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无名

另一边坐着三局的局长,他见钟茗不来帮他开车门,嘴里嘟囔了一句,自己推开门,跳了下去。

“这车还就得这么开才过瘾。”张局自然是站在自己的部下一头,

副座上的男子就是刚刚从津门港下船的老陈,两个局长之间的斗嘴他没法去插,眼睛全都在后头的几辆车子上。

四辆加篷军车跟着停下,从后面跳出来的,全都是实枪荷弹的士兵,他们的臂章上,绘着一把斜插的利剑,这是警备区特战大队的标志。

四辆军车一共坐了八十名特战队员,最后下车的队员,则将放在车厢中间的几口棺木,一一抬起,递到下车的队员手中。

一前一后总共十三口棺木全都抬下来后,旅游大巴上的家属们也都下了车,他们人人都在手臂戴上黑袖章,胸口别着白花,没有人交谈,所有人的眼睛,全都在那几口棺木上。

最先下车的两个局长也都停止了交谈,他们神情肃穆地看着那些棺木,这其中有属于北美线的七口,还有三局牺牲在巴国的林建国那个小分队成员,后者送回国的时间要靠前一些,不过都是等到了今天才安排下葬。

总参二部又被称为“情报部”,他们负责的就是对外情报工作,从建国的伊使,就成了为了共和国最为重要的军事、战略以及资源情报的来源,秉承党史上最为优秀的红色_情报系统精神,哪怕是在动乱年代,都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开以来,更是无数次获得对于国防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情报,当然为此而牺牲的同志也不在少数。

这片陵园,就是二部专属的葬区,归部里的后勤处直接管理,里面按照年代划分的墓区,被数百座墓碑挤得密密麻麻,走在其中,有如走在共和国的情报历史中,而那些排列整齐的墓碑,更像是一排排接受检阅的情报战士。

“预备起。”在一位特战大队军官的指挥下,所有的特战队员,每四人为一组,将那十三口棺木扛到了肩上,而余下的二十八名战士,则在甬道的两旁肃立,目送着这些棺木被送到指定的下葬地。

在下葬之前,到场的两位局长互相看了一下,最后还是三局的局长走上了前台,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隶属于他这个局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也是这些同志们的领导,今天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过往的那些音容笑貌,他们不怕牺牲、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了国家的安全、民族的自由和独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共和国,为有这样的儿女而感到骄傲,也为有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妻子而感到自豪,”

“出于安全的因素,我无法像你们说明他们的事迹,也没有勋章和奖状可以颁发,但是请相信,这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无愧于英雄的称号,我谨代表军委,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还有慰问。”

说完,他拿出一份名单,对照着上面的每一个人,念到一个就会请他们的家属上台。

“袁军、吴成信、于光明”

前面站满了家属,他和张局一块儿,同每一位家属握手,向他们表示感谢,然后同他们一道,目送着那些棺木放进已经提前挖好的墓穴当中,而立在墓前的石碑上,也仅仅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就连烈士两个字都没有。

英雄无名,但却被历史永远铭记。

“举枪放!”

充任礼宾的特战队员们,在那位军官的指挥下,一齐举起手中的钢枪,将一发发的空包弹,打了出去,青山密林间,响起了整齐而清脆的枪声,

站在前排的钟茗,同所有人一样肃然谨立着,听着耳边的枪响,还有家属们不时传来的低泣,既为这些战友们感到骄傲,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肩上担负着怎样的重任,三声排枪之后,一阵嘹亮的歌声,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她,都热泪盈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歌声当中。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主席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快到全首歌的结尾处时,钟茗的耳中突然听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声音,这个声音让她立刻恢复了警觉的状态,因为那不是一般的声音,而是柯尔特1911式手枪弹所特有的啸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