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半岛(六)

半个时辰后,完全占领了宋人阵地的鞑子发出阵阵高呼,又过了足足半个时辰,阿里海牙在众将的簇拥下走进宋人的营地,里面杂乱无章,甚至连营帐都在原地,宋人眼见不妙逃了?

那他们之前的表现又是为什么?

一天之后侦骑为他带来了答案,原来宋人在十里之外又建立了新的阵地,还是一般无二的模样,半人高的胸墙,不算宽但是很烦人的壕沟。

十里?

阿里海牙不由得有几分气闷,对于骑兵来说,不过就是一转眼的功夫,就是步卒也跑不到一个时辰,可是那些费尽心力打造的器械怎么办?宋人太狡诈了,知道打不穿盾车,就用这种手段来让自己为难。

“把那些车尽数拆了,用驮马驮上拉着走。”

随着他的指令,元人再一次忙碌起来,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拆掉宋人的那道胸墙,有了它的阻隔,什么样的驮马也过不去,好不容易拆完墙,把器械拆成一堆堆的木料打包上路,又过去了两天。

到了第三天,大军再一次逼近宋人的阵地,放下材料一一组装好,费尽心力地推到宋人阵前,得,宋人又跑了。

“拆,本帅倒想看看,他们能跑到哪里去!”

嘴里说着气话,阿里海牙却是愈加谨慎,眼前的一切怎么看怎么像个圈套,因为宋人并非没有还手之力,也不是死伤惨重,前面的路通往哪里他还是知道的,半岛最底端,再过去就是大海,宋人难道是想透使自己到海边,他们自己坐船离开,然后再来个反包围,将自己困住?

只不过,侦骑带来的消息让他又有了新的判断,这支宋军的后头,有着数以十万计的民壮和当地土人!他们的确在上船离开,可是因为没有码头,需要用小船一船一船地接上去,然后再返回海滩继续送人,更要紧的是,与这些人在一起的,还有堆积如山的粮食!

那么一切就解释得通了,宋人一直不接战,是为了迟滞自己的进攻,为后面的百姓争取时间,果然,又退了两次之后,到了开战的第十五天,宋人终于停下了脚步,他们构筑了比之前更为坚固的阵地,不止有胸墙,还有盖顶,显然是为了防石弹的。

与此同时,阿里海牙已经从高处清楚地看到了宋人阵地后的情形,大量的人群拥挤在一些,密密麻麻地一直排到了海边,海面上停着数艘大海船,离着海岸有一段不少的距离,只能用小船一只一只地送上去,消息是准确地,这里已经到了半岛的底端,他们无处可逃了,哪怕就是能侥幸逃出一些,也值得他花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比起前几次,当面的宋人阵上,不仅防御加强了,就连人数也多了不少,粗粗一看也不止万人,这是毫无疑问的宋人主力大军,而他们的主帅,那个年青的刘姓文臣,也在其中。

“吹号角,准备出击,把宋人赶下海去!”

阿里海牙看着远处的那面旗帜,一扬手冷冷地说道。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敌阵中都不曾再响起号角,第三军的将士并没有放松警惕,果然到了凌晨时分,敌人发动了一次突袭,当刘禹被叫醒的时候,金明早已经站在了高台之上,手中的望远镜也换成了夜视仪。

“怎么了?”

“你自己看。”金明没有答他,反手将夜视仪递了过去,刘禹接过来一看就明白了。

阵地前三四百步的距离,一大片绿色的影子在缓缓地挪动着,不得不说这支敌人还是很有头脑的,选取的时间点是黎明之间最黑暗的一段,半岛上冬日短,这个点大概在三点多四点左右,正是一个人生物钟最瞌睡的一刻,为了达到突然性,他们没有吹响号角,也没有推着那种沉重的盾车,甚至没有跑起来,而是全身匍匐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如果不是机宜司的人时刻不停地监视着,难保会发生什么,至少刘禹在心理上,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轻视,根本没想到他们能做到这一步。

“军士都起来了?”

“嗯,五个都轮番休息,这会子都在。”

“你估计有多少?”

“看不真,千吧。”

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敌人应该是经过了严格的挑选,能想到利用夜色隐蔽接敌,难怪之前打得那么好,两年不到就征服了几乎整个半岛,不得不说阿里海牙一个色目人能在史上留名,手底下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可惜碰上高科技下的新式战争,再怎么隐藏也是无所遁形,他将夜视仪还给金明,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相信对方已经做好了准备。

果然,在那些绿影爬到大概百步左右时,金明冷冷地传下令去。

“开灯,自由射击。”

“啪”

早就安装在阵地上的一盏盏高压汞灯突然间射出亮眼的白光,将前面的黑暗瞬间变成了白昼,强烈的光线让趴在地上的敌人无法睁开眼,随之而来的,则是那种令人绝望不已的声音。

“哒哒哒哒”

“砰砰砰”

全军五十挺56式班用机枪,二千余支56式半自动步枪织出一张炽热的火网,将阵地前方一百步左右的区域变成了死亡地狱,无数人嘴里发出的惨叫压过了射击的声音,突如其来的打击在一瞬间将袭击者的士气归零,所有人不顾一切地从地上爬起来,不要命地一般往回跑,疏不知这样更加增大了中弹机率,密集的弹雨在黑暗中肆虐,尽情地收割着生命,白色光线下的人影如同剪纸地扭曲着,一个接一个地仆倒在地。

“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