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人烟

他的身后,一万七千名红袄轻甲的大宋军士伏在山腰林间,远远地看去,就像是开满了映山红,作为新任的益都都统,这是他能直接指挥的最大军力,可惜,也仅比鞑子的骑军多出了七千而已。

齐宝柱恋恋不舍地看着鞑子的大队骑军风卷残云般地转过山脚,他知道这伙敌人是在寻找合适的泅位,而无论是孝妇河还是淄水,都不足以阻挡他们的前进,只要过了般阳路,益都的大门就已经敞开了。

“指挥,咱们怎么办?”一个亲兵见敌人都已经走远了,自家都统还没有任何指令下达,不由得问了一声。

“还能怎么办,除非他们分兵,咱们肯定是吃不下的,把消息传过去,让宣帅定夺。”

京东境内,属于宣抚司辖下的兵马,能够在各地机动的一共不过五万余,为了减少百姓的负担,他们一早就分成了数部,每一部都不超过两万,这样才能迅速地辗转挪腾,有了传音筒和无处不在的探子网,想要合兵也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战机,只能是等待。

收到消息时,雉奴已经渡海回到了自己的地盘,让她有些始料未及的是,等在蓬莱县城里的,除了自己的那四个小跟班,还有一个风尘仆仆的女子!

女子看着和自己的年岁差不多大,模样挺周正,却是一脸的憔悴,身上瘦得没有几斤肉,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她不由得有些腹诽,禹哥儿的性子转了?这样的女子有什么可看之处。

接过女子递来的书信,上头那一笔极富某人特色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心,雉奴不得不背过身去,才能避免当着这些人的面笑出声来,由于憋得辛苦,转过头时,脸上已经是红通通地一片,身边的四个小鬼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说话。

“你便是蒙魌?”雉奴深吸了一口气,让跳动的心平复下来。

“是,属下见过上官。”女子做了一个军中的礼节,却因为动作柔弱,看着有些不伦不类。

“你的事我知道了,不管想要学什么,我都没有空教你,先和她们四个一起,什么时候,你能打得过她们的合击了,再来找我。”

一句话说完,雉奴的脸色已经恢复了之前的冷淡,没等女子辩驳,便摆摆手:“带她去安置,每日的吃食同你们的一样,多加二两肉,想要杀贼,就要有力气,吃不下就吞下去,吞不下就捏着她的鼻子灌下去,我这里只要战士。”

女子一怔,从被人救起,还不曾有人如此直接了当地与她说话,根本就不考虑她的感受,眼前的这个女孩,果然同某人嘴里说的那样,还真是个奇女子。

四个小鬼才不理她怎么想,既然是主人的命令,上来就捉住她的手脚,准备强行带出去,女子挣扎着叫了一声,让雉奴的脸色又红了起来。

“抚帅让我带了礼物来,要亲手交与你。”

海津镇,又称为直沽,离着后世的津市港不到百里,在海漕还未兴起之前,它不过是个四水汇集的中转码头,无论是从大都方向过来的卢沟河、保定路过来的易水、拒马河、还是河间路的漳水、滹沱河,都在此交汇流入渤海,从此地修筑的运河,连通府内的几大水系,也是后世京杭大运河的最北向一段。

得水运之利,这里素来就是商贾云集的热闹之处,北上的客商要在此地歇歇脚,渡过进入大都的最后一夜,南下的客商也会在此歇歇脚,以备登上通行于运河之上的那种平底大帆船。

这里就是河间路与大都路的边界所在,是进出大都的门户要害之地,可是,当元人的大军到来之时,却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

此时的阿塔海,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巢被人给端了,隶属他麾下的二十万人马,正浩浩荡荡地沿着卢沟河和西潞水之间的狭长地带,直趋河间府,这条路是到达山东最直接也是最近的陆路,如果没有狮子口的那场战斗的话。

虽然过半骑军扔在了海里,不过蒙古人最不缺的就是马,经过大都的时候,他们前锋经过补充,再一次达到过万之数,统领这支前军的,依然是钦察人玉哇失,狮子口之战,他最大的错误,只是没有察觉到宋人会不惜死战,也要将高丽人的船队烧光,至于战斗过程,不是一个连大海都没见过的人,所能左右的,阿塔海用的就是这份戴罪立功的心。

早在大都境内,前部骑军就与他的步卒大队拉开了近两天的路程,虽然有些孤军深入之嫌,不过阿塔海并不太担心,山东变乱的实情,他已经得到了军报,几乎整个山东东西道都陷了进去,然而宋人能拿出多少兵马?没有十万人以上的军力,想要将一支蒙古骑兵万人队留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他这么多年的军事生涯里,还从来没有碰上过。

因此,当前军送来河间府境内有异常的消息时,他依然坚持自海津镇这个四水交汇之地过去,也就是原本就制定好的行军线路。

大军行进,首在饮水,其次才是粮食,越过海津镇,沿着北运河,一路上还能利用船只运输辎重给养,这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没道理不利用上。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海津镇里一切如常,除了一点,镇子里头静悄悄地,没有一点人烟。

“回大帅,全镇人家俱在,可人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小的们连个打听的人都找不到,不过一应事物都能使用,今日不如就在镇中歇下,明日一早启行?”

虽然有些奇怪,阿塔海还是从善如流,步卒不比骑军,行军是要消耗气力的,没有充足的休息,遇敌就是一个崩溃的下场,越是到了敌境,用兵越要谨慎,他是宿将了,这个简单的道理自然知道。

于是,大军沿着镇子扎下了营,而他也有了时间,亲眼见识一下这个所谓的异常,倒底是什么?

带着人,信步走入镇中,他马上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异常,倒底是什么意思,诚如探子所说,整个镇中死气沉沉,毫无一点生气,不过那些屋子却一应如常,不光没有什么缺失,还多了些东西。

海津镇是个商埠,后世变成了开国以来仅有的三个直辖市之一,在这个时空,海运还没有凸显,可内河的航运,扼大都之咽喉,良好的地理,造成了这里的繁荣,既然是繁华之地,富有人家便少不了,那些高院白墙,无不彰显了这些人家的豪阔,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消失不见,这些带不走的屋子却留了下来。

在那些粉白的墙壁上,用红色的字体写上了一行行的话,每一句都直指元人的。

“鞑子滚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