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搭桥

为首的男子疑惑地看了又看,与同伴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想到了这一点。

以他们所拥有的船只数量,一次只能渡过百余人,全部过完就得五百多趟,非得好些天不可,真的如此,也就达到了阻滞的目地。

可镜头里的那些步卒,并没有马上用船将人渡过去,而是将那些船全串在了一块儿,后面的人扛着从县城的空屋子里拆下来的门板,一块块地搭在上面,眼见着那些船一只一只地被联成一线,还能不知道元人的意图?

他们在搭浮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聪明的打算,一旦搭成,哪怕只有一条,过江的速度都将会大大加快,从曹娥江过去,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地形了,一旦进入让他们进入庆元府,就连水路都到了尽头,如何甩得掉追兵?

“看来,咱们东家的后招,是时候用上了。”

“是啊,赶紧送过去吧,鞑子的动作不慢,最多到夜里,这桥就能过人。”

两人立刻打开了传音筒,收到这个消息的并不是往前一点的庆元府,而是离着不到十里的海边。

绍兴府的海岸线,实际上是呈喇叭状的杭州湾的下半部分,为了防止潮汐的侵袭,几百年以来,海塘的修建都是重中之重,到了南渡之后尤其是这样,因为境内不光有富庶的城镇,还有大宋的帝陵。

这条坚固的海塘,从临安城的侯潮门外码头一直到绍兴府的余姚、庆元府的慈溪境内,全数由采自山中的条石堆砌而成,硬梆梆的堤面,给人一种十分可靠的感觉,而对于聚集在这条大堤上的数百人来说,显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赵公子,事已至此,还请速速决断。”一个男子拿着传音筒,面色焦灼地说道。

被他们围在当中的赵孟松,同样面色铁青,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真得临到头,才发觉要做出决定是多么艰难。

“就依之前所议,各自行事吧。”他不得不狠狠地一咬牙发出了指令。

这里的所有人,全都是福王府的仆役,他们的家人全都跟着赵与芮去了庆元府,留下来的都是忠心可靠的家生子,府里一早就买下了他们的命,跟着赵孟松留在这里,不过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干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拿着上好的精铁工具,小儿臂一般粗细的铁钎子、沉重的铁锤、凿子、刀斧撬棍,隔上几步远就会安排一组人,没过多久,这一片长达数百步的海塘上就响起了“叮叮铛铛”的敲击声。

只有赵孟松双目含泪,朝着帝陵的方向一头拜了下去。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又是空城?”

得到消息,高兴下意识地打出了全军缓行的手势,宋人会故计重施,以为他们会再中一回陷阱么?

“确是如此,小的们直入城中,到处都是弃物,却不曾见到人影,宋人的官府大门洞开,里头狼籍一片,许是走得匆忙,连灶底都是热的,小的们推测,他们走了应当不到四个时辰,可是”侦骑有些为难地看了他一眼。

“有什么,说。”

“可是他们多半是坐船走的。”

高兴闻言一怔,来人说得没错,江南特别是两浙一带,河流湖泊纵横,绍兴府境内,一条运河连通大大小小的水系,会稽县城中更是舟揖便于陆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明知人家走了没多久,又靠什么去追?

临安城的余火、背上的巨痛还在提醒着他,高兴果断决定将消息传向后方的同时,率军绕城别走,沿着镜湖的湖岸、跨过若耶溪,直奔下一个目标上虞县城,他还就不信了,宋人这一路全都坐在船上不下来。

四月的江南,繁花胜景、绿树如荫,行走在这水乡之间,原本应该是惬意而极富风雅之事,可若是一路上尽是逃难的百姓,任是谁也不会有附庸风雅的心情,他的人说得没错,宋人的确是仓促离城的,当官道上的百姓越来越多,见到他们便四散逃去时,高兴愈加肯定了自己判断,同时不断地催发马力,以求获得更快的速度,身后的两千余骑如同狂风一般掠过,将那些闪躲不及的百姓殛于马下。

哀号声传遍四野,更是加速了百姓们的逃亡,官道走不了了,就循着乡间小道没命地奔跑,可怜过了一百多年,他们才是第一次见识传说中的鞑子是个什么面目,哪里晓得在别人的眼中,他们连只蝼蚁都算不上。

“这些该死的鞑子!”离着官道百步左右的一处野地里,一个男子恨恨地一拳砸在树身上。

“噤声,这是什么去处,不知道么?”

边上的另一个做农夫打扮的男子低声喝道,眼睛却一眨不眨地贴在千里镜上,嘴唇快速地嚅动着,将镜头里的骑兵一一数过。

“两千七百余人,只多不少,太快了,无法做精确计数。”过了一会儿,等大队骑兵尽皆过去,他放下千里镜,在心里默记了一下,转头骂道:“都怪你这厮,分了某的心,叫你们来,不是打抱不平的,想要杀鞑子,就要做好自己的事,再这般鲁莽坏了事,自行滚回后头去领罪。”

之前的男子被他训得低了头,却是一句嘴也不敢还,谁不知道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某个松散或是挂靠在某个帅司下的无名之辈,而是堂堂机宜司勾干,各种规矩已经不限于口头上了。

“还傻愣着做什么,赶紧通知前面的弟兄,鞑子骑军最多还有半个时辰就到,过江怕是来不及了,尽力疏散百姓吧,让他们离开官道,离开码头。”

听到他的指令,受到训斥的男子收敛心神,从随身的包裹中取出传音筒,学着之前教予他们的那些步骤,开始朝后方呼叫。

曹娥江与运河的接口处,大致上呈一个十字形,位于江岸边上的梁湖堰东关渡码头,距离后方的会稽县城和前方的上虞县城都是四十余里路,从这里上船,既可以汇入运河,也可以渡到对岸,是府内一处极为紧要的隘口。

因为渡船总共也就那么几只,四五天功夫下来,码头上等待过江的百姓依然还有许多,等到昨日里绍兴本地百姓蜂拥而至,使得原本就拥挤不堪的渡口,更是雪上加霜,而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排队等候上船的百姓们陷入了混乱当中。

鞑子的大队骑军,离此仅有不到半个时辰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