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洪

“关先生还在府中么?”

被他问到的陈允平不解地点点头,他将后者叫过来,在耳边轻声说了一句,陈允平马上就明白了。

没过多久,突然一个声音在众人的身后响了起来,声音之大,直接压过了雷声和雨点,由于距离的原因,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山谷回响的效果。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富有节奏感的鼓点,让在场的所有军士不自觉地昂起了头,因为那就是宋人惯用于战阵的进军鼓,闻鼓则进,不进即死,这样的军法条例,早已经深植于每个军士的心中,自然也包括了下到水中的那十多人。

“弟兄们!”吴老四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根桩子,不过并没有马上让人拉自己上去,而是奋力大喝道:“抚帅在看着咱们,弟兄们在看着咱们,百姓们在看着咱们,再加把劲,我等同进同退,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余下的众人一齐高呼,引得岸上的军士们一起和应,就在这种隆隆的鼓点当中,他们高举大锤,将一根根桩子,钉进了脚下的河水中。

等到所有的桩子钉完,还要用绳子将它们连接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整体,眼见着一切都做完了,刘禹赶紧示意,将他们拉起来。

没想到,居然无人肯动,张青云面色复杂地看着下面,喃喃地说了一句:“他们是想,让我等将沙袋,先扔下去。”

刘禹猛然回头,果然,吴老四扶着一根桩子,举着一只手,朝上面喊着什么,由于外界声音太大,根本就听不清,不过看他的手式也明白了。

“沙袋,准备。”

没时间争执了,刘禹一声令下,无数军士扛着沙袋,整整齐齐地排在河堤上,只等着他的手臂挥下来。

“填河。”

“留在车里。”

刘禹将车子停在马路边上,随口吩咐了一句,便将雨衣的头罩拉上,打开车门冲了出去。

这一段河堤,正好位于琼山市区的中心地带,直接连接着琼山港,入海口离此不到两里地,在河堤工程还未开始之前,就是洪涝的多发区,不过那时候河岸两边都是田地,淹了也就淹了,如今可不一样,这一带在规划中是居民区的集中位置,后世最喜欢用来吸引买家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河景花园。

可是如果,这条河的河水变成了泛着黄的急流,咆哮而下,不但称不上美,看着还有些心惊胆战,此刻,靠近岸边的刘禹,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眼前的黎母水,已经不再是印象中,清澈见底的碧绿江水,更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试图挣脱人类的束缚。

脚下的这道堤坝就是束缚它的缰绳,而更让他心惊不已的是,这条缰绳,似乎并不那么结实。

张青云所负责的水利工程,始于大约三个月前,动用的人工达到了数万之多,材料物资更是优先供应,可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类似的工程,他们不得不一边试验一边开展,进度就慢了许多,后来为了抢时间,需要分成几段同时施工,相当于在做一个拼图游戏,刘禹看到的这一段,恰恰就是两段的结合部分,很明显,结合得并不严密,从他的角度看下去,有一边的混凝土已经被水给冲塌了。

“不行,这样子站不住,水流太急了,有会水的没有,找几个水性好的,下去打桩子。”一个又沙又哑的声音隔着雨声传过来,刘禹一听就知道是张青云在那里。

“这么急的水,再好的水性也站不住啊。”这个略有些文弱的声音来自于胡幼黄,他循着声音的方向,从人群外绕了过去。

“拿绳子捆上,多用人在上头拉住,可保无逾。”想不到连陈允平都来了。

等到刘禹找到他们在哪儿,一些水性好的军士已经在脱衣解带了,第一个发现他到来的,就是将自己脱得只余下一条裤头的吴老四。

“抚帅!”

“属下等见过抚帅。”听到他的叫喊,几个领头的赶紧上前来见礼,刘禹还不及将他们拉住,周围的军士也好、家丁也好、被征集而来的民壮也好、前来帮忙的百姓也好,都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抚帅到了!”

“抚帅!”

这阵欢呼被人接力般地传播着,一下子响彻了黎母水两岸,仿佛他的到来会有什么奇迹,让人顿时感觉力量无穷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