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有更广阔的天空,才可以开拓更加博大的空间。
这就是爱,唯有爱才是一切的根源。
她绝不是眼前的混沌所能包容的。
“去,可恶的混沌!去,木雨,让你的混沌与你谬论见鬼去吧!”小山在仰天长啸,啸声激越昂扬,无边的混沌竟然出现了一抹扰动。
木雨在冷笑,“小朋友,我对你的无知只能感到悲哀,从来没有人可以走出这个混沌空间,圣者的空间!”
“圣者的空间!”小山在想,难道圣者的空间就是一片混沌吗?还是圣者有意将这一切变成混沌呢?
那一刻,小山的神识中忽然出现了《洪荒志怪》《是明凡》篇中关于混沌的描述:盖天地初分,地无分南北,时无所谓先后,虚无之至也。意思就是,在天地形成的那一刻,没有东西南北之分,没有时间,有的只是一片虚无。
虚无!小山若有所悟,立即又想到原来游龙戏凤心法中那一式无中生生所有。呀,眼前的混沌不正是虚无之极吗,那么,虚到极致便是实的开始。这正是无中生所有的无上心法啊。
对!天地之道其实与一个人修行的心法是一致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从这虚无的混沌之中开辟出一方新天地呢?
一旦想通这一点,小山终于哈哈大笑,“原来所谓的圣者也不过如此,什么混沌,不过是他们所做的表面文章而已,其实,他们所依托的空间居然就是虚无。因之虚无而产生无限的可能。
圣者就是从那一个个无限的可能中脱颖而出。
小山仿佛看到了一个乡下孩子的漫长的修行之路,他赤足走在田埂上,在他的身后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没有风,没有雨,有的只是他孤单的身影。
然后,他的汗水在落下,一朵朵鲜艳的小花忽然绽放,那是他辛劳的果实,或者说是他能量蕴结而成的个体。
再然后,有风在吹,有雨在飘荡,有种子落下,有新芽破土而出,世界忽然变得丰富起来。
那个小孩笑了,他的笑很阳光。
于是,阳光普照大地。
更多的人出现了,人群之中有一位女孩,她是那么的平常,平常得一如邻家小妹。
她的一颦一笑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清新,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她不美,然而,所有的美女在她面前却是黯然失色。因为,她就是标准。
如果说庄心恬是万年一遇的美女,也就是说她是一万年来美女的标准,那么,那个女孩就是永远的标准,无论是亘古往来,她都是永恒不变的标准。
她不是人,小山在想,因为,人是不可能这么标准的。
小山知道,她一定就是圣者羲女,五大圣者中唯一的女性。
羲女一直默默的走在那个小孩的身后,直到,他走到了一头野牛的身边。
呀,这画面竟然是那么的熟悉,这不正是圣者黄小龙与羲女相遇的一幕吗?
