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有个白匚楼

六月,长安城。

滚滚雷声在天边渐行渐近,细小的雨丝滴落在坚实的地面上激起阵阵尘土气息,东市四街李家茶肆的小伙计不慌不慢地支起了遮雨棚,两锅滚烫的热水烧得正旺。

眼瞅着雨点越来越大,茶肆里围坐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时不时有小厮跑来询问小伙计有没有空座,均被摇头拒绝了回去。茶肆对面的白匚楼更是比肩继踵,丫鬟小厮们撑起的油纸伞早已在街边大排长龙。

白匚楼,是年初长安城四街新开的一家胭脂水粉铺子。说是楼,其实是个宅广十七亩的大院。这大院前身是个歌乐坊,因坊主远嫁藩国,于是低价转卖给了有缘人,也就是当今这白匚楼的新晋主人吴尽夏。

也不知是谁先叫起来的,吴楼主这个称呼迅速火爆了长安城。

吴楼主乃长安城新晋富商,自打买下这个大院后便洒金万两,待折腾了大半年,才将白匚楼打造成有着上下两层十开间大屋的前厅,用假山隔着作为作坊用地的中庭,以及造园精致的后院院邸。

单提这前厅胭脂水粉铺,只能用“麻雀不小,五脏俱全”形容了。香件妆粉一应俱全,胭脂黛黑别出心裁,口脂头膏花样繁多,花钿香囊制作精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不仅如此,铺子里每隔十日还有巧手师傅教授女子如何妆容,引得长安城内不少娘子夫人们日日翘首盼望,恨不得常住白匚楼才好。可巧今日新制出了一批新式样妆品,人便比平日里多出了一倍。

“听说,这吴楼主是个厉害的角色。我叔公曾与其打过交道,据说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一位围坐在茶肆门口的年轻人说道。

周边人闻及,纷纷侧目。那年轻人继续说:“而且,除了生意上的一把好手,做起妆品来也是厉害极了。据说铺子里叫卖的大多数是他亲自制方,而且都是些从未见过的新颖物件。”

茶肆中有三五人应和“没错没错”。隔壁桌一个俏生生的小丫鬟接过话茬:“我原本是不信的,可上月我家小姐从铺子里买了一款口脂,闻着香味清雅,颜色也出奇的好看。这不,今日又赶来瞧瞧那新式样妆品。”

听言,众人目光聚集在她身侧端坐的小姐身上,两片樱唇红润鲜亮,衬得肌肤胜雪,竟有闭月羞花之貌。

茶肆瞬间掀起了一股急躁之意,恨不得早日涌入对面的铺子之中。

此时的白匚楼前厅,伙计们各自忙来忙去。身为李家茶肆的当家人李达广也不管自家生意,眯着一对小眼睛,手里盘着算盘,盯着白匚楼外络绎不绝的客官等着开门吉时。

说起他与吴楼主的关系,不是一句话就能讲清。李掌柜每次被人追问均会爽朗一笑,说句“福宝从天降,莫道破天机”来糊弄人。可每当想起往事,均会情不自禁道一句:十年前的那天,真是个神奇的日子啊!

十年前,正值大唐举国动荡政局不稳之时。年仅六岁的吴楼主一身布衫褴褛跟随一匹瘦驴流亡到四街,眼瞅着人和驴要双双饿死,幸好被李家大爷李达广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