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传单

“若某是他,循着大江,处处布上眼线,咱们不比宋人,只能沿江而行,从此地一直到泸州城下,哪里都有可能。”

昝万寿对这一带的地形不陌生,如果按他的想法,先以轻兵骚扰,等己军兵疲师老之时,再施以重击,最好的机会当然就是渡江之时。

这样平常的想法,汪良臣又如何不明白,他现在很懊悔,当初进兵之时,要么就快一些说不定能赶上东川所部撤围之前,要么就干脆按兵不动,派人弄清这里的形势再作打算,倒底棋差一着啊!

“罢了,你之前所说上中二策未必最佳,下策嘛也难说不行,本官倒想会一会你口中这个能将,瞧瞧他有多大本事。”

后悔的感觉也就是一瞬间,汪良臣面对困境反而燃起了斗志,他还真不信宋人会离城与他决战,如果是那样,就打一场好了,手下军士的战力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唯一担心的就是新附的那一部人。

“老昝,你部熟识地形,此番回转还要多加仰仗,攻城时损失的人马,本官一并补齐,再调二个千人队到你麾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先锋一职,切莫推辞。”

“末将领命。”昝万寿早就知道自己会是这结果,也不想多说什么,攻城时他的损失确实最大,现在的所谓补充和新调,有多少监视的意味在里面,就只有汪良臣心知了。

蜀中路险,除了成都府一带地形较为平坦,别处特别是这一带,山路崎岖,水泊纵横,能供骑兵驰骋的地段不多,因此他们这支大军同宋人一样都是以步卒为主,只有不多的侦骑可用,现在既然要回军,这些人就是首先被撒出去的那一批。

到了下午,整个军营都做好了开拔的准备,一直紧绷着神经防备他们攻城的重庆守军,惊奇地发现,鞑子竟然开始退兵了。

“制帅莫担心,定是节帅那边得手了,末将一会就带水军出城,看看鞑子会玩什么花样。”

按照事前的约定,张万所部将循水路而上,与前军形成夹击之势,为了不惊动敌人,他们的出击要更晚一些。到天黑的时候,一艘接一艘的大小战船从水门驶入江中,船上的每一个军士都是一脸的兴奋之情,因为这是难得的主动攻击。

临安城中,谢堂呆在自己的府上哪也没去,昨夜的一行,结果并不理想,荣王对于那份计划看得出颇为意动,可最终却没有肯定的答复,只说会考虑,让他失望不已。

说不动荣王,眼睛盯在他身上的那帮宗亲就一个也不会动,谢堂只能打消分别前去拜访的意图,在府上等消息。眼看着正午已过,门口还没有任何动静,他郁闷地连午饭都没怎么吃。

“大哥儿。”这个称呼是府中老管家专用,此人从他爷爷那辈就入了府,从小叫到大,谢堂也不便怠慢。

“可是有人递贴子?”见他手中什么也没拿,谢堂微微有些失望,还是问了一句。

“那倒没有,不过京里有件稀罕事,好叫大哥儿知晓。”老管家将来意说明,原来不过是城中有人出售商铺,这种事自然称不上“稀罕”,可一说出是哪家,谢堂就留意上了。

“刘府?可看仔细,是前门街上那家?”璟娘的嫁妆铺子在哪他是知道的,一间米铺,一间金银铺子,还有一间绸缎庄,都是临街的上等铺面,地段之好就连他都有些眼馋。

“要不怎说‘稀罕’呢,谁不知道咱们几家这回受了申斥,要说卖掉米铺做做样子也就罢了,那两间可都是有钱都买不来的好铺面。他们可好,一体发卖,而且只要硬物,说是越快越好,”

谢堂摸着胡须思忖着,这确实有些奇怪,刘家不像是周转不开的样子,那么名贵的镜子说送就送了,这么搞是为了哪样呢?只要银钱,他敏感地捕捉到老管家话语中的信息,突然心中就是一动。

按照刘禹的计划,这次招股,一律只要金银铜钱,也就是老管家嘴里所说的‘硬物’,谢堂开始并没有在意这个,谁不知道交子会子已经成了一堆废纸,当然不能拿它们来充数。

这么一想,事情就昭然若揭了,刘禹这是为他承诺的一百股在筹集资金啊,为了这个,他不惜卖了生蛋的金鸡,可见对于这个计划有多大的信心。

“还不光是这些铺子,同时发卖的还有府内的几个田庄,足有数十倾,搞不清的还以为刘家要举家迁走呢。”老管家有些夸张地说道。

这就对了,加上这些,凑足十万瑉本金应该差不多,谢堂已经明了于胸,这多半还只是刘府的那一份,叶家至少不会少于此数。

“他们已经开卖了?知道在哪里么。”谢堂接着问道,他倒不是想去插一脚,如果计划开始实施,他自己的那份也要这么凑出来,府里虽然有些金银,但没有那么多。

“不曾,说是三日之后,这是他们府上发的单子,小的说的‘稀罕事’就是指这个,城里各个路口都有他们的人在那里派发,咱们坊门口就站着一个。”

老管家从怀里摸了张纸出来,谢堂接过来打开一看,大小同那份计划书用的纸差不多,纸质依然洁白光亮,上面写着“xx拍卖会,敬请光临”的字样。这样的纸他们居然沿街散发,不怕被雷劈么?

“丰乐楼!包一整天,好大的手笔,像是刘子青做的事。”谢堂哈哈大笑,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有了这么不遗余力的宣传,倒时候真金白银往那一堆,谁还敢置疑这份计划的真实性?

而表面看来,刘府不过就是卖了自己的产业而已,原因更简单,因为做错了事被朝廷申斥,任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谢堂有些佩服他的想法,怪不得自家姑姑一直看好他,人家就是比自己脑袋瓜灵光,不服不行!

“大郎,府外有人求见,自称是王府长史,这是拜贴。”这时,一个家仆跑着步给他送来了祈盼良久的事物,看着上面的“荣王府”几个字,他不由得微微一笑。

“将人带来,某在此见他。”转身吩咐了老管家一声,现在形势变了,不过一个长史,多半还是个传话的,自己不需要上赶子巴结,没必要太较真。r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