺女吧?”
苗青芬一开始就不太看好女儿嫁给刘珺,闻言叹气道:“这可真说不定。”
“咱闺女你也是知道的,虽然长得不好,但手脚勤快,又实心眼,配村里的小子绰绰有余。”
“可刘珺不一样。别说等他将来出息了看不上桂丹,我看他现在就看不太上。”
“他这些年来回家几次?每次待多长时间?这都好几年了,桂丹也没能生养个娃。”
“前段时间,我去镇上,碰见亲家母,她还跟我提了这事儿。她不好跟桂丹说,怕她多想,就想让我带桂丹去县里的医院看看,是不是她身体有什么问题……早点查出来,也好早点治。”
王根军是真不知道还有这茬,听完脸上表情更愁了。
同时他也隐隐有点后悔,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给闺女找的这个婆家,条件好是好……但似乎不那么合适。
王桂丹不知道父母的担心,两老也不想跟她说太多,毕竟都还是没发生的事,刘珺也未必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们怕说多了,反而让闺女心里对婆家生出隔阂,更加影响小两口的感情。
刘珺去上军校后,回来的更少了。有时候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
王桂丹最好的青春,几乎都耗在了等丈夫归家的时间里。
有一次刘珺断了消息,信也没有,电话也没打,王桂丹倒是习惯了,刘家两老却是担心儿子,想到首都去找他。
两老年纪也不小了,哪里经得起长途奔波,万一在路上出什么事,等刘珺回来肯定要怪她没照顾好爸妈。
王桂丹想了想,便收拾了包袱行礼,拿上钱,上京寻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