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手术

“照书中所说,病变处应该是在盲肠之下,若是老夫没有判断错,这里当是盲肠,切掉后头的这一截就可以了。”老郎中说干就干,也不怕出错,直接手起刀落,将一截又粗_又短的肠子切了下来,还用手拿着放到眼前看了看,又嗅嗅,然后扔到一个护士手上的盘子里,那个护士已经忍得十分辛苦了,突然间看到从人体中取出来这么个东西,好像还在蠕动,哪里还撑得住,慌忙将盘子放到一边的桌子上,就跑到墙角去大吐起来。

切掉阑尾之后,陈自明并没有马上进行缝合,而是仔细检查了其他部位,特别是腹腔没有感染之后,才从另一个护士手中接过勾针和肠线,照着书上的图示,进行阑尾根部的荷包缝合,此时站在一旁的除了刘禹,就剩了一个女护士,尽管她的双腿都在打着战,仍然在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恐惧。

缝合的过程有点像是女人的绣花,不但要心细而且要眼明,七十六岁的陈自明眼神有些不济了,因此动作很慢,不过刘禹能看出他的手很稳,就像是专门练过一样,如果不是亲自接触,只怕就会认为此人也被人给穿越了。

实际上,整个手术来说,找出切除点、下刀、收尾,最后一步是最为繁琐的,通常都是由助手或是护士来完成,不过在场的人当中,动手能力最强的只有这个老人,刘禹并不打算学这些东西,否则后世的条件会更好,之所以呆在里头,只是想亲眼见证一个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帮他擦擦。”在这个过程中,老人露在外面的眼脸部分都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眼见着就要滴下来,刘禹不得不提醒了一句,谁知那个站在一旁的护士动也不动地盯着老人的动作,他不得不拿过绵巾自己去做。

将腹膜和肌肉逐层缝合完,陈自明长出了一口气,喘息不定地问道:“你再看看,可有遗漏之处?”

刘禹哪懂这些,只能照本宣科地检查了一遍,最关键的是仪表上的那些数据,没有什么异常,于是点点头。

病房里一时间沉默下来,陈自明看着眼前的躯体,似乎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干的,走出手术室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唯一还站着的那个女护士,赞许了一句:“不错。”

刘禹不放心地盯着仪器看了半晌,直到确定数据真的稳定下来,才向她们吩咐道:“把病人推进单独的病房,每天都要打扫清洁和消毒,有什么异常,及时上报。”

被他们表扬的女护士一动不动地点点头,眼神中既有兴奋,也有些不知所措,刘禹以为她是紧张,拍拍她的胳膊安慰道:“你的胆子不小,叫什么?”

“奴姓赵,家中行三。”顿了顿,她哆嗦着答了一句:“不是不怕,腿脚酸软,走不动道了。”

刘禹愕然,两人对视了一会儿,不禁笑了起来。

这句话,刘禹并不是胡说的,在苏微帮他采购的那些医药用品里头,就包含了麻醉剂,主要的用途是截肢,这是战场上的残酷所催生的结果,因此,还附带了一部分手术器械,虽然不是那么完备,不过足够进行一场简单的小手术了。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谁来主刀?看着眼前这位老当益壮、跃跃欲试的郎中,刘禹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不知老先生今年贵庚?”

“惭愧,老朽是庆元五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六。”

他的话让刘禹差点又被噎着,这是跨世纪人才啊,看他的面相和身手,完全不像一个行将入土的人,可是年龄摆在那儿,怎么可能再去做那种只存在于史籍中的事情呢?

麻沸散是什么?汉末时期的名医华佗所创,传说人家就是用这种做为麻醉剂,实施过有史以来最早的开颅手术,后果如何不知道,但能写在史书中,可见我们的祖先,对于医学并像后世所传那么保守,难怪这位老先生会如此激动了。

显然是看出了他的犹豫,陈自明又接着说道:“实不相瞒,老夫对这书上所说的人体结构,也曾有所涉猎,只是不曾用于病患,若非他命在旦夕,。”

这话倒是让刘禹刮目相看,没想到在这么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还能碰上个医痴,要知道古人对于遗体是十分看重的,火化什么的只有特定场合才能用,讲究的就是一个入土为安,更何况是损毁,这位陈老先生想要研究人体结构,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去偷,那是很严重的犯法行为了。

看他一付小心翼翼的样子,这种事情只怕是没少做,年近八十的人,犯了法官府也是不究的,如果今天不是看到了手册,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对于这样的探究精神,刘禹也深感佩服,只是兹事体大,要他就这么决定一个生命的归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是在后世,一个七十多的老人,无论是精力也好,体力也好都跟不上要求了,应该早就离开了手术台,这是对患者的生命负责,可是他一时半会儿,又去哪里找一个熟悉这一切的人来?

“不好了!”就在委决不下的时候,病房门突然被人打开,一个女护士跑出来,用十分惊惶的语气叫道:“病者晕过去了。”

几个人赶紧冲进房间,隔着老远,刘禹都能看清病床上的黄万石面色发青,双眼紧闭,很明显,情况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就看着他去死。

即使是这样,刘禹依然不希望仓促开始,因为作为本时空第一例外科手术,如果失败了,百姓不会去管原因,只会对这个结果望而生畏,从而影响之后的推广和教学。他一面命人去取药品和器材,一面安排人去寻一间干净的病房,进行彻底地消毒,就算达不到无菌的标准,也要尽量往那上面靠,让成功的把握再多那么几分。

趁着这点时间,负责主刀的陈自明抓紧最后的一点功夫进行术前准备,当然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详细,只能是简单地列出一个步骤,完全按照手册上的来,至于手术当中出现什么异常,那就只能是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