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噩耗(下)

杨行潜知道他说的意思,跑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碰碰运气,主要还是等在仓库那里,这些天刘禹天天都在仓库运货,每装卸一次用时大概就是这么久,都被他们摸出规律了,如果不是要紧的事,他根本不会到处跑着去找人。

一路上,两人很默契地没有去谈论那一天的话题,刘禹的意思很清楚,要么按他的计划去做,要么就离开,杨行潜属于他的私人,怎么想其实多半不由他自己,除非他不干了,张青云的情况也是一样,而真正要说服的就是这位朝廷新近任命的知琼州。

“这是来自前方的消息,左右无事,你也看看吧。”既然是要说服,杨行潜就没打算瞒着他,军报很长,军士们写的字也很潦草,但是内容,却让陈允平一下子惊呆了。

“这可如何是好?”

杨行潜一脸的苦笑,他要是知道如何是好,何必巴巴地带着人到处去找,远距离通信这玩艺是方便,可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这种消息,如果没有传音筒,从遥远的淮东传过来,明年都不一定能收到。

陈允平同样束手无策,他们不是神仙,没有起死回生的功能,更没有一日千里跑过去的本事,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就这么着,两个人一路无话地来到那个占地极广的仓库大门前。

没有等多久,仓库中就传来了一声巨大的“轰鸣”,听上去像怪兽的咆哮,而听得多了,也就无所谓了,走进堆栈区,一列长长的铁车停在了那里,一群军士嘻嘻哈哈地冲上前去,动作熟练地开始往下卸货,而从车头上跳下来的,可不正是那位抚帅?

“两位联袂到此,是有什么好消息要报与本官听?”刘禹浑不在意地招呼了他们一声,却发现两个人的脸上都是为难之色,难道是打算集体辞职不干了么?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他上哪儿再去找人来顶替。

琼州的建设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经过了最初的试探,来自于海峡对面的移民开始有条不紊地被送过来,然后按照官府的要求,重新与来自其他地区的百姓一起进行混编。

当然,现在没有现成的楼房能供他们入住,这种编法只是获得了一个机会,亲手搭建自家住房的机会,官府会提供各种工具、建筑材料、营造方法以及技术指导,百姓们要出的自然是力气,一家子几口人,只要没病没痛的,都愿意为此添砖加瓦,毕竟多一个劳力,就可能会早一天完工,谁不想尽快入住新房呢?

之前已经封顶的那栋楼房没有分配给任何人,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了粉饰,然后就开放给了百姓们参观,这种做法是前所未有的,告示贴出来的那一天,整个楼外都挤满了人,官府不得不出动衙役维持秩序,以防发生踩踏事件。

“站齐了,都往后一点,别挤,谁再挤捉起来啊!”一个班头扯着嗓子拼命地在那里嚎着,他的手下拿着长长的水火棍,将楼房的门口架出一个空当,然后按照先后秩序放人进去,一次不过数十人而已,时间也卡得很死,不会让人流连太久,以免影响后面的人。

饶是如此,一天下来,能看到的也并不太多,有些百姓头一天看过了,第二天又来排队,这么多人全凭记忆谁知道哪个来过了,没看到的只能从人家的口里去想像,传着传着,自然就走了样。

“你可是没见,那墙壁刷得,能照出人影儿,隔壁村王大户家,都没有那么好的房子,小是小了些,也没个地方种种菜,养养鸡,可是官府说了,一户只能住三、五口子人,我们家只有三口,跟婆娘住里间,把小子放外头,那日子美得”

“三、五口子?那不得分家,俺爹听到了,不得打死俺,不成不成。”百姓们一下子就听出了重点,一人提出来,附和的倒有一大半,国朝提倡的可是孝道,分家是件很大的事,官府的话都不一定好使。

“你傻啊,一大家子分开,三、五个人一间房,你爹娘还会不愿意?分家又怎么样,你就不是他儿子了?官府说了,一切全凭自愿,不愿意分的,绝不勉强,只是什么时候能排上房子,就不好说了。”说话的这人很有做托儿的潜力,每每都能不经意地就说到要紧的地方,对于百姓来说,

惯于服从的百姓们自然听出了其中的意思,顺着官府的,一切都能优先,不顺着的,官府也不会强求,但也不可能排在前面,要知道这是一个数目极大的移民工程,据说整个广西路都在动,轮不到的,岂不是只能睡在野地里,如果人人都一样,就是住窝棚也罢了,可是人家明明都能住上漂亮的楼房了,你们一大家子挤在棚子里,就算不分家,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