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恶鬼

李十一说得话在旁人听来有些没头没脑,他的手下却听出了一股杀意,上面的人同这胡姓男子一样,都是当地青皮一类,要取他们的命不用费多大事,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当下应了一声,就出门上马而去。

“至于这人。”他转头看了一眼那个男子,换了一个冰冷的语气说道:“枭首,送入城中,其他的人,清理掉。”

男子听得一愣,还没回过神来,一个军士将他牢牢锁住,另一个人拔出佩刀,毫不迟疑地砍了下去,斗大的头颅溜溜地滚落地上,无头的颈腔中喷出一股鲜血,霎时间就染红了地面。

仿佛一个信号般,所有的军士都动了起来,两人一组就地开始做事,院中哭喊声、惨叫声连连想起,李十一恍若未闻地站在那里抬头看天,丁应文和那人管事吓得脸都白了,一股子酸水怎么压都压不住,低下头呕吐起来。

不过十个字的一句话,十多条命就此消失,唯一还活着的就是那个小女孩,抓着他的军士提着刀有些犹豫,似乎不知道该从哪下手。李十一正打算上前提醒一声,旁边冲出一个人影,从那军士手里接过刀,双手紧握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就扎了过去,几乎将那女孩捅了个对穿,她拔了半天力气不够没拔不出,干脆放开了刀,蹲在地上放声大哭。

李十一走过去看了一眼,那个被刀捅的小女孩已经死得透了,仍被那个军士抓着,见到他过来这才清醒一般地丢在了地上,却没有胆子去拔那把刀,李十一的眉头立时就皱了起来。

“此事过后你就回去吧,去府里找大娘子,让她给你安排差事。”李十一踩着那具小小的尸体一把将刀拔出,在尸身上擦了两下扔给他,说得话却让那军士惊住了。

“为什么?”他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又瞅一眼地上的尸体,分辨道:“李头,你不能这样,某不是个孬种,手底下有好几条鞑子的性命呢。”

“某并未说你是孬种,只是不适合干这个,连个娘们都比你强。”李十一看了一眼蹲在地上嚎哭的女孩,瘦得跟着麻杆似的,居然爆发起来有那么大的力气,然后出声制止了那军士的分辨。

“侍制曾说过,鞑子无比凶残,若是不能将自己变成恶鬼,就没有战胜他们的可能,我等就是那恶鬼,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你还不行。”

处理完了这些人,他带着人退出了院子,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命人将那个茶博士带了过来,此人无意往大开的门洞里瞅了一眼,就吓得魂不守舍,一头跪在地上,生怕会要了自己的命。

“这里死了人,若是官府问起来,你会如何回答?”

“小的不知道啊。”

茶博士连连叩首,李十一摇摇头表示不满意,他呆愣了一会儿,终于才像是想起什么来,赶紧开口说道。

“仇杀?”

“山匪?”

“大盗?”

接连几个答案都让李十一给否了,他脑子里一片浆糊,再也想不到什么,只得巴巴得看着对方。

“天干物燥的,偶尔走了水也是有的,你说对么?”李十一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他的脑袋,后者现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点头。

“小的这就去安排,深夜失火,烧着了整个院子,连带着隔壁邻居都遭了殃,可怜见的,满屋子人没一个走得脱,大爷,小的可说得对?”

“有悟性,去做吧。”

李十一满意地点点头,看着茶博士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整个村子都被围住了,他不担心此人会出什么妖蛾子,不过还是要亲眼看着他们做完才会放心。

冲天的黑烟冒起来的时候,李十一带着大队人马和解救出来的十多个女孩上了返城的路,这些女孩都是来自南边,大部分是被鞑子新近占领的州县,她们不会进大都城,丁家在城外有些产业,刚好可以安置得下,等到适当的时机就会送回家中。

“这位贵人!”李十一等那火烧得差不多了,准备拨转马头,突然前面站了一个人,将他拦了下来。

“你去坐后面的车子,随她们去庄子里,放心吧,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了。”李十一尽量用温柔的口吻说道,他突然想起了另一个女孩子,差不多是同样的遭遇。

“我不跟她们去。”女孩摇摇头。

“那你想去哪?”

“我想跟着你们,做恶鬼。”女孩的眼神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倔强,语气却冰冷无比,听得人心头就是一寒。

桑干水发自河东,当然这是前宋时的称呼,现在则是元人的西京路,流入大都路之后,先后被金人称为卢沟,汉人则叫它“无定河”。

从大都城出发,不过半个时辰就出了大兴县,渡过桑干水后就会到此行的目地的,宛平县下沟村。李十一策马跨上一座雄伟的石拱桥,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百余骑,清一色的汉军装束,除了他左右的两个人。

“老丁,还有多久?”

