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
原本还想着明日再说,出了这么大的事,留梦炎突然感到了一阵急迫,也不管这个点合不合适,急急地催促道,他必须赶紧将结果报与圣人,现在能挣回一天都是好的。
实际上,谢氏也在等待着他们的结果,烽烟传入两浙的消息,她的得报比这些人都要早,可是却不能做什么,以免乱了自己的阵脚,就在这种心神不宁当中,等来了同样焦急不安的留梦炎。
“圣人知晓了?”留梦炎一看就猜到了,因为谢氏根本就没打算掩饰。
“出了什么事。”
“看方向,应该是西南有变,具体的事宜,快马应该在五日之内会到。”
留梦炎知道的并不比对方多,可是他的经验要丰富一些,推论起来大概就能猜出些端倪,但也只是猜测而已,谢氏听了他的话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
于是,留梦炎便向他告知了与陈宜中商量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同样出乎谢氏意料之外,不是差了,而是好太多了,政事堂不但有求必应,就连让步都让得极为巧妙,倒是让谢氏心下稍安。
“他二人做事老成、雍容有度,当妥善安置,不可亏了老臣。”
“圣人放心,臣等定当谨尊谕旨。”
谢氏点了头,这事就成了,拟旨用印不过片刻的功夫,回了政事堂就能办,留梦炎暗自出了一口气,不过一看谢氏的眼色,似乎还有什么下文。
“刘子青,你们打算如何安排?”
他心说来了,对于谢堂这个亲侄儿,都是暗示居多,到了刘禹这里,就是直接明示了,这位太皇太后对某人的宠爱,简直就是毫不掩饰。
“已经拟妥了,圣人看看如何可行否?”
因为早有准备,留梦炎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封文书,谢氏接过看了看抬头,正是加封路臣的那种格式,只需看到广南几个字,她就收了起来,递还给对方。
“偏远了些,委屈他了。”留梦炎故作可惜地说道。
“自己做下的事,没有降罪还加了官,他有什么可委屈的,二位相公费心了,就此下诏吧。”
谢氏只作不懂,顺着他的口风说道,今天出现的变故,更加深了她迁都的决心,可是目前朝政并不由她掌握,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先将那个小子安排过去,再徐徐图之,把准备功夫做起来,也比突然之间手忙脚乱地强。
临安府清河坊陈宅,留梦炎是正大光明上的门,他的乘舆直接从台阶抬进了大开的正门,陈府的家人、幕僚一字排开,恭恭敬敬地将人让了过去,不敢有着丝毫地怠慢。
当然也仅仅是这样了,作为府中主人的陈宜中连身都没有起,直到对方进了客厅,才让人侍候着穿上衣衫,等到人影出现的时候,留梦炎已经差不多喝了半盏茶,见到他就站了起来。
“坐坐,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相比上一回在政事堂,陈宜的模样已经好了许多,脸上的淤青消了下去,眼角也不再肿起,只是痕迹还是很明显地,留梦炎看了一下他的表情,似乎并不怎么在意。
“圣人怎么说?”陈宜中知道他是从慈元殿出来的,一路上都没有停直接就到了自己府上,那肯定就是有消息了,当下也不客气,直接了当地问了出来。
“没点头也没摇头,只说一应安排都听咱们这些老臣的。”
意思就是不满意,陈宜中不由得眼皮一跳,这是后王熵时代的权力调整,之所以办得这么急,就是在于外部,元人的压力太大,不得不加紧速度,以期尽快稳定朝班。
最大的调整当然就是执政这一块,王熵一走,三角就变成了两头,遇上什么事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以前王熵还是右相的时候,这个角色是任参知政事的留梦炎担任,到了陈宜中任左相、留梦炎晋右相,这个人就变成了平章军国重事的王熵。
围绕着这个角色,原本应该有一番争夺和妥协,可是因为它的特殊性,不仅陈宜中不好说话,留梦炎同样如此,决定权只能放在宫里,人选不能是双方任何一个的人,否则就失去它的意义了。
“圣人属意谁?”
“家则堂。”
陈宜中细细咀嚼了一番,这才明白了谢氏的用意,她想将谢升道补入枢府,可是位置不够,又不能一步直接升入政事堂。家铉翁的资格没得说,他任参知政事,临安府和浙西路臣的位子就空出来了,那么将枢府的两个主官调整一下,就能为谢堂腾出一个位置,这样的交换,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操作性的。
用执政换路臣,看上去就像是被贬谪了一般,可是临安府却不同,这可是京师所在,为了补偿,只怕还有加官奉上,那样的话,就从知府事变成了判府事,相信不管是吴坚也好还是贾余庆也好都不会拒绝。
最关键的在于,家铉翁不是他们任何一个的人,他同谁交好?就连耳目众多的陈宜中都不是很清楚,只隐隐知道,叶府那位毫无存在感的大公子,像是能在他面前说上话的,除此以外就没有任何别的迹象了,看上去此人竟然是个纯臣!
纯臣?陈宜中打心里是不相信的。
这么一来,留梦炎上门的目地就很明显了,枢府的两个主官,一向同他走得比较近,让谁出来,留梦炎就算有想法,肯定还得同他沟通,否则如果他不同意,最后就会僵在这上面。
“你的意思呢?”
果然,听到陈宜中的问话,留梦炎摇摇头没有吭声。
“你来之前,吴彦恺刚从这里离开。”
原来如此,留梦炎点点头,吴坚既然有意就好,他出来将谢堂补上去,对于圣人就有个交道了,这么做同样是出于平衡的需要,无论如何,执政的这番变化,都将会影响到朝政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对元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