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财富

这一块是他的摇钱树,当然要特别关注一下,两人说话的当口,头顶上的的灯突然间亮了,黄琬先是诧异了一下,接着便是一喜。

“昨日才说要给咱们这里通电,想不到这会子就来了。”

说话间,几个身穿工服的人影走了进来,为首的纤细娇小,正是他的大姨子。

“抚帅。”

“山长。”

几个人一齐向他见礼,珺娘一直跟着别人叫他的官称,刘禹点点头。

“辛苦你们了,电网的运行还顺利么?”

“有人在盯着呢,除了工坊,还有学堂、州衙、服务社和广场,接下来,准备接通海港一带。”

珺娘向他介绍了一下情况,刘禹点点头。

“注意负载,不要太满,更不要超出,二号机组比这台大上十倍,你们做好准备,争取早点安装成功。”

“真的么,太好了。”

珺娘等人十分高兴,刘禹已经习惯了有人为增加工作量而欢呼,他们为自己是建设者而自豪,如同建国初期,华夏人民的热情一样。

水电的应用,可以为更多的事情铺平道路,电力将成为新的社会推动力,百姓可以向往那些光怪陆离却又吸引人的家用电器,工厂需要更多的机械来增加产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州中实行的无现金支付方式也将变成更加完善,在他到来之前,一套新的数据处理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旧系统,新系统无论是在实时数据交换速度还是可靠性上,都比原来的更好,同时也加强了安全性,支付手段从单一指纹验证,变成了指纹、面部识别、虹膜等一系列综合性的判断,准确率和安全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让无现金交易,真正成为了琼州唯一的财富存在形式,从某方面来说,他们已经进入了完完全全的数字化货币时代。

当然,在这种便捷的背后,是日益增长的国力,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百姓们相信,自己的财富就是小小手柄中那一串来自于大食的文字,它代表了可支配的每一个工分,与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随时随地都能在服务社里,换到自家想要的一切事物。

刘禹用这样的方式,将五百多万人绑到了他的战车上,没有了琼州,大宋是不会承认,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的,这一点就连陈允平等人,都心知肚明。

黄琬背着手,在两排织架当中的过道上走过,时不时地低下头,看看某个织架上的绣活,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梭一线,少下一针,就少一份灵性,你这鸟就成死鸟了,这活能看吗?若是在宫里,你敢把这种事物,送到圣人案头,咱家不说话,容嬷嬷能饶过你?”

“黄总管,你这眼也太尖了,我就偷了这一懒,让你一眼就给看出来了。”

“一懒也不成,下船的时候,咱家怎么同你们说的,咱们是从宫里出来的,最讲规矩,你们现在不同了,凭手艺吃饭,要在宫里,就这活,一文钱拿不到,还得挨骂,只有那顶尖的才能得点赏赐,可在这儿,人人都跟宝贝似得供着,看到上头的字儿没有,“多劳多得,精益求精”,你绣得好,给得工分就高,绣得不好,人家也不嫌弃,照样有分子拿,可你拿着不脸红吗?丢人哪。”

被他训斥的宫女面红耳赤,自觉得将那些针线补上,他那种略有尖利的嗓音,在这个足足容纳了近万人的绣坊里回荡着,每一个听到的人,身上都不由得发颤,这就是所谓的积威。

实际上,里面除了不到千人的宫女,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两浙的绣女,无论是民间还是宫里,无论是何种样式,何种图案,何种绣法,在这里通通都算,你可以只绣个小手帕,也可以花上好几天的功夫,完成一付大型壁挂图,最终能挣到多少,全看最后的成品,从工艺的复杂程度、构图的精美、绣技的高低等几个方面来评判,给出的评分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公允的,毕竟他们这些来自于宫里的内侍,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类事物,没这份眼力劲,哪里能站得住脚。

一个占地颇大的绣坊,上万绣女,不过是整个手工业作坊当中的一小部分,在这里巡视的,是以黄琬为首的一群原内侍,都是精于此道的个中高手,否则,刘禹还真不到合适的人选来管理,这事的专业性太强了,至少两样东西放他面前,是看不出任何道道的。

绣坊、木器、石刻、玉作、金银、铜镏、陶瓷、珠饰近八万手工业者,分成十多个不同的作坊,形成了州里最大的一片产业园区,为他目前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第一批货得到了认可,紧接着就是接腫而来的订单,来样订做,这是高端活啊,那价钱,自然也不会少,至于那些接不到单的,也可以当作普通一点的工艺品卖,收入上会少一些,不过怎么也比卖苦力作工要强。

在琼州,只要肯干,什么活都找得着,黄琬和他的那批人,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废人,结果如今成了红人,手下管着八万多人啊,比大营里的驻军还多,如今走到大街上,人人都一口一个“总管”叫着,看着他的眼光,也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这可是普通的百姓,不是害怕他的宫人。

更重要的,这份管事,不是出自于别人的恩赐,而是非他莫属!

人最怕的就是失去价值,一旦找到了,生活就会变得充满了希望,如今的黄琬,活得有滋有味有尊严,过着虽不奢华但惬意的生活,不用看人眼色,不用担心性命,还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么?

“老黄。”

听到叫声,他转过身来,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抚帅,又有新单子了?”

“一宗大活,你给分分,活细点就成,用仓库里的大料,这是图样。”

刘禹将一个文件夹子递给他,上面除了订单合同,还有详细的要求,毕竟是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的,他嘴里说得轻松,心里可不敢怠慢。

黄琬熟练地打开夹子翻了翻,心里就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