丁应文抬手遮了一下眼帘,试图挡住从上而下的阳光,看了看远处,大致的方向他是知道的。那个村子不大,他曾经带着商队在其中歇过脚,不过已经是数年前的事了,第一次办这种事情,他不敢托大,看了又看,还是决定再确认一下。

“是不是对面那里?”他发问的对象是个中年男子,正是德庆楼里的那个管事,此刻被架在马上,手脚都没处放,短短半个时辰的路,已然苦不堪言,他何曾受过这种罪。

“正是,村头有个茶铺子,一般都要先去那里联系,那人不一定会在村里,或许会去了南边也说不准。”他停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几位爷,若是信得过小人,让小的先去打探一下,将人约出来,岂不便宜?”

“村子大不大?”李十一没有答他,自顾自地拿出一个双联圆筒状事物,贴上了眼睛,丁应文看了那个管事一眼,他的印象不深,怕说不清楚。

此刻天已大亮,三三两两的行人出现在桥面上,都是去往的大都城方向,大多数人推着小车,上面放着自家田中所出的种植之物,再远一点就有些模糊了,不过远处的确有个布幡挑起,应该就是管事所说的茶摊子。

“回军爷的话,那村里不过二、三十户人家,你要找人的住在村西口,是一间极大的院落,院墙很高,门口有棵大槐树,极为显眼,进了村就能看得到,还是小”管事的还想再说什么,被李十一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院里有多少护卫?”

“一个泼皮,哪来的什么护卫,不过养着些无赖,约摸有七八人吧。”管事的不自觉地转头看了一眼身后,肃杀的骑队让他不寒而栗,原本的说辞也不敢说出口。

大致情况已经清楚了,李十一在心头合计了一下,自己带的人手足够了,没必要再节外生枝,他们这一回是公开行事,村民即便发现了也不敢有所动作,唯一可虑的只有本地的管民千户,那是一个蒙古人!

“你带人绕过去,先把那户人家围了,不许走脱一个,仔细搜搜,看看有无暗门、地道。其余的弟兄,散开十里,盯着各个路口,尤其是宛平县城的方向,去吧。”

被他叫来的一个百户模样的军士在马上抱拳应了一声,朝天打出了一个手势,带着大队人马疾驰而去,李十一则带着十来个人连同丁应文和那个管事,策马走向了那个茶摊子,看上去就像是路过一般。

“几位客官可要歇歇脚?”一个茶博士掳着袖子招呼道。

“上壶茶来,姓胡的那厮回来了吧,怎的不见人影?”李十一跳下马打了个哈哈,状似随意地问道。

“哪个姓胡的,不瞒客官,咱这村里倒有多半都是这姓,就连小的也是。”茶博士提着一个壶走过来,为他们一一沏上,眼睛却滴溜溜地四处乱转,在丁应文和那个管事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便恢复如常。

“自然是村西头那家,不然你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爷跑来做什么。”李十一大大咧咧地坐下,拍了拍桌子说道。

“他家啊,客官稍坐,小的差人去与你寻来。”

说罢,也不待李十一等人答话,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一个小厮模样的伙计会意地朝外走去,上了路之后越走越快,边走还边回头看了一眼,神色略显慌张。

“急什么,叫他回来,老子还没发话呢,跑得跟个兔子似的。”李十一笑骂了一句,谁料那个小厮非但没有回头,反而跑了起来,一旁的茶博士也沉着脸站在那里,声都不吭。

他举起手打了一个响指,两个手下越众而出,抬手就将骑弓抽在了手中,也不催马,就这么慢慢地张弓搭箭,两支羽箭离弦而出,一左一右扎在那人的脚上,当下就是一个扑愣倒在了地上,疼得杀猪也似地乱叫。

茶博士的脸上变了色,他没料到人家说动手就动手,一点道理都不讲,眼见着那个伙计躺在地上生死不知,叫唤声也慢慢低了下去,心里顿时明白人家不是不敢杀人,而是用这种方式在立威,他哪敢找人去救治,自己都快站不稳了。

“这个点,姓胡的还没起吧?是不是又带了什么好货回来。”李十一好整以暇地端起茶碗看了一眼,就放在了桌子上,他现在也有些眼力了,根本看不上这种粗茶。

“是是,前日里才从南边回来,带了十几口子,喔不十多人,都藏在村东头的粮仓里,小的不敢撒谎,愿带官爷去看。”

人在就好,李十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也不再多废话,让两个手下押着茶博士去寻他说的那个粮仓,自己带着人上了马朝村子里行去,这会功夫,他的人应该已经完成了包围,该自己出马了。

“撞开它!”

村西一处院落外,被近百名骑兵围了个扎实,领军的百户来到正门,正待拿出传音筒告知李十一,就听到门里传来一声女子的尖叫,他毫不犹豫地喝道。一个手下调转马头,从远处开始加速,手上拿了长物,竟然是百姓翻地用的钉钯,就这么举着,冲了过来。

“砰!”地一声闷响,结实的厚木门连同粗大的门栓倒飞出去,在地上砸起一阵尘土,马儿速度不减地直冲进去,将将就要撞上之时,马上军士猛地一勒疆绳,战马高高跃起,避开了马掌下的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