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等待

对于他的话,孟纪一言未发,他原本是驻于府内的一个城门头儿,在新帅到任之后,被人挤了出来,分配到这个小小的沙市镇成为了城中的守将,这个不大的城池,连同里面的百姓也才数千人,就算尽数赶上城墙,能不能挡得住元人的一次冲击都是问题,因此监镇既然不愿出降,结果便只有一个了。

这一夜,两个人都没有安枕,一直到天亮时分,日头从江面上升起,霞光铺满了大江,算是冬日里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就连冻得萎萎缩缩的守兵们,都多了几分精神,早起的百姓纷纷等在城门口,希望能赶上第一波出城,整个城池显出了勃勃生机。

奇怪的是,城门始终没有被打开,百姓们在等待着,守兵们同样在等待着,而他们的上官孟纪也在等待着,做为城中的最高长官,那位监镇似乎也在等待着,他的目光没有放在城下,而是远处,江天相接的那条线,在灰蒙蒙的大地表面,有一种异样的跳跃。

“时辰到了,监镇,是否先将城门打开?”等了一会儿,下面的百姓慢慢开始不耐烦起来,孟纪有些无奈地提醒了一句。

“什么?”他好像没听清楚一样。

“百姓们等着出城呢。”孟指挥朝城头下一指,他才像回过神来。

“不用等了。”孟纪松了一口气,正要朝下面吩咐一声打开城门,没想到又听到一句,差点让他站立不稳,一头栽了下去。

“让百姓们各自回去,落锁,收起吊桥。”他收回视线,向孟纪吩咐道:“差人将本官的将旗升起来,击鼓,叫醒所有的弟兄,元人来了。”

就在孟纪惊异的目光中,一面将旗苒苒升起,上面的姓氏有些不同,是紧挨在一块儿的两个字司马。

然后,便从远处传来了惊涛骇浪一般地呼啸,之声。

“来不及了。”

当看到元人大队骑军出现在视线中,张彦的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从江陵府到岳州虽然是顺流而下,可是相距实在太远,等到好不容易到达了监利县城的时候,立刻得到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高世杰兵败洞庭湖,岳州城失陷,全境沦陷。

收到消息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撤兵的命令,全军一万五千步卒,从监利县城一路后撤,速度不可谓不快,就连随行的辎重船队都来不及顾上,然而当后方响起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张彦突然间发现自己犯下了第二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足以致命的!

从监利县城到江陵府,直线距离不过两百多里,然而如果是沿大江而行,则要超过一倍还不只,中途需要经过石首、公安两县,他们正好就位于监利到石首县的当中,一侧是大江,另一边是平坦无垠的江汉平原,简单地说,他们处于背水一战的绝境,而敌人则是骑兵。

事已至此,后悔亦是无用,张彦和一众将官们不得不用大声的吼叫来约束部下,以求列出一个御敌的阵势,然而这支队伍里,有着为数超过八千的新兵,在听到身后动静的那一刻,面上就现出了惊恐之色,等到来敌越来越近,数不清的铁蹄敲击着江岸,这种恐惧便被慢慢放大,还没等阵形列完,一个新兵扔掉手里的长枪,转头就从江岸上跳了下去,不惜浸入冰冷的江水中,也不愿意面对鞑子的骑兵。

有了第一个就会第二个、第三个而新兵的溃散又会影响老兵的斗志,尽管张彦狠心带着亲兵连续斩杀了数名逃兵,其中还包括一名指挥使,依然无法阻止这股溃逃的势头,等到鞑子的骑兵毫不停留地冲进来时,全军的崩溃就成了一个无可避免的现实,

“列阵,坚持到夜里,才有生机”

尽管如此,他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一些老卒开始在他的大旗下聚集,这股为数还不到三千人的队伍就像波涛中露出的顽石,很快便成为元人重点攻击的目标,无数的箭矢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宋人的坚韧一下子打乱了对方主将的计划。

“好像是他们的主帅,传令,不惜一切也要击破他们,这个功劳是我们的,不能让那些汉人抢了去。”

脱温不花很快就有了定计,将骑兵万人队中的大部分用于了这里,至于那些循着大江往回跑的散兵,他相信解决了宋人的主将之后,再去追赶也是一样,因为他们是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