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步左右的距离上,刘禹放下千里镜,有些失望地摇摇头。
“不成,距离太远了,初速不够,挨不到城墙,命炮手前行至五百步。”
这个距离除非城中有那种高过城头的投石机,是不可能打到五百步远的,就算是宋人的神臂弓也一样,在炮手前行的同时,后头的步卒大阵也在依次前行,以防城中突然出击。
63式60迫击炮的射程当然不只这么点,寻常都用在一千步左右的距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准头,可那是曲射,今天,所有的炮筒都放得又低又平,几乎就是对着城墙在轰。
拿迫击炮当平射炮用,不是什么稀奇事,当年抗倭战争时,为了敲掉鬼子的炮楼,八路军就曾经尝试过,不过因为膛压太小初速低,射程会大打折扣,大概只有三、四百米,这个距离非常危险,因为已经在三八枪的最佳射程上,就连鬼子的普通士兵也能准确地打中,出于伤亡的考虑,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要论步兵近距离支援武器,对空有红缨5,对坦克有红箭9,反障碍还有火箭弹,特别是被誉为游击神器的107火,才是拔除据点的不二选择,距离远威力大,关键是还不重,完全可以人力或是畜力拉着跑,只是这玩艺的库存似乎不多了,当年大量出口的就有这么一宗,名声一下子在各国打响,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到黑非洲,从中东到中北美、南美,生产多少卖出多少,实在不行,去弄些40火凑凑数?
就在刘禹心思百转之时,前面的炮手已经移动到位,五百步,要防备的只有城中的骑兵,假如还有的话。
“都打起精神来,多少人在看着呢,给老子长长脸,少不得他的好处。”
马应麟亲自坐镇,虽然技术上不通,可指挥官只需要知道怎么用就行了,在老总的督促下,所有炮手打起十二分精神,将炮筒子放平,角度在十五度以内,炮弹几乎是平着放进去的,缺少重力的加持,于是需要借助一此外力,炮手们用的是最简单的思路,像火枪一样拿棍子捅。
只见同伴将炮弹放进去之后,炮手用一根带把的特制木棍狠狠地捅到底,同时飞快地放开手,底_火与底座重重地相接,同时点燃了尾部的药包,这个过程只有数息,只够他们放开手,炮弹在火药的作用下脱膛而出,带着尾翼直直地飞向远处,城头上的人勃然色变,因为每个人清楚地看到,弹道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一头撞到城墙的中部。
“轰”
这一回的震荡来得更加强烈,众人只觉得脚下摇晃得厉害,许多人直接跌坐在了马道上,没等站起身,又一波打击接腫而至。
“轰轰轰”
连绵不绝的轰炸全都砸在城墙的中下部,一时间砖石飞溅,外层的包砖尽数脱落之后,露出里面的夯土层,紧接着,炮击便在这些淡黄色的硬土里炸响。
如果说,到了这个时候,廉希宪和史弼还不知道宋人想要做什么,那也太侮辱他们的智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