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试

因此,他们的物理知识,将会从电学开始,了解它,应用它,不再视为之神迹,一步步地建立起科学的理念,都将掌握在这批学子的手中。

同时,水库的基础建设还在进行当中,工程监督,已经交给了张青云,他在完成了河堤工程之后,连一天都没有休息,便又投入了更为浩大的建设中来。

张青云喜欢眼前的大场面,红旗招展,人流如炽,而自己仿佛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这一路走来,他同样在成长,如饥似渴地吸引着新的知识,如今甚至连复杂的施工图,都能看得头头似道,不逊于任何一个老工匠了。

“娄指挥,现如今就是这么个节气,一天三雨,三天一雨,谁也不知道,这雨什么时候就会下下来,咱们不能等老天开脸,趁着这会子还能干,多抢上一段,就能早一日建成,有什么难处,你提出来,某去找人,但这工程不能停。”

“张参议,不是弟兄们不愿意做,下头太滑了,一脚踩下去全是泥泞,眼见这雨越下越大,一旦有个好歹,就是数万人的性命,还请三思。”

娄定远丝毫没有瞧不起这个瘦弱的年青人,共事的这些天,每次不管他多早来到这里,对方一定比他更早,后来才知道,人家根本就住在工地上,而当他知道,对方的儿子出生不到十天的时候,这种敬意便又多了几分。

对于娄定远的顾虑,张青云同样心知肚明,琼州的雨季,使得户外建设成为了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自从跟了抚帅,对于这种不可预知的过程,他就有了一种本能的排斥,因为那意味着事先计划的不确定性,一旦有所改变就需要多方面协调,比如眼下同军方的争执。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其中蕴含的风险,河堤的险情,使得他对于不能按时完工的建设,有了诸多忧虑,不亲眼看到它的建成,就连睡觉都难以安枕。

对方没有说错,尽管现在雨不算大,可大坝的坝底全是泥水,几乎能将整个靴子陷进去,无论是运输材料,还是浇铸坝体,都非常困难,张青云默默无语地抬头看了看天,有些举棋不定。

“抚帅!”

“抚帅!”

没等他做出决定,从外面传来的一声声敬称,使得他们几个人反应过来,在这些人当中,刘禹甚至还看到了一个久违的身影。

“属下见过抚帅。”

马暨跟在张青云的后头,朝他抱拳行了一礼,面上没有一点点的不自然。

(本章完)

琼州,挂着“第一女子学堂”的大楼外,吴老四带着他的手下,如临大敌般地四下警戒,引得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也不知道这里头倒底发生了什么大案要案,竟然需要一路抚帅亲临查断。

其实内里的情形很简单,刘禹是来视察学子们的“童子试”的,按他的理解,这不过是三个多月的识字教育,进行一个总结式的考察,可听在旁人的耳中,就不一样了。

大宋对科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后世的高考,无论是在州府的解试,还是京里的秋试,官府都会异常重视,出动驻军维持秩序,那是极其正常的手续,因此,当听到刘禹的指令时,吴老四自然就想到这上头。

于是,邻近的几条街,便被封掉了,百姓们不得不绕路而行,更是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性,若是自家孩子在里头读书的,少不得便会有一番计较,就连上工的心思都淡了几分,甚至影响到了府内重点工程的进度。

对于百姓的种种猜测,刘禹看不到也听不到,此刻他所有的心思,都在眼前的那一方小小屏幕上。

屏幕里是一个教室的全景,五十名梳着双环髻、身穿素色袄裙的女孩,正伏首书案,一丝不苟地书写试卷,只有偶尔想不出,才会抬起头,露出一个思索的神情。

试卷是在后世誊印的,十多位优秀退休老教师组成的试题委员会,根据他的具体要求,历时三天,才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题型涵盖了填空、选择、默写、改错、组词、造句、作文,难度从浅到深,由易到难,有些题就连刘禹这个三流大学生都汗颜。

这些孩子,在三个月的刻苦学习中,至少掌握了二千个以上的常用字,大致相当于后世小学四年级的识字量,可题目却达到了初中的水平,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区分出优劣。

优胜者,将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成为可用的操作员,至少在应用层面,达到他的要求,否则,后续的一系列建设,都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专业课,才是真正麻烦的开始,现在勉强能站在课堂上充当老师的,只有他。

不知道什么时候,屋子里多了一个人,刘禹不用回头也知道那是谁,叶家的几个女孩用的胭脂香粉大体相同,可衣服上的熏香各有所异,这种闻起来似有似无的淡淡清香,只他那位大了小妻子几个月的姐姐才有。

果然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呼唤:“郎君。”

刘禹回头一看,她站在离自己两米左右的距离,穿着一身素色袄裙,头上没有什么珠饰,只扎了一个简单的髻子,比之一般的侍女尚且都不如,哪像一个相府女儿?

“你那班的学子都交卷了?”她的手中抱着一撂卷子,刘禹就知道是为何而来。

“嗯,最慢的也提前了一刻钟,奴略略看了一眼,虽不无错漏,然也算得粗通了。”

此刻的珺娘,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眼睛里亮晶晶地,毫不躲闪地与他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