这还是当初在摩云岭上如玉向小山所讲述的那一幕。
几千年的故事就那么静静地在小山面前上演着。
这就是从无到有的积淀,这就是爱意泛滥的空间。
因为爱黄,小龙终于晋升成最年青的圣者,可是,也因为他的爱,他也成了另外两位圣者虞公子与班古嫉妒的对象,从而引发了一场场惊天动地的大变革。
很显然,眼前这个混沌空间一定是黄小龙最后心理的折射。他们五大圣者在与三湘快刀的最后决战中身负重伤,不得不退隐到各自的空间。
从此,爱情没有了,有的仅仅是仇恨,对三湘快刀张谦的恨,对虞公子和班古的恨,对夸逐夫的恨,当然也有对羲女的恨,这些恨有的根深蒂固,有的由来已久,可是,有的恨却是莫名其妙。
总之,在黄小龙最后的时刻,他的心中除了恨再也容不下其它任何的东西。
“圣者,其实真的好可怜!”小山最后得出了他的结论:他们整天的生活在仇恨之中,狂妄自负,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上一点,他们一直以自己为中心,幻想自己才是整个世界的王者。所以,当黄小龙出现时,班古与虞公子,才会必欲杀之而后快。而当三湘快刀张滔出现时,他们五人又极其一致的要灭了他,因为,他的境界已经超越了他们。这是五大圣者坚决不能容忍的。试想,他们连与自己修为相当的黄小龙都不会放过,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一枝独秀的张滔呢?于是,在一场惊天的大战之后,镜湖与呼伦贝河就成了两个永远的伤疤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同时也留下了摩云岭、琉璃台、当然还有那个落梅山这几处圣迹。
小山在想,其实,这些事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却因为种种原因愈演愈烈,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不可调和的局面。
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五大圣者,还是现在四大亚圣以及五大强者,他们的本质都是自私的,因之自私,所以,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因之自私,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他们才会千方百计的打压其它的人。
这就是一切纷争的根源。
那么,要想彻底打破现在这个混沌的局面,则必须有容人之量,圣者有他存在的特定条件,亚圣也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空间,而五大强者自然也可以拥有他们生长的土壤,而不是圣者独大,亚圣为尊,强者恃强。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可以共存共赢。
想到这里,小山心胸为之一开,竟然有一种天地自在我心的感觉。
“呼呼呼——”小山突然感到体内的真元蓬蓬勃勃,如欲破体而出,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真元是那么的丰富,丰富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正是无中生所有心法的最好诠释啊!
虚无者,万物潜藏之像也,故得一临界之点,其兴亦忽焉。
夫阴阳相合,混沌始消,此消则彼长,乃有万物。
万物者,非一朝一夕而毕其功也,若夫积小溪而成大流,终成之势者,形也……
《洪荒志怪》的片言只语一起映入小山神识之中。正像它上面所说的,积小溪而成大流。
小山终于将以前所有的心法融会贯通,他赫然发现,现在的自己竟然变得毫无心法了。所谓的四象步,所谓的无孔不入,所谓的泡沫空间,以及宋词剑法,统统变得一片模糊,就跟眼前的混沌一般。
更加奇怪的是,他的心法在模糊化,而在他身边的混沌却变得清晰起来,他分明感到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正从其中分离出来。
很快的,天空出现了,大地出现了,大海出出现了,当然还有花鸟虫鱼,一切的一切都在随着他神识的提升而变得清晰起来。他弱弱的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通灵之境吧!
然后,他的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奇矮奇丑的身影,那是木雨。
木雨的脸上一片惊愕,“你,你居然再次度劫成功,通灵,通灵,不,这不可能,只有圣者才可以通灵,你,你一个小屁孩凭什么来通灵?”
小山笑了,云淡风轻,“木雨先生,你错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有了圣者,才会有通灵之境,而是因为先有了通灵之境,然后才会出现圣者。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神话,并不是先有了那些神话,而是因为有了人才会创造出那么多的神话。所以,圣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因为我们对于他们的盲目崇拜,他们才会变得不可一世。”
木雨茫然的摇摇头,“小山先生,你这样亵渎圣者,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从不祈求什么好结果,我只要问心无愧!”小山一步跨出,木雨只觉得眼前的风景依然,而风景中的主角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我也许仅仅是一个配角,以前是,现在是,以后必然还是。为什么那个境界对自己永远是讳莫如深!”木雨怔在那里,只能呆呆地看着面前的空间正在一寸寸的坍塌。
是的,当小山离开时,巨大的空间裂隙已经被他随手抹平,代之而来的一片金黄的土地。
没有人能够看清这片大地有多么的广袤,只知道整个游离台在它上面不过是沧海一粟。
小山静静地伫立在厚实的大地上。
这里实际上已经是他自己开创的独立空间了。他虽然对于空间所知甚少,但是,却依然凭借他的通灵之境,轻而易举的开辟了这片空间。
不过,这个空间的主题却是凝聚,与游离台的主题刚好相反。
所有的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这片厚实的大地降落,小山想,大地就是为了承载一切的,只有厚德才能载物。他希望,自己的空间能够承载琉璃台,那个传说中的圣者之迹!
第三百一十四章纠缠成一体